重慶合川釣魚城,歐洲人為何稱之為上帝折鞭處?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7T17:02:40+00:00

重慶市又稱山城或江城,山脈連綿起伏,河流縱橫交錯,地形崎嶇,山多坡陡。重慶市面積約8.24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26位,其他三個直轄市面積之和還沒重慶一半大。

重慶市又稱山城或江城,山脈連綿起伏,河流縱橫交錯,地形崎嶇,山多坡陡。重慶市面積約8.24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26位,其他三個直轄市面積之和還沒重慶一半大。重慶市簡稱渝,有26個區、8個縣和4個自治縣,其中有個區叫合川區。

合川地處嘉陵江、涪江、渠江的三江匯流之處,處眾水之匯,憑高臨深,甚為險要。

合川區境內有一個景點,名叫釣魚城。改變亞歐大陸歷史走向的釣魚城之戰,就發生在合川城區不遠處的釣魚城,也就是西方人經常提到的上帝折鞭處。

釣魚城位於三江匯流處的半島上,渠江從東北部注入嘉陵江,涪江從西南部匯入嘉陵江。釣魚城三面臨江,一面有泥濘不堪的深澗,靠釣魚城方向為峭壁,踞此城可居高臨下俯三江之險,易守難攻。釣魚城和一般半島不同,上面有一座釣魚山,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而且林木茂盛,便於隱藏。釣魚城面積約2.5平方公里,分內外城,外城幾個區域又相對隔絕,即使蒙軍打下外城一個局部,也不能占據全部外城,而且要面對高聳前面的內城。

1234年,蒙古與南宋聯手滅金朝,金亡之後,蒙古與南宋展開長達四十多年的艱苦拉鋸。

1258年,蒙古軍兵分兩路,東路入湖北漢水淮河流域,西路入四川盆地。西路軍在六盤山祭祀成吉思汗後,由成吉思汗的孫子,大汗蒙哥親自統率,走關中四塞之一的大散關南下,出發時有四萬人馬,分三路,沿嘉陵江南下。蒙哥一路徵召軍隊,入川後兵力達到十幾萬。

四川制置使余玠,以山為點,以江為線,在四川盆地構築山城防禦體系。宋軍在北南走向的幾條河流上都修有要塞,迴避野戰,沿江層層堵截蒙古軍。這組防禦體系最重要的要塞有八座,號稱四川八柱。

蒙哥率領蒙軍進入四川盆地後,彎刀所向,攻無不克,勢如破竹,攻破蒼溪大獲城、蓬安運山城、果州青居城、大良城,兵臨釣魚城下。

1259年初,重慶以北,只剩下合州(合川古稱)釣魚城一座孤城要塞。南宋的合州知州王堅面對蒙哥的招降,殺了來使,激怒了蒙哥,他相信蒙古的兵力可以用武力解決問題。

在1243年之前,合州的治所在別的地方,但這一年合州治所遷到釣魚山上。宋人已料到蒙古軍必然大舉進攻重慶府的西北門戶合州,欲守重慶必守合州,欲守合州必守釣魚山。基於這個思路,南宋的四川制置使余玠下令,在釣魚山上修建一座堅固險峻的城池,起名釣魚城,是四川八柱之一。

釣魚城險在何處?夾在涪江、嘉陵江、渠江三條大河之間,堪稱是一座懸在三江夾岸中的城池。宋人在釣魚城積攢了大量糧食,飲用水更不愁,即使全城被圍,也可以堅守待援。而且山上有水有田,一部分糧食可以自給自足,完全不怕圍城。

蒙軍方面有人看出宋人的心思,大將術速忽里認為對釣魚城應該圍而不打,順長江東下進攻南宋疆域中間位置的湖襄,與忽必烈部會合。

術速忽里這個辦法非常毒辣,一旦蒙軍拿下湖襄地區,等於將南宋的江南地區和四川盆地斬為兩段。蒙哥卻認為小小的釣魚城不足以抵擋蒙軍,很快就能拿下來。在御前會議,大多數蒙軍將領都站在蒙哥這一邊,認為「攻城頃刻可破」。

蒙哥短於戰略,卻長於戰術,他在進攻釣魚城之前先把周邊的城池打下來,讓釣魚城變成孤城。蒙軍各部在蒙哥的指揮下對釣魚城發起狂攻,但蒙軍長於陣地戰和騎兵戰,城戰似乎不如宋軍得心應手,一直沒有得手。宋軍沒有等到援兵,但城中的糧食和淡水充足,宋軍的士氣不降反升,甚至宣稱可再守十年。

蒙哥還要逞強,發誓要打下釣魚城,但他忽略了一件事:蒙古兵多是北方人,無法適合西南地區潮濕的氣候。蒙古兵出現了大面積的霍亂病情,士氣非常低落。戰爭激烈,蒙哥的大將,征蜀先鋒將,都總帥汪德臣受傷後陣亡,這是一個不好的先兆。

要面子的蒙哥拒絕撤兵,親冒矢石,結果被宋軍打傷。1259年8月11日,蒙哥重傷而死,蒙古軍無心戀戰,卷甲而退。

蒙哥之死,造成蒙古帝國內部的汗位之爭非常激烈,蒙哥之弟忽必烈為了和阿里不哥爭汗位,放棄正進攻的鄂州撤軍北上。南宋的西路和中部得到保全,又可以苟延殘喘20年。

同樣為蒙哥之死歡呼的還有歐洲人,蒙哥曾經率部西征,把歐洲人打得落花流水,歐洲人驚恐地將蒙哥稱為「上帝之鞭」。當聽說蒙哥死了,歐洲人大喜曰:「釣魚城是上帝折鞭處!」

釣魚城是南宋對抗蒙元重要的軍事要塞,釣魚城之戰取得勝利後,釣魚城又在蒙元的進攻之下堅挺20年。

1278年,元朝攻占南宋的重慶,釣魚城上依然飄揚著大宋的旗幟,直到1279年,崖山海戰這一年,釣魚城才在守將王立的率領下投降元朝。

歷經滄桑,現在的釣魚城不再有烽火硝煙,但給人的感覺依然具有歷史厚重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