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小兵張嘎》人物設置與家國敘事

fans news 發佈 2021-11-30T00:54:03+00:00

觀今日之《1921》《建黨偉業》《我和我的祖國》便能得到實踐證據。回溯問淵,能刻畫好每一個人物的作品極少,但以單一人物見長的作品俯拾皆是,《小兵張嘎》便是其中之一。

中國電影學習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論的傳統可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振聾發聵的左翼電影運動。在近一世紀的探索中,中國「紅色電影」摸索出一條商業與審美藝術存異共賞的方法論:以群像推動情境發展,宏觀敘事與人物共衍主題。觀今日之《1921》《建黨偉業》《我和我的祖國》便能得到實踐證據。

回溯問淵,能刻畫好每一個人物的作品極少,但以單一人物見長的作品俯拾皆是,《小兵張嘎》便是其中之一。

【鮮活統一的人物形象】

《小兵張嘎》從片名可見微知著:影片講述了直愣的「張嘎」在經歷奶奶被日軍槍殺,革命先輩老鍾叔被俘虜後如何找到紅軍隊伍,成長為一名小兵的故事。

開篇寥寥幾鏡便完成張嘎的人物形象建置:直愣勇毅、勤勞自立。序幕,張嘎嫻熟地撈起上鉤的魚——自立;聽到槍響後毫不猶豫栽進水裡——擅水性,此段落一是為後文張嘎獨自尋部隊做鋪墊,二是為合理化張嘎救老鍾叔,三是在片頭點明「軍民魚水情」的思想;不怕污泥就怕上鉤的魚跑了——軸勁;回家後向老鍾叔討革命故事——夢想成為英雄。

張嘎入伍後的第一次衝突場景是上交真槍,交槍後又遇到新情境:要不要拿老鍾叔的木槍換胖墩的炮仗?人物選擇強調了直愣性格:以對決方式贏炮仗又保木槍,為了達成目的不惜咬胖墩。此情境暴露張嘎離真正的「英雄」還有一段距離。張嘎因耍賴失去一切,將憤懣發泄在堵煙囪上,煙囪戲將段落推向高潮——區隊長的思政教育。胖墩父親原本教張嘎要願賭服輸,當得知木槍來歷後識大體地放棄「評判公道」;張嘎被關禁後玩織布機逛炕頭,說明心底是不服氣的。聽完區隊長講「軍民魚水情」的真諦,張嘎這才自慚形穢,點明紅軍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和人民群眾路線的現實含義。

荷花澱修養場景中,張嘎渴望歸隊也極符合人物目標要求,更體現老鍾叔的「導師」功能,在被漢奸抓獲時也有跡可尋。張嘎模仿老鍾叔,在人民受生命威脅時主動站出來,完成了心境成長的大跨步,也將性格統一有機地串聯了起來。

作品中亮眼的不僅張嘎一角,群像塑造也十分典型:白頭巾、稻草頭環、不系扣的粗麻衫、方便下水的七分褲、在哪個陣營說哪話的漢奸王、比刺刀矮一截的日軍……種種構成了合理觀感的道具,本色出演的演員構成假定性和銀幕細節要求,人物形象合理統一。

【鏈條式的敘事結構】

由人物和道具理成的線索紮實《小兵張嘎》的因果結構。

張嘎學貓叫不僅塑造童真可愛的形象,還成了下文的暗號;鍾叔講故事,假作槍響音效引出日軍進村的真槍響;張嘎在牆垣上驚呼引來敵人開槍的場面承啟奶奶被槍殺的宿命;躲避日軍隊伍時張嘎不甘地掰斷一把枯草,後來用枯草段扎了羅金保的自行車胎;羅金保掏出真槍保護自己,暗示身份(什麼人會隨身配槍?);嘎子被俘虜時用漢奸的火柴燙了他的臉,後來這盒火柴點燃了日軍的碉堡……人物、音響、道具流暢地推動了敘事進程,引向保家衛國這一主題。

此外,快板劉的角色不僅承擔音樂互動的文本外功能,還起旁白的作用。快板說唱交代張嘎找隊伍的艱辛、與懷疑挑戰間博弈的關係,以及「眼看東方亮了天」的主題。簡單樸素的樂器快板側面反映抗日時期紅軍艱苦卓絕但精神高尚,擁有美滿人格的剛健形象。

【尋家衛國的命運軌跡】

出於對小家思想弊端的歷史經驗考量,十七年時期電影對「國」與「家」的關係描寫大多是以「小家大國」為創作核心的,蒸餾提純後,這一時期大部分電影的規定情境可被敘述為:(1)失家後找尋大家(國);(2)以衛家為原始動機的衛國;(3)在保家與衛國的抉擇中成長。

在此情境中,主人公大多因戰爭失去家園,離家後受「紅軍保衛村莊,村民保護紅軍」感召,以「入伍」「從軍」完成自我的成長,這一時代壯舉常常通過主人公的視點交代給觀眾,避免好萊塢全知視點帶來的「演出」弊端。《紅色娘子軍》《閃閃的紅星》等便是如此。《小兵張嘎》順延了「家國敘事」經驗,按離家尋找部隊——上戰場——燒碉堡——成為真正的軍人——找到新歸屬地為鋪陳線索,點明保家衛國的紐帶關聯和小家大國的情懷。

結局,嘎子救出老鍾叔,尋到軍隊這個家園,胖墩為他放了鞭炮,嘎子心甘情願將木槍送給胖墩,囑咐「用它繳獲真傢伙」是革命精神的傳承與啟迪。

兒童是民族的未來,今日之兒童電影更應承襲前作的嚴謹態度、實踐經驗。

【來源:株洲日報數字版_株洲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