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直以來被低估的戰將,司馬錯獻策助秦惠文王定天下

fans news 發佈 2021-11-30T02:55:13+00:00

嬴駟在剷除老甘龍等一幫想要廢除新法的老世族後,天下民心也已收服,但是這個帝國在自己的統治之下,該走向何方呢?想起公父和商君推行新法,使得秦國重新崛起,而自己雖有圖霸天下之心,但是暫無治國之良策,嬴駟再次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繼續延續向天下求賢的國策。

嬴駟在剷除老甘龍等一幫想要廢除新法的老世族後,天下民心也已收服,但是這個帝國在自己的統治之下,該走向何方呢?

想起公父和商君推行新法,使得秦國重新崛起,而自己雖有圖霸天下之心,但是暫無治國之良策,嬴駟再次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繼續延續向天下求賢的國策。

河西一戰天下名士公孫衍暫留秦國,嬴駟愛才。自己剛剛上位,而朝堂上的這幫老臣實在是老了,需要為這秦國的廟堂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於是就拜公孫衍為上卿,尋求圖霸天下的治國方略。

公孫衍獻策,圖霸天下

公孫衍猜透了嬴駟的心思,於是上書一封,提出秦國未來的發展方向:立即稱王,一年內攻取三川,三年內吞滅三晉,五年內統一中原,十年內廓平四海!」嬴駟看完,頓感熱血沸騰,若是自己能圖霸天下,將來定可千古留名。

很快嬴駟就從熱血中冷靜了下來,以目前自己對國情的判斷,秦國還沒有和六國抗衡的實力。畢竟公孫衍是天下名士,能提出這樣的計策,肯定不是忽悠,難不成是自己錯估了秦國的實力?

他多希望自己的判斷是錯的,他強壓著自己內心的衝動,叫來太傅嬴虔、上大夫樗里疾、國尉司馬錯,並把公孫衍的上書給三人傳閱。要求看完後,每人寫一篇讀後感,三日之後交過來。

第二天太傅嬴虔的讀後感就交上來了:「方案可行,一個字就是干。」嬴駟笑著搖搖頭,自己的這個公伯,打了一輩子的仗,無論誰提議跟山東六國幹仗,他都表示支持。

第二天傍晚樗里疾的讀後感也交上來了:「方案欠妥,徵兵不是問題,問題是秦國的後勤支撐不起大軍的長期消耗。如果和一國開戰沒任何問題,同時和三國開戰勝算很低,同時和六國開戰,有可能被反推亡國。」嬴駟看完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又覺得不妥,樗里疾雖然發現了問題,但是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至於這個司馬錯,是商君臨死前極力推薦的人,但是司馬錯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幹仗人,幹仗沒有問題,至於治國這方面的策略,嬴駟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

啟稟君上,國尉府上書到了

第三天傍晚是最後的期限,司馬錯終於送來了上書,嬴駟還是抱著一絲期許打開了這份書卷。

臣啟君上:衍之方略,倚重軍爭,實為近謀。近謀者,必以當下國力為根基。秦國新軍尚未擴充,以五萬之眾欲吞滅天下,不太好搞!秦國元氣雖盛,然不足以對抗六國之力。以臣確算,欲東出大戰,非三十萬精兵不能言勝。

而擴充軍力、訓練士卒,非兩年不能完成。另則,秦國目下之可耕良田,唯關中近百萬畝,余皆山地廣漠,無以提供數十萬大軍長期征戰之軍糧。

秦國方略,可做兩期:前三年預期,後十年動期。三年之內,韜晦猛進,暗拓國土,充實國力,整軍經武,是為預期方略。三年之後,大舉東出,遠圖可謀。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不思寸功,無以成大業。願君上冷靜思之。

嬴駟是讀了又讀,自己還真是小瞧了這個司馬錯。原以為是個只會帶兵幹仗的帥才,沒成想他還是個治國的小能手。嬴駟趕忙讓人備車前往國尉府,自己要和司馬錯長談。

被低估的世家,寫出了春秋時期的第一部兵法

《司馬穰苴兵法》共有四篇,分別是《形勢篇》、《權謀篇》、《陰陽篇》、《技巧篇》。

司馬錯從小就在家學習自家的兵法,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司馬錯19歲從軍,從士兵干起,一步一個腳印做到了國尉的位置,可謂是相當勵志。

司馬錯正在家研究兵法呢,僕人來報國君駕到。司馬錯趕緊出門迎接,而嬴駟直接拉住司馬錯的手就往客廳走,急不可耐。

嬴駟:「愛卿,你的感後我看了,分析得相當到位,直接為我大秦指明了方向,但是我還有疑問,所以親自前來求解。」

司馬錯:「君上但憑直說。」

嬴駟:「暗拓國土,咱們打哪?」

司馬錯首先指出了在秦楚交接處,有一處地方叫房陵,那是楚國的糧倉,存糧三百六十萬斛。那裡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楚國向來沒把秦國放在眼裡,並沒有重兵布防。只要秦軍打下房陵,直接就地布防練兵,楚國就搶不回去。

除了占有現有的糧倉,我們再攻下巴蜀兩國,那裡土地肥沃可作為大秦的糧倉,這樣後勤則無憂啊。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司馬錯的發展方針是正確的,正因為這些計劃的實施,為下一任的秦昭襄王攢下了相當雄厚的家底。

在我們印象中,司馬錯一直以來都是打仗的能手,戰國的名將,殊不知他治國也是成竹於胸。正是應了那句名言:文能下馬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