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有哪5大監測時間點?糖化多久測一次?什麼是理想的血糖控制

fans news 發佈 2021-11-30T04:55:09+00:00

一說起測血糖,稍有經驗一些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家測得最多的是空腹(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1小時、2小時),而要到醫院去抽血測的就是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不過,再往更細緻地說,大家可能就不那麼確定了。比如,除了空腹(餐前)和餐後,還有哪些時間點也需要測血糖?

一說起測血糖,稍有經驗一些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家測得最多的是空腹(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1小時、2小時),而要到醫院去抽血測的就是糖化血紅蛋白HbA1c。

不過,再往更細緻地說,大家可能就不那麼確定了。比如,除了空腹(餐前)和餐後,還有哪些時間點也需要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究竟應該多久到醫院檢測一次,是三個月、半年還是一年?

事實上,最新的醫學理念認為大家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血糖監測方案。也就是說,關於上面這些問題,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為此,2021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專門更新了《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目的就是指導大家把測血糖這件事情給做得更好、更准!

這篇文章,我們就以最新的醫學指南作為指導,為大家介紹能讓血糖監測變得更好、更準的一些重要細節。

手指血糖 5大時間點

測手指血糖在醫學上也叫「毛細血管血糖監測」,是家庭血糖監測最常用的手段。

除了空腹(餐前)和餐後2小時這兩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時間點以外,有時候還會在睡前、夜間以及某些特定時間點來測手指血糖。

之所以要設置五種不同的血糖監測時間點,這是因為它們所適用的情況各不相同。

第一,空腹或者餐前血糖。這對於以空腹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患者是需要著重關注的指標。

不過,除了空腹血糖高的患者以外,對於老年患者以及當前血糖控制很好的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多關注空腹或餐前血糖。

這是因為,在老年患者以及血糖控制很好的患者體內更容易出現低血糖,而低血糖多發生於空腹或餐前狀態。

第二,餐後2小時血糖。這項指標可以直接反映用餐對血糖水平的影響,能夠指導飲食習慣與膳食結構的調整。

對於空腹血糖已經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紅蛋白仍然偏高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關注餐後血糖。很多時候就是餐後血糖超標從而引起了糖化血紅蛋白的偏高。

第三,睡前血糖。「睡前」主要是指22點左右這個時間,與晚餐後2小時又有較長的間隔。

對於正在使用胰島素,尤其是在晚餐前會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該多關注睡前血糖。

如果發現睡前高血糖現象,可以根據情況調整降糖藥的使用;而如果發現睡前血糖偏低的話,則可能需要適當補餐以防止夜間低血糖。

第四,夜間血糖。所謂「夜間」血糖,是指凌晨2點到3點左右的血糖,需要設定鬧鐘或趁「起夜」的時候進行測量。

對於空腹血糖升高且難以控制的患者,需要分析原因,而這個時候測量夜間血糖可能會有幫助。因為,有一部分空腹血糖高是因為夜間血糖過低所引起的,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反應性高血糖」

而對於夜間有盜汗、發抖、抽搐等症狀的患者而言,也應該測量夜間血糖來發現是否存在夜間低血糖。

第五,特定時間點血糖。這裡的「特定時間點」主要有兩類:一是劇烈運動前後;二是懷疑發生低血糖時

對於想要了解劇烈運動對血糖波動有何影響的患者,應該監測運動前後的血糖,以此來指導運動強度與持續時間。

而只要是懷疑自己出現了低血糖症狀,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都建議儘快測手指血糖看一看。

在監測頻率上,建議正在使用口服降糖藥的患者,每周至少監測2次空腹以及餐後2小時血糖;而對於正在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而言,則建議積極地監測更多不同時間點的血糖值。

糖化血紅蛋白 多久測一次?

前面我們說到的手指血糖主要反映的是某個具體時間點上的瞬時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紅蛋白HbA1c這個指標則不同,它主要反映的是一段時間內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非常重要,它是當前評估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標準」。醫生往往會依據這項指標來給患者調整用藥方案。

從原理上來看,血糖的濃度越高,持續的時間越長,被「糖化」的血紅蛋白在總血紅蛋白當中所占的比例就會越高。而血紅蛋白主要存在於血液當中的紅細胞,紅細胞平均壽命約120天,因此,糖化血紅蛋白所反映的就大約是過去2~3個月時間裡體內的平均血糖水平

一般來說,測糖化血紅蛋白需要到醫院抽靜脈血進行化驗,它沒有辦法像手指血糖那樣在家進行自我監測。

那麼,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究竟糖化血紅蛋白應該多久到醫院去檢測一次呢?

根據醫學指南當中的指導,糖尿病患者在糖化血紅蛋白尚未達標以前,最好每3個月就檢查一次;而在達標以後,也建議每半年應該檢查一次。

那問題來了,糖化血紅蛋白達到多少才算是「達標」了呢?

根據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當中的推薦,對於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紅蛋白至少控制到7%以內才算達標。

不過,對於病程較短、年紀尚輕的患者可以適當把這個標準設定得更加嚴格一些,比如6.5%;而對於病程較長、年紀較大的患者則可以適度放寬,比如7.5%。

持續血糖監測 越來越重要

儘管,手指血糖監測和糖化血紅蛋白可以發現臨床上的大部分問題,但依然有一些餐後高血糖和隱匿性低血糖容易被遺漏。

為了彌補傳統血糖監測手段的不足,並更精確地評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持續性血糖監測技術(CGM)應運而生。

所謂「持續性血糖監測技術」就是可以提供24小時全天血糖波動信息的連續動態監測技術。新型的持續性血糖監測設備已經越來越受到醫生以及患者的關注。

對於傳統血糖監測手段難以發現的餐後高血糖、夜間低血糖、黎明現象等問題,持續性血糖監測技術都具有更高的識別效率。

而基於持續性血糖監測技術,還衍生出了可以用於精確評估血糖控制水平的新指標。這個指標就是「葡萄糖在理想水平以內的時間」,簡稱TIR

目前,大多數的醫生認為:TIR>70%,也就是一天當中葡萄糖至少有70%的時間都處於理想水平,這才算是血糖被控制好了

也就是說,最理想的血糖控制狀態不僅是要讓糖化血紅蛋白達標,而同時也要讓TIR達標才行!


好的,關於血糖監測大家所需要了解的這些細節,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