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門戶~古北口舊影

fans news 發佈 2021-11-30T05:26:49+00:00

北京平原的西部、北部、東北部三面環山,被太行和燕山兩大山脈所環繞,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在這道天然屏障上,有兩條橫穿燕山山脈的峽谷,一條是昌平區西北關溝,是雁北蒙古草原進入中原地區的西北門戶。另一條是密雲區東北的古北口,是遼東和蒙古草原進入中原的捷徑之路。

北京平原的西部、北部、東北部三面環山,被太行和燕山兩大山脈所環繞,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在這道天然屏障上,有兩條橫穿燕山山脈的峽谷,一條是昌平區西北關溝,是雁北蒙古草原進入中原地區的西北門戶。另一條是密雲區東北的古北口,是遼東和蒙古草原進入中原的捷徑之路。關溝、古北口歷史上素有「燕京門戶」、「京師鎖鑰」之稱。


古北口,原名為「虎北口」,「古」字來自於「虎」字諧音,最早是北齊長城上的隘口。谷口峻崖夾峙,一線中穿,是幽燕地區通往燕山外蒙古草原和東北平原的唯一道路。南北朝時稱蠮螉塞。唐末至五代時期,契丹多次從古北口進入北京地區,窺視中原。938年,燕雲十六州割給契丹,古北口成為遼國南京析津府與中京大定府之間主要通道。北宋使節多經此地,富弼、歐陽修、王安石、蘇轍等人從這裡出關見遼帝時,都留下詩詞記錄其事。


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滅北宋,就是從古北口南下占領燕京,進兵中原。洪武十一年(1378年),徐達在古北口關以南四里建古北口關城,設兵駐守。明萬曆時,譚綸、戚繼光等抗倭名將到古北口,加固古北口長城和關城寨堡,成為明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之一。清代,承德熱河行宮修建後,古北口成為京城到承德六百里御道上的重要交通節點,成為康熙、乾隆、嘉慶等皇帝駐蹕停留最多的地方。


康熙二十二年,30歲的康熙皇帝,在經過古北口時,寫下了《古北口》詩,他在詩中寫道:「斷山逾北口,石壁開峻遠。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他借用古北口關的險峻之勢,闡述了他治理國家的理念。治理國家,必須使百姓安居樂業,否則,即使有險峻、堅固的關隘也不能使江山永固。

​​

被日軍占領時期的古北口村


1933年,日軍進入古北口城北門


1933年,這裡還發生了著名的長城抗戰~古北口戰役,中國軍隊憑藉堅強的意志,使用落後的武器阻擊日軍近五個月之久,遲滯了日軍侵略華北的目的。

明代的古北口城位於古北口村,古北口城築在潮河東岸、南北兩山之間。名為紅門川的溪流,從龍王峪發源,自東北到西南橫穿過古北口城,西入潮河。古北口全城周長約5里,城為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南北窄。城有三座城門,分別是東門、南門和北門。東、南二門旁各建一座水門,紅門川河穿城而過。南門高約3丈,上建城樓,券門上砌有"古關"二字的石匾。南面城牆在長城南面的山頂上,東門和南門都設在兩山之間的小河岸上,北面城牆順山勢利用了北齊長城修建,建城門時,把北齊長城中間拆下一段,又下鑿山體十幾丈,成為一個山口,這山口就形成了北門。因北門只是一個山口,無險可守,於是就在北門外修了一座瓮城,瓮城的兩側的城牆和北齊長城銜接。瓮城上原有一座關帝廟,內有關羽青銅座像。1933年,侵華日軍占領古北口之後,為通行方便,將北門拆除。城的西面依山,無法建城門,就在山頂上築了一座三丈寬、三丈五尺高的瞭望敵樓,當地俗稱「大花樓」。


古北口城舊照

古北口城牆依山勢而建,為避免敵人偷襲,城牆外側靠山體處都鑿成陡峭的石壁,使人難於攀爬。


古北口城在明代為軍堡,除有駐軍營房外,還建有密雲後衛署衙和古北口糧倉等。大部居民聚居於東門、南門外。清代,由於古北口是清帝巡行的必經御道,地理位置特殊,康熙年間,在城內設置了許多的官署,其中有管理驛道的「驛站理事同知署」;都司署,是清順治初年所設,負責古北口城防;巡檢司,負責古北口地方治安的機構,民國以後,改為警察分局。

古北口關即歷史上記載的古北口古關,在明代古北口城以北4里。古關位於蟠龍、臥虎兩山間的峽口上,潮河從峽口澎湃流出,兩岸山崖壁立,道路僅容一車一騎。關口建在河東岸,外有瓮城,關上有城樓,城樓東西各有一座墩台。因關門用鐵皮包裹,稱為"鐵裹門",又稱"鐵門關"。民國25年(1936年)日本侵華期間,修建京承鐵路時將古北口關拆毀。


古北口城民俗村

古北口村,從古北口城北門到古北口關,南北3里多,寬約1里的範圍,有東西橫街、南上坡及北大街3條街道。沿潮河而建的古北口街道,歷經了幾千年的滄桑歲月,不知有多少帝王將相,從古道經過。這條古道,在清代,又成為清帝前往承德所走的御道。御道兩側商鋪林立,約有百餘家商號匯聚於此,形成了今天的古北口村。楊令公廟,在遼代時,古北口就有此廟,宋使出使遼國,途經古北口時,曾經祭祀和賦詩。它是北京地區唯一的一座祭祀北宋名將楊業的廟宇。


楊令公廟,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山門為歇山門樓式。山門東側便門外東牆上嵌有清代總兵蔡元所書"楊令公廟" 石匾。進入山門,有前殿三間,殿內正中偏北為楊業神龕,龕前上方懸有清雍正六年,順天府密雲縣知縣廖翼所獻"忠勇世傳" 金字木匾,1924年馮玉祥寫的大匾、楹聯被日本人取走下落不明。

神龕內的楊業塑像,高約2米,身穿鎧甲、頭戴戰盔,眉目清朗,灰白鬍鬚。神龕下塑有兩個全身披掛的宋兵,一人持長柄大刀,另一人捧兵書,肅立在供桌兩側。供桌上放置弓箭。殿東側神台上塑有楊家的大、三、五、七郎像,西側神台上塑有楊家二、四、六、八郎像。這些塑像全都是頂盔貫甲、身著戎裝,雙手抱拳,似聽號令。

繞過神龕。出前殿後門為後院,後殿也是三間,殿內原供奉關羽,後殿東側配殿,供奉木雕十八羅漢三世佛,後僧人將佛像移至後殿,將關羽像移往關帝廟。民國廿九年(1940年)以後,道人接管此廟,又將佛像移往南天門廟,後殿遂改塑傳說中的余太君、八姐、九妹以及大郎之妻周夫人,六郎之妻柴郡主和穆桂英、楊排風的塑像。楊令公廟歷史上多次重修,最後一次大修是1936年,此時老和尚惠均已死,小和尚僧志還俗。廟內破敗無人管理。財神廟道人正明愷四處募化重修。1940年9月14日重新開光,被道士接管。1963年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古北水鎮裡面的楊令公廟是仿建的,不是真正的楊令公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