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越水的探路先鋒——記中國鐵建首席專家、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總工程師肖明清

fans news 發佈 2021-11-30T06:24:12+00:00

他們愛崗敬業、勇於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刻苦磨礪職業技能,成為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複雜問題的工程師,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卓越工程師】

開欄的話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長期以來,在我國許多行業的重要崗位上,湧現出一批匠心築夢的卓越工程師。他們愛崗敬業、勇於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刻苦磨礪職業技能,成為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複雜問題的工程師,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即日起,本報推出《卓越工程師》專欄,講述十位不同領域卓越工程師追逐夢想、接續奮鬥的動人故事。

穿山越水的探路先鋒

光明日報記者 訾謙

自人類歷史上第一條隧道誕生,隧道盡頭那道光就吸引著人們翻山越嶺、跨越江河。翻開中國水下隧道追光逐亮的輝煌一頁,有個響亮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鐵建首席專家、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總工程師肖明清。

作為技術實力的活招牌,他領銜研究和設計了50多座水下隧道,多座隧道創造了全國乃至世界之最;作為科技創新的踐行者,他將「穿山越水」的隧道設計平台打造成矢志創新的舞台,取得多項重要科研成果;作為青年人才的領路人,他用身先士卒、不折不撓的科學拼搏精神,帶領團隊引「龍」過江,創造中國奇蹟,走向世界前沿。

矢志創新實現「隧穿長江」百年夢想

2008年12月28日,是中國建設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天。這一天,有「萬里長江第一隧」之美譽的武漢長江隧道試通車,中華民族實現了「隧穿長江」的百年夢想。

這一標誌性工程的成功,與肖明清的努力分不開。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英吉利海峽隧道、日本青函隧道的建設,使人類地下空間開發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我國地下隧道尤其是水下隧道的發展幾乎還是空白。1998年,武漢長江隧道項目籌備正式啟動時,各方爭議一直不斷,許多外國專家認為中國人沒有能力在長江57米深處,攻克高水壓、強透水、超淺埋等水下盾構掘進世界級難題,一次性穿越2500米的長江江底。

「那時我28歲,心想外國人可以做的,為什麼中國人不可以?我們的技術差距究竟在哪裡?我下決心一定要攻克這些難題。」肖明清說,水下隧道是一項系統工程,各方面的技術難題多,他逐一攻破,不停地思考每一個細節和風險點,尋求技術對策。

據悉,武漢長江隧道是當時我國地質條件最複雜、工程技術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打通隧道,需要攻克高水壓、軟硬不均地層、超淺埋、強透水、長距離掘進等5大世界級難題。

擔任工程建設副指揮長並主持設計與研究工作期間,肖明清帶領設計團隊通過「引進、吸收、消化、創新」的方法,打了一場漂亮的「創新之戰」:他們首次提出並採用「管片襯砌與非封閉內襯疊合結構」技術;在國內首次提出並採用「大直徑盾構通用楔形環管片」技術、「盾構隧道管片接縫雙道密封墊防水」技術、「盾構隧道段頂部排煙與底部疏散結合」技術……

如果說,1957年在6300公里長江上建成的「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人用智慧創造的一個「天塹變通途」的奇蹟,那麼「萬里長江第一隧」則樹起了長江過江交通建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標誌著中國迎來了「江上有橋、江面行船、江下通隧」的立體過江交通時代。

武漢長江隧道最後成功破解了5大設計施工難題,取得10多項國家專利。因其技術領先,成為其他水下隧道極有參考價值的標杆,並且打破了人們思想上的禁錮。「施工期間,一些地方來考察後,驚嘆之餘頓覺豁然開朗,長江下面都可以修隧道,其他類似工程能有多難?」肖明清說。

心系使命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從武漢長江隧道工程的總設計師,到當時世界上在強滲透高磨蝕地層中修建的直徑最大、水壓最高、覆跨比最小的水下盾構隧道——南京長江隧道的總設計師,再到成為國內首創、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水下盾構隧道——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的總設計師……肖明清的成長經歷和取得的成績,見證了中國隧道建設水平邁向世界先進行列的堅實歷程。

據悉,20世紀90年代,中國水下隧道的研究還很稀少,處於摸索階段。水下隧道技術國地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資誼回憶,每次參加國際隧道技術交流會,肖明清都會背幾大袋外文資料回來,這種抓小細節、躬親示範的作風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事業起步的積累時期,我遇上了人生路上的榜樣和『伯樂』,能站在很多老前輩的肩膀上,是件非常幸運的事。」肖明清說,由此他盯住隧道技術的一個個熱點和難點問題,走出了一條立足於國需的「水下隧道」研究之路。

隨著鐵四院隧道專業越做越大,工程越干越多,經驗的積累和新的技術挑戰反而使肖明清更加警醒。他深知牽一髮動全身,工程細節上1%的缺陷,可能帶來100%的失敗,會將鐵四院多年積攢的聲譽毀於一旦。對此,肖明清表示,作為工程建設行業的一員,無論是各級總工程師,還是總體、專冊,乃至剛畢業的見習生,每個人都要牢記身上肩負的責任,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做好本職工作。

「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想不想把工作做好,只要有想法,肯定會有辦法。講責任、講擔當、講奉獻,就是要每個人都心系使命,為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肖明清說。

辛勤的汗水澆開了燦爛的理想之花,榮譽和掌聲在拼搏之後接踵而至,肖明清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級優秀設計獎5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6項……眾多的成果、榮譽和責任,既真實地展現了肖明清在技術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彰顯了他為祖國隧道工程建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放眼未來,工程建設環境更為複雜,建設條件也更為苛刻,不斷突破現有技術制約、提高設計水平是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肖明清表示,任何已取得的成就只能說明過去,只有以更加謙虛謹慎的態度、更加求真務實的精神、更加敏銳和嚴謹的研究、更加細緻和貼心的服務,才能為祖國的交通事業發展貢獻出更大的力量。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30日0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