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帝時的重大事件盤點

fans news 發佈 2021-11-30T15:51:16+00:00

明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有學者認為明代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也被稱為最後一個可以和漢唐媲美的盛世。

明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1368-1683)。其中1368年-1421年定都應天府(今南京), 1421年-1644年定都順天府(今北京)。有學者認為明代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也被稱為最後一個可以和漢唐媲美的盛世。清代張廷玉等官修《明史》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明太祖(洪武)-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

明初四大案,亦稱洪武四大案,是指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為消滅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整頓吏治、懲治貪污而策劃的著名四大事件或屠殺;分別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九年或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二十六年(1393年)的藍玉案胡惟庸藍玉案件習稱「胡藍之獄」,是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的政治事件,而「空印案」與「郭桓案」則是對涉嫌貪墨的官吏進行大規模的鎮壓。朱元璋在這些案件中瘋狂株連,一共處決了數萬人。


胡惟庸案發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指洪武帝誅殺宰相胡惟庸事件,隨後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此案牽連甚廣。胡惟庸被殺,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除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胡案的癥結在於他為人過於獨斷專行,許多生殺黜陟等重大案件往往不向朱元璋請示,就擅自加以處理。這自然讓權力欲極強的朱元璋,深感宰相專權、皇權旁落的危機。其中位居「勛臣第一」的太師韓國公李善長,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始發時,因為元勛皇親,已免於追究,但10年以後,有人以李善長與胡惟庸共同謀反,朱元璋順水推舟,將李善長一家七十餘口一律處斬。

空印案是發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有爭議或1376年),因空白蓋印公務文書而引發的案件。此案在當時受到朱元璋相當程度的重視,並因此誅殺數百名相關官員。本案實為一個冤案,然而其影響之廣,範圍之大,實屬罕見。

明朝時每年各個布政使司下屬府州縣都需派出審計官吏前往京師戶部,核對其所在衙門繳納中央官府的錢糧、軍需事宜。所有帳目必須和戶部審核後完全相符方能結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項不符就必須駁回重新造冊,且須再蓋上原地方機關大印才算完成。因當時交通並不發達,往來路途遙遠,如果需要發回重造勢必耽誤相當多的時間,所以前往戶部審核的官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以備使用。這原本是從元朝既有的習慣性做法(「元時,官府府於文有先署印,而後書者,謂之『空印』,洪武建元以來,相沿未改」《中外歷史年表》),也從未被明令禁止過;《劍橋中國明代史》解釋,錢糧在運輸過程中會有損耗,所以從運送一直到戶部接收時的數字一定不會相符,在路上到底損耗了多少,官員們無法事先預知,只有到了戶部將要申報之時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額,所以派京官員都習慣用空印文書在京城才填寫實際的數目。明太祖朱元璋獲知此事後大為震怒,認為這是官員相互勾結的欺君重罪,因而下令處罰所有相關官員。

郭桓案發生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以其涉案金額巨大,對經濟領域影響深遠而為世人矚目。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懷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趙全德夥同戶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吞盜官糧,於是下旨查辦。

藍玉案發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藉口涼國公藍玉謀反,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借藍玉案徹底剷除了朱標死後將權對君權的潛在威脅,將軍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明惠帝(建文)-削藩改制

明太祖為鞏固皇室,大封宗室為藩王,各擁私人護衛軍隊。對建文帝來說,諸藩王大多為其叔輩,且在封地掌握兵權,心中由是不安。

建文帝為皇太孫時曾問黃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子澄回答說諸王軍力不足以抗衡朝廷。建文帝即位後,下令各王國的地方文武官員聽朝廷節制,採取削藩政策,先後廢黜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岷王。在部署對付年齡最長、軍功最多、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時,由於建文帝身邊的謀士多缺乏實際的政治經驗,以致打草驚蛇,引發了燕王先發制人的念頭。朱棣在權衡利害之後,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封地北平起兵反叛。他以「靖難」為名,向京師進軍。

明成祖(永樂)-設錦衣衛、東廠與鄭和七下西洋

在全國局勢穩定之後,明成祖為了加強對大臣的監控,恢復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同時,明成祖又設置鎮守內臣的東廠衙門,廠衛合勢,強化專制統治。

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覺得錦衣衛不足以達成目的,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的新衙門,地點位於燕京(今北京)東安門之北,一說東華門旁。(今北京東城區東廠胡同,據說系原東廠所在地。)

東廠的行政長官為欽差掌印太監,全稱職銜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提督東廠,尊稱為「廠公」或「督主」。初設時由司禮監掌印太監兼任,後因事務繁雜,改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隸役(稱掌班、領班、司房,共四十餘人)、緝事(稱役長和番役)等軍官由錦衣衛撥給。

明成祖時期,為了開展對外交流,擴大明朝的影響,同時確立自己即位的正統性,從永樂三年起,朱棣派三寶太監鄭和(初名馬三寶)率領船隊六次出使西洋(第七次在明宣宗宣德年間),所歷三十餘國,成為明初盛事。永樂時派使臣來朝者亦達三十餘國。

明仁宗(洪熙)-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是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採取了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溥、楊榮(三楊)、夏原吉、蹇義的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的政策,使他們在位的十一年期間(1424年至1435年)成為明代歷史上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代。

在明成祖朱棣駕崩後,太子朱高熾即帝位,是為仁宗,改元洪熙。仁宗時「停罷採買,平反冤濫,貢賦各隨物資產,陂池與民同利」,他赦免了惠宗時的舊臣和成祖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洪熙一朝僅短短一年,仁宗即因病駕崩,其太子朱瞻基即位,是為宣宗,改元宣德。宣宗御駕親征,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安撫趙王,穩定了國內形勢。

清修《明史》稱仁宣之治為:「官吏稱職,政治清平,綱紀嚴明,倉庫常滿,百姓安居樂業,遇災多救不為害。此治理是明朝開國六十年後遇到的盛世,民氣得以漸漸舒展,整個王朝也有蒸蒸日上治平的氣象了。」學者谷應泰亦將仁宣之治與周朝的「成康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相提並論。

明宣宗(宣德)-三楊輔政

明成祖明英宗時期的三位楊姓重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的合稱,他們都是仁宣之治締造者,而楊士奇楊榮更是永樂盛世的締造者之一。由於明英宗登基初時他們三人得到太皇太后張氏的支持,所以得以延續仁宣之治的德政。其後,當明英宗親政,三楊相繼去世,朝廷逐漸由內臣王振把持。

楊士奇(1365年-1444年),名寓,士奇,以字行東里,文貞,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省泰和縣)人。明朝內閣首輔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與楊榮楊溥合稱「三楊」,是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的締造者之一。明宣宗即位後,擔任總裁修撰《明仁宗實錄》。

明英宗(正統/天順)-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又稱土木之變或己巳之變,是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北伐瓦剌卻慘敗被俘的事變。發生於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土木堡,英宗遭俘後被拘往北方囚禁,因此明朝史學家在史書中將該事件諱之為北狩,土木堡之變是明朝對外政策開始由攻勢轉為防禦的標誌性事件。

土木堡一戰,明軍死傷過半。京軍精銳毀於一旦,武將重臣多人戰死。太監喜寧投降,為討好也先,向瓦剌透露了明朝的情報。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底,也先在喜寧的建議下,以「奉皇帝還」的名義,率軍挾持英宗再度南侵,明朝遭遇到開國八十多年以來所未曾有的嚴重危機。英宗兵敗被俘的消息傳到北京,為了穩定局勢,廷臣聯合奏請皇太后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鈺為帝,遙尊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明朝命兵部尚書于謙率軍迎戰進攻北京的瓦剌軍,引發京師保衛戰。土木之變削弱了明朝的邊防力量,明朝此後不再大幅擴張疆土,改為大幅修建長城,加強北方邊防。

此戰使明朝國力受到削弱,成為明朝由鼎盛前期進入守成中期的轉折點。

明代宗(景泰)-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又稱奪門復辟、南宮復辟,是明代宗朱祁鈺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發生的一場政變太上皇朱祁鎮成功復辟,奪回皇位。正統十四年 (1449年) 發生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瓦剌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被眾大臣推舉為皇帝,是為明景帝(南明尊稱為代宗),改元景泰。孫太后亦要求景帝即位後立英宗兩歲兒子朱見深為太子,表示大明帝位仍由英宗一脈繼承。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鈺病重。十六日夜,石亨、徐有貞等大臣帶一千餘士兵偷襲紫禁城,撞開南宮宮門,接出英宗直奔東華門。守門的武士不開門,英宗上前說道:「朕乃太上皇帝也。」武士只好打開城門。

黎明時分,眾大臣到了「奉天殿」,只見英宗坐於龍椅之上,徐有貞高喊:「太上皇帝復位。」史稱「奪門之變」或「南宮復辟」。

英宗復辟後,朱祁鈺被遷至西宮,不久去世。

明憲宗(成化)-汪直擅政

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或稱成化帝,原名朱見深,後改名朱見濡,為明英宗皇長子,明朝第9任皇帝。明憲宗在位二十三年,期間恢復其叔朱祁鈺的帝號,又為于謙等忠臣平反,初年勵精圖治,體恤民情,任用李賢商輅彭時等賢臣,頗為時人所傳誦;在軍事方面,整飭戎政,對內平定荊襄群盜和西南傜蠻,對外抵禦韃靼女真、收復河套、經略哈密,立下不少功績。但憲宗寵嬖萬氏、中晚年信用汪直梁芳萬安等宦官奸臣,又擴置「皇莊」大肆侵占土地,使明朝政治日壞。成化朝是明朝自仁宣以來文治武功較卓越的時期,但是與此並存的弊政不得不說有所缺憾。諡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太監汪直通過西廠控制、擾亂朝政的時期。雖然汪直擅政沒有像王振擅政一樣導致明朝政權有顛覆的危險,但其卻打開了宦官通過警察特務系統與朝廷官員勾結的先例。成化十三年正月,憲宗正式設立西廠,命太監汪直負責刺探朝廷外事務。成化十三年二月,汪直心腹錦衣衛百戶韋瑛稱楊榮之曾孫楊業家貲巨萬,常殺人,將招納亡命下海。汪直發兵籍沒福建都指揮楊業,詞語牽連連兵部主事楊仕偉、中書舍人董璵,俱下獄瀕死。韋瑛並籍其家。

三月,左都御史李賓奏擬妄報妖言者連坐處斬,而當時西廠旗校即以捕妖言圖官賞,從而大量百姓被捕冤死。同年四月,汪直令韋瑛逮捕通政使司左通政方賢、太醫院判蔣宗武下西廠獄;當時禮部郎中樂章、行人張廷網出使安南歸還,刑部郎中武清從廣西勘事歸還,浙江布政使劉福起復至京師,均被汪直並令韋瑛逮捕。御史黃本在雲南、貴州清軍刷歸還,汪直令韋瑛搜得一個象笏,被逮捕送錦衣衛,被被貶為民。

明孝宗(弘治)-弘治中興

弘治中興是明朝明孝宗統治時期所出現的承平時期。明孝宗統治期間以弘治作為年號,清修《明史》記載,朱祐樘自幼生於微寒,所以他在位期間「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成化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明孝宗勵精圖治,被譽為「中興之令主」。清修《明史》中亦用「恭檢仁至、勤政愛民」八個字來形容明孝宗,然而有學者指出這些屬於溢美之詞,所謂「中興」未免過譽。明孝宗即位之後就開始整頓吏治,在內閣罷免了以外戚萬安為首的「紙糊三閣老」,打擊當時的惡勢力,起用王恕懷恩馬文升等官吏,徐溥劉健謝遷李東陽等賢臣;還為抗擊瓦剌建立大功的于謙建旌功祠,時稱朝序清寧。

歷史學家王其榘指出,如果對明孝宗的政積做一番仔細考察,就會發現所謂「中興」未免過譽,不過是更正了明憲宗的一些錯誤做法,以及去除了成化多年的積弊,並沒有新的建樹,對日益加劇的社會政治、經濟矛盾致未能觸及根本。

明武宗(正德)-寧王之亂

寧王之亂,又稱朱宸濠之亂或宸濠之亂,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寧王朱宸濠南昌發動的叛亂,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隸西南一帶(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後由南贛巡撫王守仁(王陽明)、吉安知府伍文定平定。寧王朱宸濠鄱陽湖戰鬥中被俘,被處決於通州,寧藩亦除。

時任南贛巡撫都察院僉都御史王守仁聞變,與吉安知府伍文定傳檄諸,舉兵勤王。王守仁用計迷惑朱宸濠,使朱宸濠以為朝廷早有防備,命其軍在南昌不敢行動,為集結兵力爭取了時間。七月三日,朱宸濠發現中計,親率軍隊圍攻安慶,卻在安慶遭到守軍頑抗,此時王守仁趁寧王后方空虛,於二十日攻克南昌。寧王聞訊,急忙回軍南昌,王守仁也決定乘勝與朱宸濠在鄱陽湖決戰。

八月,王守仁捷報尚未送達北京,明武宗自稱「奉天征討威武大將軍鎮國公朱壽」,於八月廿二率萬餘官兵南下「親征」。進至涿州時,王守仁捷報傳到,但明武宗仍一意南征,宦官張忠江彬等人甚至建議將朱宸濠放回,讓武宗生擒以示威信,後因故作罷。十二月,朱宸濠被押至南京。但武宗直到次年十月方班師回朝。十二月,武宗在通州處死朱宸濠,順勢除寧王之藩。

明世宗(嘉靖)-大禮議

大禮議是明朝嘉靖年間因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欲為其生父興獻王朱祐杬追尊稱號所引起的一場政治鬥爭,發生於嘉靖帝登基不久之時。當時,嘉靖帝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正德舊臣們之間發生矛盾。群臣認為嘉靖帝繼承了明武宗的帝位,理應以武宗之父孝宗為尊,故要求嘉靖帝承認自己是過繼給明孝宗,要認孝宗為嗣父,但嘉靖帝只認孝宗為伯父,故造成了以何者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世宗生父尊號的皇統問題發生了鬥爭。

大禮議歷時整整三年(1521年至1524年),以嘉靖帝施加皇權壓迫獲勝而告終。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廷議追尊生父朱祐杬為睿宗獻皇帝,祔於太廟,並改其陵墓名為顯陵。反對一方的官員被悉數削職致仕。

大禮議最後以嘉靖帝的君權高壓結束,確立嘉靖帝羽翼豐滿,並且由議禮的過程體會到了如何行使皇權的無上威嚴,此後變得獨斷獨行。如遇上不合自己心意的大臣,都會下獄廷杖。大禮議加強及建立了嘉靖帝的皇權專制,促成了嘉靖帝剛愎自用的政治作風。

大禮議使得議禮派「以片言至通顯」,因迎合嘉靖帝而從下級官員升至首輔六卿,使朝廷官員看到奉迎君主帶來的好處,嘉靖帝亦通過這些大臣制約其他權臣。嘉靖十七年後,明朝內閣14個輔臣中,如徐階顧鼎臣嚴訥夏言郭朴嚴嵩袁煒高拱李春芳等,有9人是通過撰寫道教的青詞起家。

明穆宗(隆慶)-隆慶新政

隆慶新政是明朝明穆宗朱載坖統治時期所出現的承平時期。統治期間以隆慶作為年號,朱載坖因即位前一直生活在宮外藩邸,所以較為體查民情,且用人不疑,文有徐階高拱張居正楊博,武有譚綸王崇古戚繼光李成梁。這一時期社會比較穩定,經濟嘉靖朝有了改觀,所以後世史學家稱其為隆慶新政。

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宣布廢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 。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獲得了合法的地位,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了一個高潮,明朝出現一個比較全面的開放局面。中國學者王裕巽經過分析認為,從隆慶元年(1567年)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這段時間,海外流入大明國的白銀總數大約為3億3千萬兩,相當於當時全世界生產的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

明神宗(萬曆)-萬曆怠政

萬曆怠政,是指明朝明神宗當政期間的怠政現象。明神宗的長期怠政主要是執政中後期,因其對政事心灰意冷,加上久病不愈無法處理政事,造成了其長達30年的怠政。數十年的怠政造成當時明政府政務廢弛的現象,在女真族興起並侵占明朝東北領土、擴張勢力的同時,明神宗依然稱疾不上朝,是導致明朝逐步步向滅亡的原因之一。

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一死,神宗擺脫張居正的束縛之後,開始親政。此外,神宗亦進行政治清算,馮保率先被抄家,張居正去世兩年後獲罪,也被抄了家。張居正的兒子張敬修自縊身亡,朝廷只給張居正母親留下一所空宅和10頃薄田。

為害最大的是「礦稅」一項,神宗先後派出內監多批徵收礦稅,幾乎遍布中國各地,雖統名為礦稅,實際遠不限於礦業,兩淮有鹽監,廣東有珠監,擾得民不聊生。

由於神宗不上朝,缺官現象非常嚴重。萬曆三十年(1602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葉向高曾疏曰:「今六部止有五人,都察院遂至空署。」且「候補科道久者二三年,近亦數月,旅食長安,茫無職事,銷向用之心傷,平政之明所宜即行。」神宗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政府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因此明史言:「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萬曆皇帝怠政期間仍能指揮明軍東進,參與了兩次萬曆朝鮮之役,漢人與朝鮮人聯軍擊敗日本人,使朝鮮保全了國家,避免了亡國滅種的巨大危險,儘管朝鮮人對萬曆皇帝有著深厚的感情,但是在朝鮮使臣的記錄中,更多的還是對萬曆帝消極怠政、貪婪奢侈等惡劣行徑的批評。而朝鮮使臣塑造的萬曆皇帝形象,也反映出明中葉之後朝鮮對中國社會集體想像的轉變,大明帝國的形像已經由朝鮮前期塑造的「狂熱烏托邦」,逐步褪去了耀目的光環,而走向了「迂腐的大國」這種沒落的形象去了。

明光宗(泰昌)-東林黨爭

東林黨爭是指明朝晚期東林黨非東林黨之間的爭鬥,「言事者益裁量執政,執政日與枝柱,水火薄射,訖於明亡。」東林黨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在東林黨之外,還有浙黨、齊黨、楚黨、昆黨、宣黨等,統稱為非東林黨,東林黨爭幾乎是東林黨與全國非東林黨集團之爭。

從萬曆時代的國本之爭妖書案明末三案京察之爭,就有東林黨爭的影子。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吏部郎中無錫顧憲成因為得罪了皇帝而被罷官,他與高攀龍錢一本等在宋代楊中立主講的無錫東林書院,開始講學,提倡「知輔行主」、「崇實黜虛」、「學問不貴空談,而貴實行」、「學問必須躬行實踐方有益」等,而「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常常和書院中人議論朝政,抨擊宦官。他們漸漸形成了一個在野集團,被稱為「東林黨」。《明史·孫丕揚傳》說:「南北言官群擊李三才王元翰,連及里居顧憲成,謂之『東林黨』。」他們主張開放言路、實行改良時政等意見,得到廣泛支持,同時遭到朝臣、宦官的激烈反對。同時期的浙江寧波沈一貫糾集在京的浙江籍官僚,結成東林黨的反對派,被稱作「浙黨」。以湖北官應震吳亮嗣為主的「楚黨」,和山東亓詩教的「齊黨」皆依附於浙黨。其它以地緣關係結成的黨派還有『宣黨』和『崑黨』,這些合稱「齊楚浙黨」。齊楚浙黨與東林黨相互攻擊,甚至禍及邊疆軍事,是為「東林黨爭」。

明熹宗(天啟)-魏忠賢擅政

魏忠賢(1568年2月27日-1627年12月11日),原名魏四,進宮後改名李進忠,移宮案後,改回魏姓天啟帝賜名忠賢,完吾。中國明朝末期宦官(內璫),人稱魏璫。直隸肅寧縣(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在天啟年間與東林黨人爆發激烈的東林黨爭,拉攏齊楚浙黨官吏加入自己一方,是為閹黨崇禎帝即位後遭整肅、流放,畏罪自殺,崇禎帝依然憤怒,將其屍體凌遲

魏忠賢出生於隆慶二年正月三十日(1568年2月27日),是個左撇子,年少時家境貧窮,混跡於街頭,不識字,但精通射箭,懂得騎馬,喜歡賭博,迷戀飲酒、嫖妓,好與人嬉笑。人們稱他為「傻子」。他事實上有自己的決斷,但是喜歡猜忌,更喜歡別人對他阿諛奉承。後為賭債所逼,只好棄妻賣女,且見太監在遊樂場所出手闊綽,決意入宮做宦官,相傳魏忠賢是在賭場被人追債毆打時,才取刀自宮,野史相傳刀子只割到衣服,因此仍然是個健全的男人,因與後宮佳麗熟識結好,得以通融。

入宮後改名李進忠。在宮中結交太子宮太監王安,得其所助。後又結識皇長孫朱由校乳母客氏,與之對食。對皇長孫,則極盡諂媚事,引誘其宴遊,甚得其歡心。

泰昌元年(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賜名忠賢,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實際工作的是王體乾)。魏忠賢與皇帝乳母客氏結成政治同盟,從而極受皇帝寵信,人稱「九千歲」(意謂在號稱千歲親王之上,近於號稱萬歲皇帝),有些人乾脆叫他「九千九百歲」「舉朝阿諛順指者但拜為干父,行五拜三叩頭禮,口呼九千九百歲爺爺。」自己也在民間養了不少義子,如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遍置死黨,在其全盛時期,各地官吏阿諛奉承,紛紛為他設立生祠,第一位提出建生祠的是浙江巡撫潘汝禎

天啟七年(1627年)熹宗病危,是年八月二十三日,熹宗駕崩,無子,遺命由弟朱由檢繼位,年號崇禎。不久嘉興貢生錢嘉征彈劾魏忠賢十大罪狀:一併帝;二蔑後;三弄兵;四無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無聖;七濫爵;八掩邊功;九傷民財;十通關節。崇禎召魏忠賢至殿上,命宦官當眾宣讀錢嘉征奏疏,忠賢面如土色,以重金拜託皇帝身邊的老宦官徐應元求情。徐勸他辭職,於是忠賢請辭獲准。

同年十一月一日,詔忠賢至鳳陽看顧皇室祖墳,魏忠賢在鳳陽途中,仍豢養一批亡命之徒,崇禎聞後大怒,命錦衣衛前去逮捕,押回京師審判。李永貞得知消息,連忙派人密報魏忠賢。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在阜城南關尤氏旅店與同夥李朝欽痛飲至四更,最後懸樑自盡。據記載,當晚有書生夜宿魏忠賢所住旅館,作歌譏諷魏忠賢,促使魏忠賢選擇自殺。

忠賢屍體被挖出後,任人千刀萬剮。思宗下令清查「閹黨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謀六人,交結近侍十九人,交結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軍犯三十五人,諂附擁戴軍犯十五人,交結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頌四十四人,共計二百五十八人,再加上漏網之魚五十七人,共計三百一十五人。忠賢的情婦客氏、忠賢侄魏良卿俱被殺。

明思宗(崇禎)-自縊殉國

崇禎帝為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五歲時,其母劉氏獲罪,被時為太子的光宗下令杖殺,朱由檢交由庶母西李撫養,數年後改由另一庶母東李撫養至成人。於天啟二年(1622年)被兄長明熹宗冊封為信王。明熹宗於天啟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公元1627年9月30日)駕崩,由於沒有子嗣,朱由檢受遺命於同月二十四日丁巳(1627年10月3日)登基,時年十八歲。次年改元崇禎。

崇禎帝一生操勞,日以繼夜的批閱奏章,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崇禎年間,與萬曆、天啟相較,朝政有了明顯改觀。即位之初就大力剷除閹黨,曾六度下詔罪己,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明朝。明朝末年民變不斷,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崇禎十七年(1644年)發生甲申之變,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在煤山一樹自縊身亡,終年三十五歲(周歲33歲),在位十七年。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老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死於崇禎甲申三月十九日丑時,時年33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