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沒有能火超過3個月的歌?新歌千千萬,為何都是快餐音樂?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8T23:55:32+00:00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音樂人高進發了一段這樣的評論:在這個時代,還有沒有能夠火超過3個月的歌?高進說,近兩年音樂圈很繁榮,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新歌在發行,內卷也很嚴重,但能讓人記住的歌卻屈指可數,而且轉瞬即逝。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音樂人高進發了一段這樣的評論:在這個時代,還有沒有能夠火超過3個月的歌?如果有的話,請打在公屏上,讓我看看是哪一首!

高進說,近兩年音樂圈很繁榮,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新歌在發行,內卷也很嚴重,但能讓人記住的歌卻屈指可數,而且轉瞬即逝。要說火過3個月以上的歌曲,的確不常見。

其實這種悲觀的論調,十多年前就廣為流行。見證過華語輝煌時代的人,個個都在哀嘆現在的歌壇沒落了,時時懷念著曾經神仙打架的年代。

從21世紀10年代以來,這種沒落的局面肉眼可見。整個10年代,能稱得上「經典」的歌曲,加起來可能不如過去黃金年代半年的量,現以還能值得回味的,大概有《平凡之路》《那些年》《明天,你好》《夜空中最亮的星》《野子》《說散就散》《大魚》等十來首吧。

而20年代,轉眼又過去快兩年了。回頭一看,很明顯,20年相比10年代,歌壇又糊上了新高度,似乎一首能媲美上述歌曲的新歌都沒誕生。

我們現在對「經典」的標準降到最低,只要火過3個月就算經典,可是有嗎?我們先看看2020年不同版本的年度十大金曲。

再來回憶下2021這一年,又有哪些比較火的歌曲。前幾日東方風雲榜評選的年度十大金曲是:

可能大家都很懵,這些所謂的金曲,多數都沒聽過啊,算哪門子金曲?

那麼大家聽得最多的是哪些呢?《點歌的人》《酒醉的蝴蝶》《熱愛105度的你》《你的答案》《少年》《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踏山河》《星辰大海》等等,可是這些歌再火又火了多久呢,超過3個月了嗎?

目前的歌壇,有兩個最明顯的特點:一方面是金曲匱乏,但另一方面,卻是歌曲量的爆發式增長。也就是高進所說的歌壇空前「繁榮」,每天有成百上千首歌曲發行。

我之前看過一個統計數字,說是2020年一年新發行的華語新歌總量近70萬首。這樣平均下來,每天發行的歌曲是近2000首,遠遠超出高進估計的「成百上千」。

按這個情況,可以推算出一首歌能火起來的機率是十萬分之一,跟中500萬大獎相差無幾了。

這是一組何其恐怖的數字!每天2000首新歌,一年70萬首新歌,你聽過幾首?又記住了幾首?像《少年》《星辰大海》已經是熱歌中的佼佼者,但你是否在多年後還會拿出來聽,就像現在我們聽20年前、30年前的經典老歌一樣?

為什麼這些年新歌量會出現如此巨大幅度的暴增?

首先是音樂創作技術門檻降低了。

藉助各類越來越便捷的創作工具,現在想搞音樂的年輕人,隨隨便便都能寫出一首歌來,甚至編曲、製作什麼的也能短時間內自學成才。

其次是發歌方式平民化了。

現在都是網上發歌,不像以前一樣,靠唱片公司出實體唱片。網上發歌更便捷,各平台還有扶持政策。

還有就是全民版權意識的逐步提高,讓翻唱老歌的成本和風險越來越大,原創成為現代音樂人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各種歌唱節目中,原創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年輕人若是不懂創作,沒有幾首原創作品傍身,都不好意思去參加音樂比賽了。

正因為這兩方面原因,讓創作成為了一件很普遍的事情,那麼大量原創音樂作品自然就噴薄而出。

作品的數量是成倍增長了,但這不代表真正有音樂才華的人也成倍增長,不代表優秀的作品也成倍增長了。畢竟音樂創作是一門主要拼天賦的藝術,技術門檻反倒是次要的。正如筷子兄弟在他們的電影《猛龍過江》中所說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黃家駒的,哪怕你再努力。過去很多不識譜的音樂人也能寫出非常美妙的旋律,但若你天賦不夠,技術學得再精,也未必能寫出一首來。

現在的年輕人借著超低技術門檻的優勢,創作出自己的作品不難,但作品中真正有幾首是值得聽的,就要打個問號了。近年來我們也越來越常聽到抄襲事件在音樂圈內發生,這也是上述現象所引發的弊端之一,因為有的「唱作人」自身底蘊不足,就是靠這種「捷徑」進行創作的。

這個年代即使有好歌,要脫穎而出也越來越難了。

一年70萬首歌,就算你的歌寫得還不錯,你怎麼能保證你的歌就一定能被人聽到呢。太難了!如今早已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市場上拼的不是歌好不好,而是唱歌的人紅不紅。那些銷量好的,好到讓你尖叫的,都是頂流明星。你要是沒有流量,發了歌也如石沉大海,如何能火?

現在的歌曲要想火,基本只有區區三個途徑:一個是上綜藝節目,一個是影視OST,一個是短視頻BGM。

基本沒有一首歌能像以前一樣靠唱片發行後自然傳唱而火的。也就是說,音樂不再是音樂,而變成了綜藝、影視、短視頻的附庸。

所以我經常看到很多歌手在電視節目上說,最開心的事就是在舞台上唱了一首自己的歌給大家聽。這話聽起來像是給自己找台階,實則真實到令人心酸。

我們也看到很多有實力的歌手,都在搶OST這碗飯吃。要放在過去,靠唱片能賺錢的實力歌手是不太屑於唱OST的,尤其是小製作影視作品。這也是沒辦法,像周深、郁可唯、張碧晨等,他們唱過什麼歌?其實很多,但大眾就只知道《大魚》《知否知否》《涼涼》,如果他們不唱OST,恐怕也會變成「沒有作品的歌手」。

還有短視頻BGM,這更成了網絡歌手兵家必爭之地。為了能脫穎而出,他們的歌曲都是「設計」出來的,靠一小段能讓你一秒高潮的洗腦旋律,獲得短視頻博主們的青睞,這才有火起來的潛質。但這樣的歌曲,火起來快,消失更快,即所謂的快餐音樂。

歌曲出圈的途徑日益變窄,且這些途徑反過來還制約著歌曲質量的提升(比如迎合短視頻「洗腦」的標準,不注重整體音樂性),那麼,對於真正的創作人來說,積極性將受到極大打擊,市面上的好作品自然就越來越少。

在這個快節奏的年代,大家都習慣了快餐,習慣了被動收聽,很少有人能靜下心去聆聽一首不符合快餐模式的完整新歌了。

雖然新歌出圈越來越難,但這不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進入這個行業,也不影響越來越多的新歌被創作出來。這又是為什麼呢?

就像音樂已經成為視覺內容的附庸一樣,歌手(音樂人)這個職業也已經成為娛樂藝人的附庸。大家知道靠音樂賺不到錢,還要往裡貼很多錢,但他們選擇音樂作為娛樂圈的敲門磚,作為自己歌手身份的一個名片,待在圈內立足之後,再通過綜藝、演戲、商演、帶貨、廣告代言等渠道去賺錢。

基於以上各種原因,如今歌壇沒落,很難有一首火超過3個月的歌曲,是因為新歌在「量」上大幅增長,在「質」上卻日益下滑,讓好歌變得越來越少;同時也是因為流行音樂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失去了原本主流的傳播途徑,以及這個時代流量為王、實力與作品靠邊的娛樂圈法則,讓少數有潛力成為經典的作品也難以出頭。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