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攻關,上海醫生解決顳下頜關節「世界難題」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1T03:38:43+00:00

說到關節病,大部分人關注的都是肩、膝骨關節,顳下頜關節則是一個「小眾領域」。但在網上搜索「顳下頜關節盤移位」,你又會發現,被困擾的患者真不少。關節病及其導致的牙頜面畸形,在過去幾乎是無法解決的世界難題。

說到關節病,大部分人關注的都是肩、膝骨關節,顳下頜關節則是一個「小眾領域」。但在網上搜索「顳下頜關節盤移位」,你又會發現,被困擾的患者真不少。關節病及其導致的牙頜面畸形,在過去幾乎是無法解決的世界難題。即便最早提出可以通過關節鏡來縫合復位關節盤的歐美專家,也曾坦率承認「很難成功」。

圖說: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口腔外科楊馳教授領銜的團隊近30年來不斷攻關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我們要自己拿出讓國際認可的技術和產品。」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口腔外科楊馳教授領銜的團隊近30年來不斷攻關,項目組《顳下頜關節外科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近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圖說:《顳下頜關節外科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近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牙齒正畸,為何總是無效?

有些人張嘴吃飯關節咔咔響;有些人嘴巴只能開一條縫;還有些人長著長著下巴越來越後縮,齙牙、顏值下降問題隨之而來,其實,這些都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盤移位所致。

「很多人最初想給牙齒做矯正而來,頭顱核磁檢查卻發現是顳下頜骨發育異常,『主要矛盾』不解決,正畸效果不會好。每年我們都要接診無數患者,半數是青少年,很多都是外院正畸失敗轉過來的。」楊馳說。

顳下頜關節是顱頜面唯一可動關節,顳下頜關節盤大概位置就在耳前的面頰部位,猶如一塊「軟墊」,卵圓形,大小跟一塊錢硬幣差不多,主要作用就是「緩衝和保護」。打個比方,就像穿鞋走路,鞋底保護雙腳;如果關節盤移走了,就如同光腳踩地,時間長了會導致髁突骨吸收,下頜骨慢慢後縮,上頜骨前凸,人會「變醜」。

顳下頜關節盤移位原因複雜,學界尚無定論。早在1966年,荷蘭學者就發表了第一篇相關論文,提出了特發性髁突吸收問題,簡單說就是「原因不明」。其症狀有張口受限、疼痛、關節雜音等,伴隨容貌改變。青少年如果出現頜骨偏斜、下頜後縮、咬合紊亂等頜骨發育障礙,有一部分人並不感覺到疼痛,錯過了早期就診,不知不覺中骨頭吸收,繼發牙頜面畸形。而且,如果12歲以後突然出現鼾症,與兒童時期受到腺樣體、扁桃體困擾不同,那多半要考慮顳下頜關節的問題了。

聯合治療,自創先進技術

小莉(化名)從12歲起,正畸做了好幾年,上下牙都咬合不起來。經外院介紹找到楊馳,診斷是顳下頜關節盤的問題。通過楊馳自創的「楊氏關節鏡微創手術」,不到20分鐘,關節盤就復位了。半年後隨訪發現,下頜骨「聰明」地往前長了5-6毫米,抵達了正確的位置,再做一次正畸後,女孩從醜小鴨變成了天鵝。

楊馳倡導的這種治療模式,被他取名為關節-頜骨-咬合的聯合治療。他認為,通過關節鏡、開放手術將關節盤復位至正確位置,能夠促進髁突再生,從根本上消除病因,再配合正畸治療,療效就非常穩定了。

九院口腔外科作為全國最大的顳下頜關節治療中心,每年都要接診超萬名小莉這樣的患者。以前,患者輾轉關節專科、正頜外科、口腔正畸科等多個科室,分而治之,效果不佳。楊馳和正畸正頜專家合作,後因病人量巨大,他又組建起專門團隊,為患者制定聯合治療方案。理念與技術的雙重創新,使楊馳在國際上頻頻受邀作專題匯報。很多外國醫生難以置信,紛紛前來上海九院參觀學習。更讓外國醫生驚訝的是,這種「世界難題」,中國醫生竟然只花15-30分鐘就搞定了。

楊馳獨創的關節鏡盤復位縫合術,被外國專家譽為口腔外科的「里程碑式技術」,在關節鏡下對關節盤進行松解、復位、縫合固定,縫合器械和特製的縫合線都是團隊自主研發的,目前已成功轉化。「對於關節吸收嚴重甚至壞死的,團隊還創建了顳下頜關節外科數位化診療平台,為病人精準定製人工關節,術前精準定位,模擬手術,確保一毫米都不偏差。」

戰馬奔馳,闖出一條創新之路

一年前做了手術的20歲女生小果(化名)最近要來醫院複查。小果4歲就出現臉腫、發熱症狀,後診斷為骨纖維異常增殖症,反覆繼發感染,15年來面部腫痛難耐,嘴巴張不開,連大笑都困難,容貌別提了,咬合功能也很差。這種重度關節病變,在國內實屬罕見,國際上還沒有類似的報導。楊馳決定挑戰高難度,他通過系統規劃手術和正畸計劃,將關節與正頜或頜骨重建手術同期完成,縮減了手術次數。術中,楊馳完整切下小果的下頜骨,並與前期3D列印的假體固定塑型,再植入患者面部。半年隨訪,恢復良好。最近,小果正考慮種植牙,這也將是她漫漫治療路的最後一步。

楊馳是邱蔚六院士的學生,老師一直鼓勵他大膽創新。他還透露了自己創新路的「起點」。那是上世紀90年代,他在老師支持下,到美國深造。有一次,得知紐約有位教授在關節鏡方面頗有研究,便不顧自己人生地不熟,從康州只身前往拜訪學習。寒夜大雪紛飛,路途泥濘難行,一路輾轉徒步,其間迷路多次,終於找到了這位專家。專家被他的精神所打動,卻告訴他實情:該技術難度高,在美國成功的案例也不多。

學習的希望破滅,卻在楊馳心裡燃起了奮鬥之火。「回國,自己做。」就這樣,立足國內外大量的醫學文獻和臨床案例,在備受質疑的環境中百折不撓,他終於自創「楊氏關節鏡技術」,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認可。

楊馳不滿足於現狀,近年來又開始研究與顱底相關的關節病變。涉及顱底,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是國際公認「手術禁區」,而由他帶領團隊創建的關節-顱底聯合重建體系,也已取得了關鍵技術突破。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