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痛風西醫分期,中醫可分期分型治!痛風急發作咋從濕熱論治?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1T03:39:02+00:00

為什麼結合西醫對痛風分期,中醫治痛風可從分期分型辯證論治?現代醫學對於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期、痛風急性發作期、痛風間歇期以及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為什麼結合西醫對痛風分期,中醫治痛風可從分期分型辯證論治?

現代醫學對於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期(如果沒有症狀也可以歸類於頭髮能的話)、痛風急性發作期、痛風間歇期以及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如果從中醫的整體辯證施治角度分析,並結合大量的臨床實踐,我們(也包括很多患者)會發現在西醫的每一期痛風患者都有共同的中醫症候特點。

這就給我們中醫治療痛風提供了一個思路——就是對應於現代醫學上的每一個痛風分期,都可以進行辨證分型而治的思路。

比如,痛風急性發作期,突出症狀主要以標證為主,以「關節紅、腫、熱、痛」為主要表現,中醫可以辯證為濕熱痹阻證

痛風間歇期,雖然大多沒有明顯臨床症狀,但患者通常表現為尿酸高這一病理基礎,可以從「脾腎」論治,以培補先後天方法,來增強機體利濕泄濁排泄尿酸能力,從而避免尿酸鹽在體內結晶沉澱,預防痛風發作。

慢性痛風石病變期,臨床症狀通常以「持續關節腫痛、痛風石形成、關節畸形、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中醫通常對此期辨證為「肝腎虧虛、痰瘀互結」證

那麼,在今天的科普里,先來介紹下當患者處於痛風急性發作期,具體是如何從濕熱論治?用什麼方劑治療呢?

痛風急性關節炎發作器,多濕熱痹阻證,四妙散加減為經典治療方劑

相信每一個痛風患者都對自己痛風發作的第一次記憶深刻——沒錯,發病前毫無徵兆,正如很多個夜晚的應酬一樣,但那個凌晨卻第一次半夜疼醒——一開始以為是昨晚喝多了回家路上腳碰到什麼硬物傷著了,豈不想到了第二天早上竟然痛的下不了床,走不了路。

等到了醫院,一番檢查,醫生在處方單上,寫上兩個字「痛風」,之後一部分人還與這兩個字結下終生之緣。

當然,痛風急性發作,除了飽餐飲酒,還可以因過度疲勞、緊張、病患關節局部受傷、手術和受冷受潮等誘發。

痛風急性發作,絕大多數常在夜間凌晨發作在單關節(個別會在多關節疼痛)疼痛為首發症狀。

病患關節在凌晨疼痛驚醒、疼痛還會急劇加重、劇痛像刀割一樣或者像虎噬咬一樣,而且疼痛會在一天或兩天之內達到峰值。

第一次痛風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會在第一跖趾關節發作,之後隨著病程延長,就成以上痛風者會反覆於同一關節發作,而且會依次在足弓、踝、膝、肘關節等發作。

那麼問題來了?

身體裡發生了什麼變化,導致了同分二個急性發作呢?

現代醫學的結石是尿酸升高後尿酸鹽沉澱於身體遠端溫度比較低部位的關節及周邊組織後誘發的炎性反應。

中醫認為,痛風急性發作,是因為關節感受潮濕,或患者在飽餐飲酒等濕熱之品,或在勞累、創傷或感染體虛情況下,外濕引動內濕,濕濁中阻,郁久化熱,濕熱搏結,流注於關節,從而發為痛風。

痛風急性發作期,中醫症候表現為:足趾、踝或膝、手指關節紅腫熱痛,局部灼熱,痛不可觸,晝輕夜重,或者伴有周身發熱,煩渴汗出,舌質紅,苔黃厚或膩,脈滑數。

對於痛風急性發作關節炎,治療適宜於利濕泄濁、清熱解毒,可佐以健脾通絡之法,方用四妙散加減,組方(詳細組方可關注@死磕代謝病的小姜醫生私信回復「四妙散加減」有驚喜)為倉白朮、炒黃柏、生炒薏苡米、川牛膝、山慈菇、土茯苓、青風藤、忍冬藤、金銀花、玄參、當歸、澤瀉組成。熱毒壅盛的方中加蒲公英、地丁;年老體虛者,方中加川斷、桑寄生;腫盛的,方中加萆薢;伴全身發熱的,方中加青蒿。

其實,對於痛風急性發作期,因為痛風炎症具有自限性的特點,就是如果你能忍受其紅腫熱痛,不治療也會在短則幾天長則半月不治自愈。

問題的關鍵是,怎麼能做到痛風再也不復發?

這就需要重點討論痛風間歇期的治療——西醫以降尿酸為治療根本大法,中醫以健脾滋腎強化對濕熱濁毒的升降運化分清泌濁的能力去著手治療,這就是明天的科普需要解讀的內容。


總之,我們的目標是:尿酸不再高,痛風不會犯,遠離腎和尿結石。


本文參考文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2012年焦樹德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暨焦樹德學術經驗研討會王建明等文章《結合西醫分期,分型辨治痛風初探》。


為高高在上的「五高之人」:

高尿酸/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體重

送上覺得有點用方法想用用的溫暖資訊的

關注@死磕代謝病的小姜醫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