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物|蔣志 虛以待萬象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7T05:33:57+00:00

雖然藝術家蔣志一直以來並不拘泥於某一種媒介的創作,從90年代至今都在使用文字、多媒體、影像、繪畫等等多元的方式創作,但此次展出的作品是2021年完成的12件繪畫作品,希望以純粹的繪畫方式呈現近期的工作。

他以獨特的創作方法,儘量避免因人的慣性思維而主觀形成某種模式。這些綜合材料的作品,因材料本身自然生發而顯現「妙手偶得」的效果。

他的繪畫緣起電腦系統偶發出現的「故障」圖像,進而產生了一系列無從界定「抽象」或「具象」的繪畫語言。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1 2021 油畫 200X150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1(局部)

2021年11月27日,「蔣志:萬景入」在紅樹林畫廊啟幕,策展人賀瀟。雖然藝術家蔣志一直以來並不拘泥於某一種媒介的創作,從90年代至今都在使用文字、多媒體、影像、繪畫等等多元的方式創作,但此次展出的作品是2021年完成的12件繪畫作品,希望以純粹的繪畫方式呈現近期的工作。而這些繪畫作品,也並非通常意義的架上油畫,而是以絲網版畫的材料、工作方式結合油畫材料而形成的獨特繪畫作品。展出的「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系列作品名稱始於2014年。

展覽現場

展覽主題引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並引》中「能離欲則方寸地虛,虛而萬景入。」又有宋代蘇軾留下「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其中充滿禪意的「萬景入」,因自性虛空而「萬景入」。如果滿滿的物慾與貪心,便不會有「萬景入」的內在條件。正如禪宗開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也是藝術家蔣志對「越自我,越藝術」提出質疑的出發點,去除「小我」的過程,也是見證自性虛空的路徑。

展覽現場

「感覺」的解碼器

蔣志的朋友中,有一位在法國留學的年輕人維羅妮卡是德勒茲迷,他關注的是「生成」這個哲學觀念。德勒茲的「生成」概念,認為宇宙萬物都在多元、動態的生成之流中,此外並無他物。而萬物的「存在」皆是「生成」之流中一個相對的瞬間。不太嚴謹地說,與「無常」觀類似;

另一位朋友是1995年就相識的老朋友大拙,他是皈依佛法的在家居士。因此有機緣常常談起關於「空性」「本心」這些佛學的術語和觀念認識。「空性」觀中因心念並不實有,每個生起的念頭都是虛幻,而萬物的本體「性空」,因緣和合不斷生成色界萬物的幻像,因此「無常」既是萬物存在的一種常態。

展覽現場

「我們是被不斷生成的幻覺所裝備起來,就像我們在網絡世界中玩電子遊戲。」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深受啟發,如果以數位化的計算機語言與人的觀念相對照,蔣志看來,現實世界的我們,只是比電玩遊戲的體驗更深而矣。

「無論人類或者其他生物,都是各自不同的『解碼器』,因此才有各種相互不兼容的矛盾和極端的事件。人類如何去超越它,如何不受制於它?」在蔣志看來,人類相互之間所存在的文化、政治等等的差異,就像安裝了有差異的「解碼器」。而藝術就像一個可以能夠交流的基礎平台,藝術家可以通過音樂、繪畫來彼此交流。

在蔣志看來,廣義的「大腦」是人類與世界交流的古老媒介,是可以升級更新的。一切媒介和工具都如此,都可以更新升級。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07 2021 油畫 50X90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07(局部)

緣起偶發「故障」的工作方法

用油畫顏料在布上塑造這些幻覺,是我需要更為「物質化」的媒介,通過物化,來質疑物化的源頭。

我的繪畫工作,對顏色的依賴很強,每當開始一張畫時,我往往是從上一張留下的一些顏料開始,或者我的眼前任何的色彩關係,這個色彩關係是在一個杯子上、牆面的斑點上、一塊茶跡上……任何對象,並不重要,任何色彩關係都可以發生在任何東西上面,就是說,任何東西都可以有任何的色彩關係。

——蔣志

「當我用滑鼠拖動對話框時留在屏幕上的圖像,它經過的軌跡不會消除,除非再次經過而覆蓋它。這些軌跡形成了圖像,進而形成了一個『世界的景觀』。」蔣志對偶然出現的圖片顯示延時狀態的「故障」發生興趣。雖然這個由電腦顯示的圖像,並非電腦主觀創造、生產,也不是藝術家的主觀創作。但在蔣志看來,「它像是來自一個內在的、有抽象意味的世界。這是一個被瞬間激發而顯現的世界,也是一個隨時都可被更改和另建的世界。」 但計算機沒有要生成抽象或具象的主觀意識。因此圖像也沒有抽象、具象一說。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08 2021 油畫 120X148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08(局部)

蔣志把這些「故障」圖像截屏或者拍下來,對照的畫出既非「具象」,也不是「抽象」的繪畫。或者不是具象的抽象,也不是抽象的具象,使兩者之間並沒有根系從屬關係的定義。

2007年,蔣志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後,有了足夠的空間進行大量的大尺幅的繪畫創作。2012年底開始,本就是版畫專業的蔣志,使用了絲網版畫的媒介和技術方法,使圖形通過感光的方式轉印在絲網上,並且油畫顏料從平面材質的後面向外擠出,如同計算機顯示屏上以像素點形成的圖像,如同數子轉換為圖像顯示到屏幕上。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0 2021 油畫 200X150cm

由於種種因緣際會,2007至2008年間蔣志的創作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期。從「世界」與「我」關係中開始思考,思路逐漸清晰。

「我在一次用手機拍攝全景風景的時候,發現了因為抖動所產生的圖像錯位。」蔣志用這次「額外」獲得的圖像,一這些錯位的風景圖像形成了之後的「風景」繪畫。

「它如虛空之中的一張虛設的網,你的意念可以暫停在那。一剎那的相。」從2012年開始,蔣志在絲網平面媒介的正反兩面,來回自由的使用顏料來創作繪畫作品。這樣的沒有隔閡使他獲得無拘無束的感覺,「也使我獲得安慰,更少的障礙。」

「不能說我畫的畫是抽象畫,它不抽象。也不能說它是具象繪畫,因為它也不具象。」我們難以區分蔣志的「風景」的媒介到底是油畫、水墨畫、攝影還是版畫。也並非是攝影的繪畫,也不是繪畫的攝影……沒有從屬關係的定義。

他說:「現代以來藝術的歷史不都是衝破定義的歷史嗎?我看到在繪畫歷史上的成果,是藝術家們對不同媒介融合的創新使用,不同風格的糅雜,甚至是不同領域,比如化學的、生物的、機械科技等等的結合,對區隔的世界做出的一次次突破。」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2 2021 油畫 145X102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2(局部)

每個人的世界,是同一個世界嗎?

2014年,蔣志第一次決定把一系列的繪畫作品命名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一直沿用到現在,並且還在發展中。

1957年11月17日,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對中國留蘇學生的演講中說了「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蔣志把這句話借用了一半,他的重點不是「我們」「你們」,而是「世界」是什麼?每個人的世界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嗎?就算是在坐在同一個咖啡屋,每個人感覺里都有著不同的咖啡屋,這個不同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是指有心裡認同一樣的世界的人,還是有著不同世界的人?如果在「我們」中還分出「你們」,那還是「我們」嗎?

對於蔣志而言,這些「風景」畫的就是「世界」,而且所有的「風景」繪畫都用這個作品名,就像沒有作品名一樣。他覺得「這樣挺好」。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4 2021 油畫 69X98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4(局部)

對「越自我,越藝術」的質疑

在蔣志的工作室內,可以看多攝影、影像、水墨、書法、傳統中國畫......甚至是為現代舞者準備的空間。

「我隨時把閃現的想法畫出來。」他的工作室內有很多小片的紙板上,都畫著他隨時湧現的想法。有的是依照木板上產生的木紋,延展形成的;有的是一些亂筆在看似無序的狀態下形成的......

"把動物變形到樹木,把樹木變形到水或者雲氣。"蔣志隨時可以根據某一痕跡,來變化出任何可能性。無論怎樣的參照,生成怎樣的形狀,都並不是完全可以被確認定義的形。而是仍然可以看到或者是山,或者是樹,或者是人,或者是雲氣等等。這在他的攝影作品中也有很多實踐。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5 2021 油畫 70X89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5(局部)

在他看來,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觀點都只是自己的主觀意見而已,可以說那只是偏見,並非洞見。雖然「越是新穎超出常見的偏見,在破除原有成見上的力量越大。」他覺得在這個層面上,「越自我,越藝術」有其道理。一個奇特的偏見,能打開一個新的感受空間。但是,蔣志更認同"自我越小,作品越大"。

約翰-凱奇曾經描述自己的創作經歷,他說自己每天早晨到工作室去工作的時候,我都要帶著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所認識的所有人,我讀過的所有的書,帶著這些步入我的工作室,當我開始工作的時候,這些人便悄悄的一個一個都離去了,等到我狀態特別好的時候我自己也離去了,也就是進入「忘我」狀態。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6 2021 油畫 170X125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6(局部)

吉爾-德勒茲所強調的純粹相遇性(In encounter Pure),或者純粹的自我,都是要把藝術家包括觀眾帶進「忘我」的瞬間。在這個瞬間把所有的知識、觀點、後現代的文化、社會學研究等等,所有的觀點全忘掉了。只有藝術和藝術家、觀眾,或者藝術家和生活純粹的相遇性,而沒有任何其他的價值觀判斷,回到你自己的內心,和真正的「自我」瞬間的碰撞。這種碰撞產生了純粹的體驗。

吉爾-德勒茲在討論培根時,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在培根的藝術中,感覺是如何呈現為形式語言的?吉爾-德勒茲認為,培根的藝術探索了現代主義繪畫的第三條道路,既不同於抽象的道路,也不同於具象化的道路,而是一條「形象化」的道路,這條道路拯救了形象在20世紀的命運。

同樣,蔣志認為不斷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是為了讓自我更強大。而是——去我化的過程。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7 2021 油畫 100X70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8 2021 油畫 100X70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19 2021 油畫 158X106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21 2021 油畫 118X88cm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之B-2021-21(局部)

|關於藝術家|

蔣志,1971年生於湖南沅江,1995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蔣志的創作包括攝影、繪畫、錄像及裝置;小說和詩作亦是他開始藝術創作以來的重要媒介。他長期深入地關注各類當代社會與文化的議題,自覺地處在詩學與社會學這兩個維度的交匯處上,並著力於如何使那些我們熟悉的日常社會和個人經驗轉換進作品文本中。

蔣志為中國當今最多樣性的藝術家之一,曾於深圳OCAT美術館(2016)和廣東時代美術館(2012)舉辦個人回顧展。他曾參與多個國際機構展覽和年展,包括美國古根漢美術館的「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2017)、第九屆上海雙年展(2012)、第四屆廣州三年展(2012)、美國國際攝影中心,和亞洲協會的「在過去與未來之間」(2004)、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的「緊急地帶」(2003)和第四屆光州雙年展的「暫停」(2002)。蔣志曾獲頒的獎項包括2000年的中國當代藝術提名獎(CCAA),2010年的改造歷史(2000-2009年中國新藝術)學術大獎,以及2012年的瑞信‧今日藝術獎。

蔣志現於北京居住和工作。

蔣志:萬景入

策展人:賀瀟

展期:2021.11.27 - 2022.1.8

地點:深圳市深圳灣1號廣場南二期110號,紅樹林畫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