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三拍木蘭山,頂風冒雨為了看到日出,蒼天不負有心人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7T05:35:47+00:00

千里迢迢來武漢探秋色,當我遇見黃陂,立即被這裡優美的自然風光深深地吸引了。黃陂位於武漢的最北部,大別山南麓,以山嶽、丘陵和湖泊為主要地貌,植被豐富,自然環境優美。

千里迢迢來武漢探秋色,當我遇見黃陂,立即被這裡優美的自然風光深深地吸引了。

黃陂位於武漢的最北部,大別山南麓,以山嶽、丘陵和湖泊為主要地貌,植被豐富,自然環境優美。這裡的秋色是純自然的,用色彩斑斕來形容一點不為過。因此,深得武漢市民的喜愛和推崇,尤其以木蘭山為C位。

木蘭山風景區距黃陂城區、武漢城區分別為35公里和60公里,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省級風景名勝區、湖北省自然保護區。林地面積373公頃,林區面積達2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5%。整個風景區分為古寨區、石景區、花苑區、山莊區四大部分。

從山底到山頂景區為盤山公路,路窄彎急,對於我這樣的老司機開著自動擋車上山也是一次考驗。

木蘭山主峰祈嗣頂雖然高度只有海拔582.1米,但卻是大別山南麓高峰之一。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個「仙」就是花木蘭將軍。

黃陂是花木蘭的故里,也是木蘭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有許多有關木蘭文化的傳播傳承地。其中,以木蘭山歷史最為悠久,已有逾千年。其宗教活動始於隋唐、盛於明清,佛道兩教共處一山,每年海內外香客遊人絡繹不絕。

我對宗教內容不甚了解,但是對於木蘭將軍的英雄故事和傳奇典故從年少時就已深深埋在心裡。又因為喜歡旅遊攝影,所以登臨木蘭山,看一場壯觀的日出,接受天地之間噴薄的氣場,那是對英雄的一種敬仰。於是,當我與小夥伴們開著車,從山底下一路疾馳來到山頂,立即被眼前的天氣給泄氣了。

只見天地混沌一片,雲層厚重,這種氣候想看到太陽的概率已經沒有,但是大家依然在堅守,等候靈光再現那一刻能出現奇蹟,那絕對會是絕美風景。

木蘭山為荊楚名岳,因木蘭將軍而得名,方圓78平方公里,遠遠望去,就象一頭雄獅伏臥在美麗的灄水河畔。古樸雄奇的梵宮殿宇,嶙峋異狀的地質奇觀,奼紫嫣紅的奇花異草,縈繞如帶的清溪碧流,蒼茫浩渺的雲濤霧海,翠染千峰的造化之工,構成了「黃陂八景」中最負盛名的獨特景觀——「木蘭聳翠」,被明代詩人屠達譽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奇觀」。

第一次來拍木蘭山日出,太陽始終是羞答答的不肯露面,大家只能帶著遺憾而去。

四天後,我再一次來到木蘭山,之前查看了天氣預報有雨,聽說木蘭山是小氣候,萬一要是雨停了會出現雲海奇觀。於是帶著僥倖的心裡守候在山上,沒想到這雨會持續一白天,並且伴著橙色大風警報。

不知是哪位攝影大師說的,拍風光片需要等奇蹟,我從東北一路自駕二千多公里來這裡,那裡會被下雨、颳風給嚇退了,這不是在木蘭山給英雄丟臉嗎?查天氣預報,第二天是晴天,那一定會看到日出了,說不定還會有雲海吶!

這天氣怎麼這麼冷啊?仔細一看農曆,原來這天是立冬。水始冰,地始凍。此時,東北大地已經開始結冰。而黃陂區的最低溫度也只有2℃,據說木蘭山的氣溫肯定要比市區低,這對於住在車裡的確是一個考驗。

沒有苦哪有甜,考慮到雨後上木蘭山的路可能出現濕滑或結冰的可能,為了拍到木蘭山日出,最終決定住在車裡,守候日出。

半夜10點多還是漫山大霧,等到後半夜1點多我再次探望天象,果然看到了天空中出現了星星,但是風依然特別大,我心裡咯噔一下,看來出雲海的景象要泡湯了。

這一夜我夢到了木蘭山的雲海和噴薄的日出,雲浪翻滾,太陽跳入雲端,那是一片紅彤彤的世界,帶著美夢醒來。穿衣戴帽,背上無人機和相機,來到最佳拍攝點。透過鏡頭發現,雲海並沒有出現在木蘭山,而是在山腳下的湖泊上空。如果沒有橙色大風,我相信一定會是茫茫雲海的盛景。

此時此刻,我不禁吟誦起毛主席的那首詩句:「東方欲曉,莫道君來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大地復甦,心潮澎湃。

太陽出來了!太陽出來了!今天木蘭山的日出唯我獨享,而我用鏡頭把她的美麗定格,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們。

我用一種近乎於朝拜的心情完成了與這座英雄之山的約會,看到了木蘭山最美麗的時刻,感受到了英雄之山賦予的能量,為我在接下來的漫長旅途中增加了巨大力量。再大的困難,都能戰勝它。

我曾經非常喜歡登山,自從得了滑膜炎以後就很少再登山。或許是得到了英雄力量,或許是這兩位挑夫觸動了我。於是,我再次懷著虔誠之心一步步向金頂進發。

太陽升起,光芒四射。除了勤奮的挑夫們和早起的道士,整個木蘭山成了我一個人的專場,我也非常享受這個萬籟寂靜的時刻。

木蘭山不僅有著旖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風景名勝與歷史文化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古代即有詩云:「南瞻鄂渚通王氣,北顧中原鎖帝鄉」。

木蘭山上,佛道兩教同處一山,建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是一座有著1500年歷史的宗教名山。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蘊藏著木蘭將軍的動人傳說,傳承著「忠、孝、勇、節」的木蘭精神。山上至今還保存著木蘭花樹、試箭石、龍尾石、穿箭崖、棋盤石、下馬石、木蘭殿、玉皇閣、祈嗣頂等一大批與木蘭傳說相關的遺址和遺蹟,仿佛向人們講述著木蘭將軍代父從軍、殺敵報國的傳奇人生。

木蘭殿為紀念木蘭將軍而建,初建於唐,名木蘭廟,重建於明萬曆37年(公元1609年),改名將軍祠,文革時,廟被毀。1983年復修,更名為木蘭殿,。殿內供奉有三尊栩栩如生的聖像,既手牽義孝明駝的站像、身披金甲凱旋歸鄉的座像和手拿織梭的閨中像。為山上重點廟宇,許多崇敬木蘭將軍的遊客都會到木蘭殿朝拜。

木蘭將軍坊位於木蘭殿前,立於唐朝,上面刻有「忠、孝、勇、節」四個大字,形象概括了木蘭將軍的一生。牌坊上面還雕刻有「雙鳳朝陽」,下有「二龍戲珠」,這種「鳳上龍下」的建築風格與中國傳統建築習慣相反,充分體現了人們對木蘭將軍的敬仰之情。

木蘭山這座富有風水靈性的地方除了擁有雄健秀麗的山峰外,還有無處不見的江河和湖泊。她東擁木蘭湖、西挽灄水河。

木蘭山在文人墨客筆下如此美麗:「四周山脈綿延,喜接紅光之地。一帶河流環抱,遙連綠野之村。山靈毓秀,有仙則靈。風景清幽,無奇不勝。由南天門而登金頂:縱目遠眺,可謂:「一覽眾山小」,「回首白雲低」;但見群峰競秀,萬壑爭流,氣象萬千,美不勝收......

金頂,是位於木蘭山最高處的建築物。據傳始建於隋代,原屋頂復有三塊金瓦,故稱金頂。到了明代改為銅瓦,清代時改為鐵瓦,主要起到避雷的作用。現在為琉璃瓦覆頂,從空中鳥瞰,金黃耀眼。

木蘭山雖沒有「五嶽」的盛名,但她是我敬仰的英雄之山。作為一名外地遊客,一周內三拍木蘭山,只為拍到日出,連武漢的朋友們都為我豎起大拇指,這才算是真愛了。游罷金頂,我此行終於圓滿了。

遇見亦是美好,塵封便已傾城。

本圖文由作者@官姥爺愛旅行原創,拍片碼字不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商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