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至,草金黃,伊河、洛河、黃河畔都有蘆葦可賞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1T15:33:42+00:00

蘆葦人像照,怎麼拍都好看 時光匆匆,又至初冬。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是賞蘆葦的最佳時間。說起蘆葦盪,北有白洋淀,南有沙家浜,而咱洛陽依水而生,依水而盛,蘆葦盪也美不勝收,成為初冬一道清雅脫俗的風景。如果你錯過了銀杏黃、楓葉紅,可不要再錯過這詩情畫意的蘆葦盪了!

蘆葦人像照,怎麼拍都好看

時光匆匆,又至初冬。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是賞蘆葦的最佳時間。

說起蘆葦盪,北有白洋淀,南有沙家浜,而咱洛陽依水而生,依水而盛,蘆葦盪也美不勝收,成為初冬一道清雅脫俗的風景。如果你錯過了銀杏黃、楓葉紅,可不要再錯過這詩情畫意的蘆葦盪了!

洛河兩岸蘆花飛

●地點:瀛洲橋、凌波橋附近的洛河兩岸

●特點:距離近,在市區中感受野趣

●簡介:

古人云,「三分秋色一分蘆」。《詩經》開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其中,蒹葭就指蘆葦。唐朝詩人劉禹錫筆下的「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更是用飄蕩的蘆葦花,將秋色描寫得格外動人。

實際上,在初冬的洛河兩岸,蘆花之美更勝於秋季。此時,蘆葦像一簇簇輕盈的羽毛在風中飄呀飄,如夢似幻。在這裡靜立觀賞,遠處高樓林立,瀛洲橋、凌波橋橫貫南北;近處蘆花飛舞,遊人的一兩聲笑打破靜謐。

●附近景點:

在凌波橋以西的洛河北岸,一個巨大的摩天輪下面,有一處雕塑群。這是一座長數百米的人造小山,上面有盤古開天、大禹治水、人傑地靈、西遊記、鐘乳石等十幾個主題的雕塑。有兩條路可供觀賞,一條是上山的小路,內設涵洞、觀景台,高低錯落,曲徑通幽,可以讓你近距離觀賞雕像;另一條路在山下,可以觀賞雕塑群的全貌。

有一種美,叫夕陽下的蘆葦

伊水遊園蘆飛雪

●地點:伊水遊園開拓橋附近

●特點:蘆花浪漫似飛雪

●簡介:

穿梭在蘆葦盪深處,可以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饋贈,伊水秀麗,風光旖旎,美得讓人沉醉。

這裡,伊水碧波蕩漾,兩岸蘆葦叢生,還有繁多的鳥兒來此棲息。岸邊的蘆葦在風中搖曳,蘆葦叢中鳥聲啾鳴,鳥兒不時地在天空盤旋,上演著一場場視覺盛宴。

潔白的蘆花傲立於天宇之間,與藍天互相映襯,遠遠近近,層層疊疊,蘆浪翻滾,蘆花飛雪。在夕陽的映照下,蘆葦更顯出了堅韌不拔的性格,她沒有梧桐樹的高大挺拔,卻有面對酷寒不屈的倔強,在寒風中不忘舞動身姿。

●附近景點:伊河濕地候鳥樂園,位於伊河濕地遊園李樓段。

蘆花輕如夢

蘆花鳥影相映襯

●地點:孟津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台蔭段

●特點:水光、鳥影、蘆花,相得益彰

●簡介:

初冬的黃河濕地,最吸引遊人的就是那一片片蘆葦盪。一叢叢蘆葦隨風搖曳,潔白的蘆花輕歌曼舞,倒映交融在這碧水藍天之間,好一幅「蒹葭秋雪」之美景。

佇立其間,一面是蘆花輕撫的溫柔,一面是「萬里黃河孟津藍」的壯闊,整片濕地滿載詩情畫意。

值得一提的是,黃河濕地水域廣闊,灘涂繁多,水生動植物豐富,為水禽創造了活動、覓食及隱蔽的棲息地。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成群的水鳥如約而至,齊聚濕地,為初冬的黃河灘抹上了一筆靈動的色彩。藍天碧波下,蘆花飛雪,萬羽競翔,鳥唱水吟,儼然一幅絕美的水墨畫卷。

●附近景點:

龍馬負圖寺,始建於晉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在圖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禮場所。該寺傳說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出現地,也是中華易學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600餘年。龍馬負圖寺共有三進院落,一進為山門、鐘鼓樓,二進為伏羲、文王、孔聖三殿,三進為三皇殿。

王鐸故居,坐北朝南,由故居和後花園兩部分組成。故居為五進大院,整體為明清建築,每進庭院分別以青磚青瓦構建,青石柱礎、台明、挑檐石、懸山、斗拱、五脊六獸、磚雕圖案都古色古香、十分精美。

高山蘆葦別樣美

●地點:新安縣石井鎮黛眉山

●特點:峰巒起伏,蘆花搖曳

●簡介:

黛眉山草甸的蘆葦盪有別樣的美,因為這處蘆葦盪,黛眉山的初冬,格外吸引遊人。

你可以和朋友三五結伴,沿著蜿蜒的木棧道悠閒漫步,穿過浩蕩的蘆葦叢,潔白的蘆花隨風輕拂,似鳥兒的羽毛飄灑半空,輕柔、恬靜、淡雅,有不可言狀的神韻。站在山間,抬頭是天高雲闊,低頭是蘆葦連綿,耳邊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腳下冬日暖陽傾灑一地,深深吸一口氣,連空氣里都充滿了陽光的味道,沁人心脾。

●附近景點:

東山底村,在黛眉山東、西兩側,各有一個村莊,分別名為東山底村和西山底村。東山底村,即黛眉山東邊山腳下的村,這裡不僅是國家級傳統村落,還是國家級森林鄉村,村中古院落有200多年歷史。(記者 張寶峰 文/圖)

【來源:洛陽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