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人在「死亡」後仍能聽到聲音,臨終告別需謹言慎行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6T18:13:57+00:00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繞不開的問題就是人的生老病死,其實不只是我們人類,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在衰亡卻又不斷更替、生生不息,瑰麗又殘酷的大自然帶給生命的生存法則便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繞不開的問題就是人的生老病死,其實不只是我們人類,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在衰亡卻又不斷更替、生生不息,瑰麗又殘酷的大自然帶給生命的生存法則便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但是也正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斷地競爭並且不斷淘汰著,才使得生物得以更好地適應環境從而生生不息地生存下去。每一個生物的一整個軀體都像是一個巨大且精密的鐘表。

身體內的器官就好比是鐘錶當中的零件,鐘錶當中的每一枚零件都無比的精妙。人之所以會生老病死也是由於人體內的器官變化產生了影響。


從基因的角度來說,人之所以會衰老並且死亡完全是因為身體內的細胞的控制,生物體是由成千上萬個細胞組成的。

並且生物可以生長也是由於細胞體積的增大和細胞分裂之後數量的增多,人體的衰老和死亡和細胞分裂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為什麼人體的衰老受細胞分裂控制呢?只是由於科學家發現細胞的內部染色體的頂端有著一個小小的「計時器」——端粒。

端粒普遍存在於真核細胞當中,是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端粒和蛋白結合在一起,像一頂帽子一樣保持著染色體的穩定性和控制細胞的分裂周期。


細胞的有絲分裂以及染色體的正常複製都離不開端粒的工作。所以說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可能會認為人去世之後是有靈魂存在的。實際上這都是不切實際的說法。

人的生長受基因的控制,機體可以正常生存有賴於各個器官的相互調節,而機體的衰老也是自然的趨勢。

相信經歷過親人離世的人都知道,在面對親人的離去時,我們往往會十分的悲痛,並且傷心痛哭,也會通過哭喊來表達自己對親人的不舍之情。

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他們驚奇地發現,在人體機能消退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死亡」的人依然可以聽到周圍人的聲音。


死亡意味著什麼?

從哲學意義上來講,死亡指的不僅是生命的結束,還有關於機體所有的社會屬性一併消失。有人說人的死亡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身體機能的消失,器官停止運作,這個時候從醫學角度來判定這個人是否處於死亡狀態。而第二個階段指的則是這個人的全部社會地位消失。

人們來到葬禮之上開始哀悼這個人,這時候他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宣告死亡,第三個階段則是當世界上和他有關係的人和事完全消失。

這個時候這個人的存在將被徹底抹去,沒有人再會記得這個人。所以說死亡的盡頭其實是遺忘。所以在面臨親人離世的時候人們時常會痛哭。

但是其實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人去世之後,雖然心臟停止運作了,但是大腦卻還在繼續工作著,也就是說人類的心臟停止跳動之後,大腦是可以意識得到機體已經「死亡」這件事情,並且甚至可以聽得到周圍人的聲音。

我們知道如果說人的大腦是控制中心的話,那麼心臟就是動力系統,因為心臟源源不斷的用強大的動力將人體內的血液運輸到各個器官當中。


血液可以運輸細胞新陳代謝所必須的氧氣,所以說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就認為,心臟停止工作也就代表著人體的基礎機能喪失,但是根據

科學家對於上百個瀕死的患者的研究當中發現,即使人的心臟停止跳動,也並不意味著這個人可以被宣布死亡了。

因為有很多心臟停止跳動但還是被搶救回來了的例子。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在心臟停止之後,很有可能人類進入的狀態是「瀕臨死亡」的狀態。


心臟死亡和腦死亡

那麼這裡也涉及到了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死亡的定義到底是什麼,醫學界常常把心臟死亡作為機體死亡的判斷標準,但是集體的死亡正常來說分為兩種。

一種是心臟死亡而另外一種是腦死亡,心臟死亡指的是心臟停止跳動,而腦死亡指的是大腦開始停止運作人的意識徹底消失。

但是在上述的例子當中我們可以得知有些心臟停止跳動的人也是可以繼續搶救回來的,但是腦死亡之後也並不意味著這個人死亡了


死亡的定義一直都是一個極具爭論的問題。醫學界一直把心肺的死亡作為死亡的判斷標準,這是因為死亡是心臟停止跳動的結果。

從上述關於腦死亡的判別中可以看出,腦死亡並不意味著心臟停止工作,這是因為在某些車禍的案例當中我們也可以得知,腦死亡之後機體還能繼續運轉的例子也是有的。

但是根據不斷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腦死亡的特點在於其不可逆性,心臟停止跳動並不能判斷其機體是否已經死亡了,因為心臟驟停卻被救活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但是腦死亡是不可逆的,在美國科學家調查了一千多例腦電圖持續平坦24小時的患者當中,沒有一例患者恢復正常的生理活動。

並且已經腦死亡的患者只能稱為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不管是道德主體還是社會學上的人的主體都將不復存在,他們不再擁有自我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調配的能力了。

根據採訪一些瀕臨死亡卻又被救活的患者,我們發現很多人都可以聽到醫生宣布自己死亡,並且自己還可以很清楚的聽到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的哭喊。

這是因為醫生認定患者死亡的條件是心臟停止工作,但是在心臟驟停之後的瀕死期,患者的大腦是很清楚地具有著意識,所以可以聽到周圍人的講話聲音。


此後因為某種方式醫生使病人的心臟恢復了跳動,於是才給患者帶來了如同「靈魂出竅」的感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研究表明人體在心臟驟停的時候,雖然患者已經進入了無反應的死亡狀態,但是對於一些較為簡單的聽覺的刺激之下,大部分的臨終患者都可以對這些神經刺激做出反應。

只有小部分臨終的患者無法對刺激做出反應了。所以國外的一些臨終關懷機構認為即使臨終患者已經全無反應、處於「心死亡」狀態了,但是這個時候他們並不是沒有意識的。

所以在臨終告別的時候,依然需要謹言慎行,因為這個時候病人還是可以聽到別人的交談。所以關懷人員需要更加溫柔地陪他們走過最後一段人生旅程。


死亡學的研究

關於人體死亡的研究,不只是生物學的專家在不斷地研究著,一些哲學家也在長久地探索當中,這是因為出於對死亡的思索可以更好地讓人們思考關於人生意義以及關於人的價值觀的實現等等問題。

可以說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對死亡的看法也在變化著。從最開始,人類不理解死亡,到最後畏懼死亡,再到文藝復興階段人們批判死亡。

這些其實都透露著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死亡其實是敬畏並且重視的。不管是古代的王宮貴胄還是九五之尊,都不能免俗地尋找可以長生不老的秘法。


但是以我們現在的科技要想要長生不老實際上也不過是天方夜譚,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興許以後會有一天我們可以做到破解基因的密碼從而達到延長壽命的願望。

也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逆轉人體的衰老,延長人們存活的時間。社會的快速進步雖然並沒有給我們帶來長生不老的「秘法」。

但是現代的一整個醫療體系無疑將封建時期對於死亡的畏懼給擊破,現代的人們面對死亡更加的從容。總而言之對於死亡持有深入研究而並不是決口不談的心態恰好也是我們社會正在進步和發展的體現。


隨著歷史的變化,對於死亡的研究無疑可以讓我們更加時刻警醒地告訴自己,必須要完成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

並且之所以很多人對於死亡都有著「避諱」甚至是「壓抑」等情緒,是由於很多人潛意識當中其實都具有著關於畏懼死亡的焦慮情緒。

「死亡教育」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個陌生的概念。所以從二十世紀開始就已經有人提出了臨終關懷以及舒緩醫療等概念,提出了臨終關懷這些服務也是旨在幫人們減輕在死亡即將到來時的恐懼情緒等等。


發起者認為臨終關懷的服務目的在於通過死亡教育幫助臨終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直面死亡帶來的恐懼,而舒緩醫療指的是為臨終患者提供提高生命質量的醫療方面救助措施,但是這些醫療措施的主旨並不是治癒疾病。

其實人們始終恐懼著存在於幻想當中死亡帶來的痛苦,所以死亡教育的意義在於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死亡的過程,引導人們度過面對死亡要經歷的情緒變化。


臨終關懷雖然沒辦法幫人們治癒疾病,因為生老病死是常態,但是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面對死亡帶給人們的痛苦。

所以說克服某件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對它,死亡其實並不可怕,這也是所有的生物都必須經歷的旅程,是大自然當中所有生物從生下來就註定會面臨的問題。

所以是否能夠以正確的心態看待死亡,這是我們要想減輕死亡帶來的痛苦要經歷的必修課。而是否讓自己的一生變得更加有意義,這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