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此舉,差點就成了千古罪人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1T12:02:31+00:00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歷史上發生了三次規模最大的火燒少林寺事件,第一次發生在隋朝末年;第二次,發生在清朝,是康熙下旨燒的;第三次,發生在1928年,軍閥混戰!

隋朝末年,王世充自稱「洛陽王」,野心勃勃的王世充為了擴張地盤,搶奪財物,衝進少林寺,將少林寺燒毀,後來在唐朝重建!

那麼,康熙為何火燒少林寺呢?

因為康熙時期一直還存在反清復明的勢力團伙,什麼紅花會之類的,將總舵設在南少林寺內。公元1674年,康熙令滿清軍隊兵分三路攻進南少林,將少林寺一把火夷為平地,僧人方丈全部燒死,所以說,康熙也是一位「千古罪人」!

很多朋友覺得,少林寺毀於清人之手是最嚴重的一次,其實,這是不準確的。

實際上,歷代的清朝皇帝都非常關注少林寺,在清帝統治期間總會隔三差五前往少林寺巡遊或題字。乾隆十五年,乾隆不遠千里抵達少林寺,晚上住在方丈的禪室中,為這座古剎親筆題字。從壁畫和文獻的記載中我們也能了解到,直到清末,少林功夫仍受到朝廷的重視。

真正讓這座古剎毀於一旦的,則是馮玉祥。

1928年群雄割據,馮玉祥手下的石友三在少林寺放起一把大火,將各殿各堂及鐘樓付之一炬,少林寺內珍藏的經書、志書、拳譜全部消失在這場大火中。

那麼,馮玉祥為什麼要毀掉這座文化底蘊極深的古剎呢?

原來,當時的少林方丈妙興為了保護少林寺,歸順了吳佩孚,被任命為團長。民國十五年,馮玉祥決定脫離北洋,響應國民革命,遭到了吳佩孚與張作霖的圍追堵截。第二年,馮玉祥駐軍西安,策應進攻河南的北伐軍。在此期間,少林方丈妙興及其手下的第一團抵達舞陽。同年三月六日,妙興戰死疆場,他的遺體被體信和尚帶回少林寺殮葬。民國十七年,樊鍾秀趁著馮玉祥後防空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鞏縣。

不過,樊鍾秀的兵力不足,在打下該地後,沒過多久便被馮玉祥的部將石友三擊敗,被迫南撤。在攻打登封縣城的過程中,樊鍾秀將指揮部設立在少林寺內。石友三緊咬住樊鍾秀的軍隊不放,打算消滅這支敵軍。由於樊鍾秀是妙興方丈的老上司,與少林寺的交情匪淺,所以當時少林寺內的二百名和尚自告奮勇,幫助樊鍾秀阻擊石友三。在十八盤,僧眾協助樊鍾秀的軍隊截擊了石友三的軍隊,結果因寡不敵眾,幾乎被石友三全滅。

為了追殺剩餘的和尚,石友三一路追到了少林寺。本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心態,石友三在法堂點起一把火,不過由於火勢並未蔓延開來,所以當天少林寺並未被全部焚毀。第二天,駐守在登封的旅長蘇明啟帶著大量煤油抵達少林寺,並吩咐士兵將煤油倒在少林寺的各個角落。在沖天的火光中,天王殿、大雄殿、緊那羅殿、六祖殿、閻王殿、龍王殿、鐘鼓樓、香積廚、庫房、東西禪堂、御座房,這些能叫得上名字的少林建築,全部毀於一旦。

至此,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剎,成為一片廢墟。

顯然,這場劫難因妙興而起。

史學界對妙興褒貶不一:

有人說他違背了僧人的清規戒律,擔任團長製造殺業,還給少林寺引來一場浩劫;

也有人說妙興不該背負少林寺被毀的罪責,畢竟他的初心是保護少林寺以及僧人們的安全,投靠吳佩孚純屬不得已而為之。

總而言之,劫難已經發生,少林寺千年底蘊化為灰燼。現在我們看到的少林寺,是開國以後重建的。

在後來,淳樸、貞緒等幾個和尚回到少林寺,保護著這片廢墟。此時的少林寺已名存實亡,僅剩一座山門。直到1982年,為了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我國復建了少林寺。時至今日,我們能從少林寺建築群中領略到這座千年古剎的風采,還要得益於這場重建。

不少喜歡民國故事的朋友都喜歡馮玉祥,但他不分青紅皂白毀滅少林寺的罪責是無法抹去的。為了私人仇怨,他竟將少林寺夷為平地,不但殺掉了大部分和尚,還讓大量珍貴文獻絕跡。追捧馮玉祥的歷史愛好者,通常會將其歸咎於馮玉祥的魯莽個性,然而這種罪過怎是一句魯莽能夠抵充的呢?

1927年,基督徒馮玉祥在河南地區展開了一場「滅佛運動」,將絕大多數河南佛寺廢止,驅逐了所有僧人,將大相國寺改建成市場。當時河南篤信佛教的僧人、尼姑全部失去了家園,各寺廟的財產全部被馮玉祥收歸己有。為了充分利用佛寺建築,馮玉祥將各寺廟改造成救濟院、圖書館、學校,甚至乾脆翻修成娛樂場所。此後河北、山東、陝西等地也相繼發生了規模不一的「滅佛運動」,一時間華北佛寺幾乎絕跡。

從這個角度來看,少林寺被毀的責任完全不在妙興。不論妙興是否投靠吳佩孚,少林寺都會像其他佛寺一樣,被馮玉祥及其部下破壞。至於馮玉祥為何如此牴觸佛教,想來是身為基督徒的他對佛教存有偏見。

參考資料:

【《北京歷史人物傳》、《中國通史·曹錕吳佩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