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2億像素,那爭什麼?今年手機CIS技術趨勢總結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4T03:38:03+00:00

手機攝像頭CIS(CMOS圖像傳感器)自從突破1億像素以後,再談像素數量增大,似乎已經很難讓市場產生激烈反應了。這兩年電子工程專輯對於手機攝像頭CIS,以及更多領域不同類型的圖像/視覺傳感器(如ToF、基於事件的視覺傳感器),都在做技術上的追蹤。

手機攝像頭CIS(CMOS圖像傳感器)自從突破1億像素以後,再談像素數量增大,似乎已經很難讓市場產生激烈反應了。這兩年電子工程專輯對於手機攝像頭CIS,以及更多領域不同類型的圖像/視覺傳感器(如ToF、基於事件的視覺傳感器),都在做技術上的追蹤。

單就手機攝像頭CIS而言,高像素追逐戰是已經告一段落的,尤其是現在某些高端Android拍照旗艦手機,已經傾向於採用大像素、大尺寸的CIS,而不再刻意追求高像素。

前年我們寫過一篇手機CIS技術的總結文章,後續也有更細緻的技術熱點追蹤。現在是時候再做一波總結了。恰好上個月,主要針對的是手機CIS、近紅外圖像傳感器和ToF傳感器。基於此,我們可以簡單梳理近2年來,移動成像CIS的技術發展現狀。似乎這些技術趨勢,仍然是不斷圍繞日益縮小的像素尺寸展開的。

幾個主要技術點

前年的文章大致已經搭建起了手機CIS技術發展熱點的框架,現在的發展方向是個延續。今年TechInsights的這份報告也更像是個現狀總結報告,大部分算是「舊聞」集合。不過其中集結了大量TechInsights逆向拆解報告的某些圖文資料,對於我們理解手機、移動成像CIS的技術也仍然很有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將手機攝像頭CIS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手機乃是CIS產品目前最大的應用市場。主要應用於手機的移動CIS,占到整個CIS市場的大約70%。有關移動成像CIS相關技術的基礎知識,建議閱讀此前的文章,本文不再對其中的大部分技術名詞、概念做解釋。

從眾所周知的大方向來說,移動成像CIS技術熱門仍在於背照式(BSI,Back-Illuminated)與堆棧式(Stacked)結構。TechInsights的數據顯示,背照式+堆棧式CIS占到手機CIS總量的將近90%。

從這張圖來看,近5年背照+堆棧CIS的產品占比一直都是比較高的。其中3層堆疊(3-die)的CIS其實也並沒有發生什麼崛起式的市場革新——前不久我們撰文總結過索尼對於堆棧式CIS未來技術的發展預期,3層堆疊大概會在技術愈發成熟後走向普及。不過前照式(FSI)CIS在手機市場上似乎已經不見蹤影。

背照式+堆棧式結構對於CIS而言,最直觀的一個收益,就是像素die上的感光區域利用率顯著提高。因為很多邏輯電路結構都移到像素後方或者下層去了,那麼可用於感光的像素區域自然就變大了。這對於手機CIS走向高像素、小像素的大趨勢,是必然選擇。

上面這張圖是自2013年以來堆棧式CIS產品中,活躍CIS區域(可理解為用於感光的像素區域)和總的CIS die面積之比。大趨勢自然是越來越高的,即用於感光的CIS面積占比越來越高,這兩年已經較大程度超過了80%。

除了堆棧+背照這種結構上已經被說爛的點,其餘技術發展的幾個方向包括了,(1)單像素尺寸變小;(2)向CIS與ISP之間的像素級互聯演進(圖像傳感器的像素die與邏輯die之間的互聯);(3)由於像素變小,PDAF(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的演進;(4)由於像素變小,CIS像素之上的色彩濾鏡陣列(CFA)的變化。

感覺這幾個技術方向其實也都老生常談了,或者說市場和分析機構的關注點,大致就在此了。

像素尺寸繼續變小

當年TechInsights最早做出手機CIS像素尺寸在變小的趨勢論斷,還是讓很多技術愛好者震驚的。因為CIS並不像數字電路的摩爾定律那樣,會受惠於更小的像素結構;小像素也的確不利於感光。

但事實就是,這麼多年來手機CIS(甚至包括微單/單反的全畫幅CIS)的像素就是在不斷變小,不管這是技術使然還是市場使然。畢竟此前這些年,從上至下都有著更高像素的市場需求,那麼像素當然要做小。

像素上表面變小了,像素阱容就會變小,那麼就要把縱向Active Si厚度做大(Active Si厚度可以理解為像素這口井的深度)。上面這張圖中,藍色點代表不同尺寸的像素(當前已經量產的CIS的最小像素是0.7μm),Active Si厚度的變化。橙色點則是厚度與像素尺寸之比(厚徑比)。

這張圖的橫軸主要代表像素尺寸變化。不過另一方面,基於這些年像素尺寸在逐漸縮小,橫軸實際上也可以一定程度代表時間的推移。

目前Active Si厚度與像素尺寸之比,最高的CIS是三星GW3,如上圖中的左圖所示。這是個6400萬像素、0.7μm單像素尺寸的圖像傳感器。其active Si厚度是4.1μm。上面這張圖右邊比較的是Omnivision的OV64B。這兩顆CIS在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上也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

有個題外話,前不久我們採訪Prophesee CEO Luca Verre的時候,特別問過他為什麼基於事件的視覺傳感器(event-based vision sensor)像素尺寸比一般CIS的像素尺寸大那麼多。他回答說基於事件的傳感器,像素複雜性在於level crossing sampling電路,每個電路需要一定數量的電晶體。

TechInsights這次的報告,有個統計維度是Teff(每個像素的有效電晶體),不僅統計了不同應用的普通CIS,包括手機、相機、汽車、安防等;也統計了基於事件的傳感器、ToF這些比較特殊的圖像/視覺傳感器。

不同應用的單像素電晶體數量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i-ToF和基於事件的傳感器通常有著更多的單像素有效電晶體數量。尤其是基於事件的傳感器,這一例中52 T的傳感器,就來自索尼和Prophesee合作的傳感器產品。這類傳感器有著更高的像素複雜度,比如說像素內的time stamp、信號強度的Log採集等。

但也正如此前我們談到的,基於事件的視覺傳感器也受惠於背照式和堆棧式技術,才使得其像素能夠進一步做小。Luca Verre也認為將來基於事件的視覺傳感器像素會變得更小。

多層堆疊與像素級互聯

CIS的多層堆疊是趨勢,這一點我們也提過很多次了。更具體的趨勢則是,互聯密度的提升——這和許多數字晶片的先進封裝路線似乎也比較一致。die或者chip垂直堆疊是需要做互聯的。

更小間距的TSV/DBI(矽通孔/直接鍵合互聯)互聯必然是個趨勢和常規。在互聯間距不斷縮小的過程中,縮減至像素級別的互聯,是個發展方向。此前的分析文章也詳細談過,像素級互聯對於全局快門、高速輸出等方面的價值。

這張圖是2014-2021年之間,Cu-Cu混合bonding的DBI互聯間距變化。TechInsights提到,目前已知用於行/列互聯的最小TSV/DBI間距是3.1μm。die之間堆疊,外圍的行/列互聯仍然是現在的主流方案。

像素級互聯仍然是相當少見的。TechInsights資料庫中,僅有3款已經商用的、採用了像素級互聯的圖像傳感器:分別是iPad Pro的ToF攝像頭之上、來自索尼的SPAD傳感器(150x200),以及索尼SensSWIR IMX990/991 VGA傳感器,和Omnivision OG01A1B(100萬像素)。

其中Omnivision OG01A1B的DBI互聯間距最小,達到了2.2μm(上圖左)。

PDAF對焦技術這些年在變

PDAF相位檢測對焦,好像也是圖像傳感器廠商宣傳的重點,大概是在上面花的時間也很多。畢竟DxO這種機構針對行動裝置的評測,也相當看重手機攝像頭的對焦性能。

隨像素尺寸本身在變小,PDAF像素結構也在發生變化。要維持對焦像素高輸出信號,這種變化是必然的。主流的PDAF方案包括masked PDAF、DP(Dual Photodiode)、OCL(On-Chip Lens)。前兩者面向的主要是更低解析度、更大像素尺寸的圖像傳感器。後者對小於1.0μm單像素尺寸的圖像傳感器很適用。(不過三星GM1、GD1,其實也在用masked PDAF方案,這倆都是0.8μm單像素的圖像傳感器)

上面這張圖的橫軸表示單像素尺寸,縱軸表示CIS的解析度(像素數量)。OCL是這兩年被提及比較多的一種方案,此前我們已經撰文探討過,尤其是索尼現在在宣傳的2x2 OCL。

OCL的特點就在於不需要犧牲CIS的感光性能,這對小至0.7μm像素尺寸的傳感器很有價值。TechInsights表示,預計未來0.6μm單像素尺寸的CIS仍然會有這種PDAF方案。

2x2 OCL結構是每個micro-len覆蓋4個像素,來達成兩個方向的PDAF對焦。上圖是來自TechInsights觀察到不同傳感器產品的OCL方案。其中圖(a)是Omniverse的OV64B;圖(b)是三星HM1、HM2、HM3的方案——把兩個臨近的2x1 OCL結合,來達成2x2效果。三星這幾例方案的PDAF單元密度為32:1或36:1。

索尼的方案比較激進(圖(c)),2x2 OCL是完全覆蓋了整個CIS的,包括IMX689、IMX766、IMX789皆如此。這種完整覆蓋傳感器的相位對焦方案,理論上也能夠達成在拍照時最高的對焦效率。

除此之外的DP PDAF方案,針對的主要還是更大的像素,畢竟DP需要把每個像素一分為二,做像素內的深槽隔離。索尼和三星現在主流、應用於旗艦手機的5000萬像素CIS都在用PD對焦方案(IMX700、GN2)。

這裡面比較有特色的,是三星GN2:即針對綠色像素,以深槽隔離DTI來斜著切分像素,適配更多場景的自動對焦。這一點,我們此前也撰文介紹過。

拜耳濾鏡之外的多樣化

CFA(color filter Array)這些年的發展,事實上也是由像素變小引發的。尤其像素小了以後,低光環境的感光能力下降,在CFA方面多有找補。所謂的color filter色彩濾鏡,也就是每個像素前方負責過濾特定光譜的filter,讓像素有了感知色彩的能力。

所以在傳統拜耳濾鏡陣列(包括RGGB、RYYB、RCCB等排列方式)之外,延伸出了更多的CFA排列方式。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畢竟索尼QuadBayer、三星Tetracell之類的概念前幾年也在不停教育市場。

根據單像素尺寸變化,當前一些主流的CFA排列方式如上圖所示。這其中的綠點代表的CFA排列,就是更多人所熟知的每4個像素為一組(四合一),來感知同一種色彩。這種像素分組的策略,就像是擴大了像素尺寸一樣,也就提升了暗光環境下的感光能力。

三星在1億像素傳感器(HM1/HM2/HM3)採用的是3x3像素分組方案,即9個像素為一組(九合一),並將其命名為Nanocell。可見像素越小,對於像素分組數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

實際上2019年,索尼針對IMX608的CFA排列,採用了4x4分組方案(即華為Mate30 Pro攝像頭的那顆CIS,十六合一)。對應的其CFA單色濾鏡的跨度達到了4.48μm,所以宣傳中說十六合一的4.48μm大像素。

TechInsights認為,未來隨著像素的進一步縮小,我們會看到更多3x3、4x4 CFA方案。

更多有關近紅外感知、ToF傳感器方面的資料,還是建議去看一看TechInsights的這份報告原文。本文主要談的是攝影向的CIS,所以這部分內容就不去做總結了。

總的來說,這些技術主要圍繞的核心,仍然是不斷變小的像素尺寸,包括堆棧式、背照式,PDAF像素結構,以及CFA排列方式的變化。好像在抽象層面,也沒什麼太大驚喜。

雖說當代旗艦手機部分在用像素稍大一些的CIS(比如vivo X70 Pro、華為Mate40 Pro/P50系列;以及部分脫離主流之外的蘋果),但未來還是會有主流旗艦更小像素的圖像傳感器問世,包括三星規劃中0.64μm/0.56μm尺寸的CIS。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