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柱在哪裡?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4T08:08:14+00:00

柱是建築物中垂直的主結構件承托著它上方物件的重量給人一種堅實可靠的感覺中國從古代開始便對柱子情有獨鍾從木質到石質應有盡有不僅是人類偏愛柱狀結構自然界這一鬼斧神工的雕刻師也通過各種方式為我們雕琢出許多石柱美景火山柱狀節理六角岩柱在地質學上稱作六邊形節理柱這種岩柱的節理是玄武岩熔岩冷

柱是建築物中垂直的主結構件

承托著它上方物件的重量

給人一種堅實可靠的感覺

中國從古代開始

便對柱子情有獨鍾

從木質到石質應有盡有

不僅是人類偏愛柱狀結構

自然界這一鬼斧神工的雕刻師

也通過各種方式

為我們雕琢出許多石柱美景

火山柱狀節理

六角岩柱在地質學上稱作六邊形節理柱

這種岩柱的節理是玄武岩熔岩冷卻收縮時形成的

在冷卻過程中

岩漿表面張力變小

已經不足以維持原來較大的面積

必然要產生裂隙,也就是節理

而且玄武岩熔岩的裂隙還會筆直向下地傳遞

由於成分均勻,岩漿的收縮力非常均勻

收縮時產生的裂隙節理也是均勻的

由於六邊形具有『完全充填』和『最具效率』的雙重優勢

因此在岩漿冷卻收縮時基於最小耗能

會形成規則的正六邊形

◎ 六角岩柱形成示意圖(繪圖/譚希光,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8年11月)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火山岩石柱狀節理都發育在玄武岩中

其他岩性的柱狀節理極為少見

這主要是因為

玄武岩是基性岩漿岩

黏性低,流動性強,其組分和結構構造均一

易於形成柱狀節理

理想狀況下,玄武岩石柱應該多為蜂巢般規則的正六邊形。但在石塊的實際碎裂過程中,由於複雜內、外力的干擾,四邊形、五邊形、七邊形、八邊形甚至十邊形、十二邊形的節理都有可能產生。(攝影/馬宏傑,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09年8月)

香港海岸形成的六角岩柱的岩石

是酸性的細火山灰玻屑凝灰岩

也有學者認為是流紋質碎斑熔岩

根據這一岩性

香港海岸柱狀節理呈現黃中透著赭紅色

能發育成如此面積的非玄武岩柱狀節理

堪稱自然奇觀

香港六角岩柱出露面積高達150平方公里

比一座普通地級市的城區面積還要大

最高的岩柱露出海面高度超過100米

完整的單個岩柱一般都有20-30米高

截面直徑以1-2米為主

最大直徑可達3米

數量達20多萬根

其分布面積和高度為世界之最,實屬罕見

六角岩柱是香港1.4億多年前火山活動的最後記錄

是世界罕見的火山岩地形

極具觀賞價值

香港海岸「鑽出」海面的六角岩柱如同「海上石柱」一般,排列整齊,近乎垂直,高高聳立,是火山噴發時噴出的岩漿冷卻後的傑作。城市風貌和自然景觀在色彩和造型上如出一轍,雖是無意而為,卻充滿了意趣。(攝影/劉有志,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8年11月)

鐘乳石

鐘乳石是由洞頂的水滴出來的

水滴下去了

水中的碳酸鈣卻留下來了

水珠持續不斷地下滴

碳酸鈣越積越多

鐘乳石就從洞頂形成垂下來了

因此鐘乳石是從洞頂向下生長的

石筍則相反

是從地面向上生長

石筍承接鐘乳石滴下來的水

含有石灰岩的水

落地摔開,鋪展,面積增大

裡面的二氧化碳逸出

碳酸鈣沉積

石筍就不斷地增高

◎ 多種多樣的洞穴沉積物(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10月)

湖南張家界黃龍洞是中國最火的旅遊洞穴之一

每年都有超過百萬的遊客到這裡參觀

遊客們關注的重中之重

便是黃龍洞的鎮洞之寶「定海神針」

這是一根高達19.2米的石筍

它比六層樓房還要高

但身形卻又非常苗條

最細之處只有10厘米

自然界中要形成如此之高

卻又如此纖細的石筍是非常困難的

洞頂滴落的水量、速率的變化

會對石筍的形狀產生影響

對「定海神針」來說

要長成19.2米大約要耗費20萬年的時間

而要形成這樣勻稱纖細的身形

就意味著在漫長的20萬年中

洞頂滴水一直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

同時它洞底的地殼岩層也一直處於穩定的狀態

否則只要一場不大的地震

這纖細的生命就會夭折

因此在1998年黃龍洞的管理者

為「定海神針」投保了一億元的巨額保險

它也成為了實至名歸的「鎮洞之寶」

◎ 定海神針

它身形纖細秀美,楚楚動人,但最引人注目之處還要屬它那高達億元的身價了:1998年黃龍洞的管理者為「定海神針」投保了一億元的巨額保險,這件事在當時轟動一時。(攝影/孫建華,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10月)

海蝕柱

在基岩海岸水陸交界處

波浪裹挾著砂礫對基岩進行沖蝕、磨蝕和掏蝕

從而形成千姿百態的海蝕地貌景觀

海蝕柱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岩石節理或抗蝕力較弱的部位

形成凹坑或凹槽

一般寬度大於深度者稱為海蝕穴

深度大於寬度者稱為海蝕洞

如果洞頂大部分都崩塌了

只余殘部相連

則為海蝕拱橋

海蝕拱橋的「拱」發生崩落後

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即為海蝕柱

◎ 千姿百態的海蝕地貌景觀

在基岩海岸水陸交界處,波浪裹挾著砂礫對基岩進行沖蝕、磨蝕和掏蝕,在岩石節理或抗蝕力較弱的部位形成凹坑或凹槽,一般寬度大於深度者稱海蝕穴,深度大於寬度者稱海蝕洞。沖入洞中的海流繼續侵蝕,海蝕洞頂部被蝕穿,就形成了海蝕窗;如果洞頂大部分都崩塌了,只余殘部相連,則為海蝕拱橋(海蝕穹);海蝕拱橋的「拱」發生崩落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即為海蝕柱。海蝕崖腳下,微微向海傾斜且被海水磨蝕得較為平坦的平台,稱為海蝕平台。(繪圖/劉春田,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1月)

在遼東灣的西岸

可以看到壯觀的海蝕景觀

這裡的海蝕地貌岩礁不同於其他處的黑灰色

而是呈現出黃褐色

這是因為這裡的海蝕地貌

是發育在巨大、鬆散的石英砂岩之上的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是曹操對遼西海岸壯麗海景的歌詠和讚美

由於在葫蘆島市止錨灣發現了秦始皇碣石宮遺蹟

因此考古工作者判定這裡是曹操觀滄海之所在

在距岸200米處矗立著三塊海蝕柱

高出海面20餘米

這便是「碣石」

其中最東邊的一塊遠遠望去猶如一人佇立海中

當地人稱之為「姜女石」

在環抱港灣的岬角岸段

堅硬的基岩被大海侵蝕成了壯觀的海蝕柱

柱狀海蝕柱上下直徑基本等大,岩柱高度變化較大,從幾米到十多米不等。(攝影/徐家林,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1月)

峰林峰叢

峰林和峰叢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強烈溶蝕

而形成的石峰集合體

石峰表現為錐狀、塔狀、緩丘狀等不同形狀

孤立的石峰可稱為孤峰

在地面上高聳林立,成群分布的石峰

被稱為峰林

而叢聚的基座相連的峰林則稱為峰叢

從地理學術語來解釋

峰林是指被平坦的常有較薄的鬆散沉積物

覆蓋在基岩面上的地面隔開的一些石峰構成的地貌

峰叢是指有共同基座的一些石峰構成的地貌

花崗岩峰林,指以尖峰陡坡為特點,包含了多種具體景觀在內的花崗岩地貌體系,其發育形成過程大致可以分為6個階段。(繪圖/劉春田,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21年1月)

「常聞世上石林峰林不少,但就現知的來說,

能與武陵源峰林比美者不多」

不論發育在何種岩性的地層上

凡是具有峰柱林立

形似喀斯特峰林的景觀都可被視為廣義上的峰林

以此為標準來看

湖南擁有喀斯特峰林、花崗岩峰林、

丹霞峰林以及石英砂岩峰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張家界武陵源的石英砂岩峰林

張家界的峰林景觀

從岩性上看

可分為發育在碳酸鹽岩上和發育在石英砂岩上的兩種

其中石英砂岩峰林

更具觀賞性

集中分布於天子山短軸向斜的西南端和東西兩翼

面積85.9平方公里

共有大小峰柱3100多個

峰林高程10-300米不等

◎ 湖南張家界武陵源(攝影/孫建華,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10月)

自然作為天然雕刻師

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石柱美景

如果你不曾關注過石柱這種奇特的景觀

那不如從今天就出發

走遍中國找「柱子」

想了解關於「石柱」的地理知識嗎

就讓中國國家地理為你深度解讀吧

點擊封面圖查看、購買雜誌電子版

中國國家地理 雜誌電子版

以下8期 每滿88減8

限時活動截止至

12月6日24:00

《中國國家地理》2001年12月

- 我看見了「地下長城」

- 專家解讀「地下長城」之謎

《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06月

- 張帆洞穴人生

- 譚明在深藏洞底的石筍中發現歷史

- 「刀山」敢上因景美

《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07月

- 漢語遭遇「喀斯特」

- 北京石花洞

- 武隆

《中國國家地理》2009年08月

- 「天人合一」在六邊形里

- 吉林四平:石柱壘起我們的院牆

- 中國石柱群

《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10月

- 桂林為什麼不申遺?

- 天生瑰寶洞中藏

- 在地蘇地下河上

《中國國家地理》2018年11月

- 香港尋「林」

《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01月

- 被低估的遼寧海岸之美 不僅有奇異多樣的海蝕地貌 更有獨一無二的濱海岩溶

- 長山群島 寫滿故事的北方群島

《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10月

- 基岩海岸 給了美和自由,還奢望它什麼?

- 海蝕拱 中國海岸的珍稀景觀

還想看更多雜誌電子版?

點擊下圖

進入「中國國家地理暢讀」小程序

你錯過的經典這裡能看

別再錯過哦

- < End > -

實習編輯 | 吳晗玥

至少我要擁有一個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