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精神心理疾病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7T12:02:57+00:00

本文闡述兒童與青少年時期較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包括精神發育遲滯、多動症、孤獨症、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及神經性厭食。

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可認為是精神疾病與心理衛生問題的綜合,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本文闡述兒童與青少年時期較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包括精神發育遲滯、多動症、孤獨症、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及神經性厭食。

精神發育遲滯

精神發育遲滯也稱智力低下,是指18 歲以前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智力發育不全/ 受阻和社會適應困難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綜合徵。

臨床表現 主要為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前者用智商反映,通常使用韋氏智力測試測智商值;後者對患兒生活自理、社交技能和責任能力等較差或障礙,可用社會適應能力量表予以評定。疾病分為輕、中、重和極重度,輕度患兒的智商在50——70.

干預治療 干預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即兒童年齡越小,訓練越早,效果越好。干預措施主要包括特殊教育訓練及其他康復措施。

目前,常採用教育訓練、藥物治療等綜合措施促進患兒智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只有少數病因所致的精神發育遲滯可以進行病因治療,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對於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存在的各種精神行為問題,如注意力障礙、行為異常、情緒障礙等,或伴有癲癇等軀體疾病,程度較嚴重干擾患兒生活、社交活動時可用相應的精神藥物進行治療。但需注意,應從小劑量緩慢加量,防止不良反應。此外,也可試用吡拉西坦、氨酪酸等促進和改善腦細胞功能的藥物,需明確的是其並非特效藥物。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發生於兒童時期,是指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注意力明顯不集中、易分心、多動、衝動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疾病。

疾病類型 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多動症:(1)「注意缺陷型」兒童,常見表現是經常性粗心大意,常因忽視細節犯小錯;在課堂中注意力很難集中;與老師、家長說話時總心不在焉;常無法遵守紀律且按照指令做事;組織協調能力也很差;日常生活中丟三落四,易分心走神,表現「忘性特別大」.(2)「衝動型」兒童,特別愛說話,接話茬;不遵循常規順序做事,總是干擾或打斷別人;毛手毛腳,活動增多;上課時常離座,且不分場合四處亂跑,爬上爬下,連玩的時候也是難以安靜,表現為「像裝了馬達一樣忙個不停」.此症還常合併一系列情緒行為問題,如學習困難、行為障礙(說謊、逃學、對抗行為等)、情緒障礙及抽動症狀等,這些合併症對兒童學業、生活影響巨大,故早期干預非常關鍵。

干預治療 目前一般採用藥物治療與行為治療結合的綜合方案。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常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哌甲酯為處方藥。行為治療包括心理行為治療、感覺統合訓練、腦電生物反饋、家長培訓、學校干預等。建議家長發現兒童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等問題時,及時去專科醫院諮詢或就診,醫生會根據多動症類型及嚴重程度選擇適宜的個體化干預及治療模式。

兒童孤獨症

兒童孤獨症屬於廣泛發育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的臨床表現有三個方面,治療以非藥物方法為主。

臨床表現 分為三方面。第一為社會交往障礙:患兒在社交接觸中,缺乏適當的目光、表情、手勢以及軀體姿勢等輔助交流或互動手段,不能與同齡兒童發展夥伴關係,不能自發地尋求/ 分享愉快、樂趣和成就,社會交往中缺乏情感投入。第二為言語交流障礙:患兒講話時間較同齡兒童晚,甚至年齡很大時仍「一言不發」.有些患兒雖有足夠的言語能力但從不主動發起交談或不能維持交談;有些患兒講話刻板、重複,不能進行扮演遊戲或模仿社交活動的遊戲。第三是異常行為方式:患兒可全神貫注於一種或多種刻板、局限的興趣模式,如有些兒童對旋轉的東西表現出異常興趣,喜歡不停轉動身體,還可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如扭動手指、踮腳尖走路。此外,有些兒童可表現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過分遲鈍或過分敏感,多數兒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落後,部分合併癲癇,極個別可表現出某方面的天賦如機械記憶力超強。這些特點通常均低於3 歲前出現。

干預治療 干預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一般認為,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目前尚無特效藥物,以非藥物治療為主,如針對孤獨症特殊教育和訓練課程體系。患兒及其家庭成員、兒童保健科醫生、老師、心理醫生和社會應共同參與治療過程,形成綜合治療團隊,開展多模式、個體化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

兒童情緒障礙

兒童情緒障礙發生於兒童、青少年時期,是以焦慮、恐懼和強迫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包括特發於兒童期的情緒障礙,如兒童分離焦慮、社交焦慮、同胞競爭焦慮等,以及兒童恐懼症、強迫症、適應障礙、癔症等。此類障礙非常常見,由於與正常焦慮、恐懼情緒難以區分,家長不易察覺,通常被忽視。但該疾病對兒童情緒及社會功能影響較大,應給予足夠的關注。

疾病類型 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多出現在學齡期兒童和青少年,表現為與親人分離或離家時深感不安或過度焦慮,擔心親人離開後會發生不幸,或反覆擔心有意外事故使自己與親人失散,有些兒童可出現被傷害或親人死亡的噩夢。親人不在身邊時拒不就寢,甚至拒絕上學、哭鬧、掙扎,或出現嘔吐、腹痛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症狀,可能持續數月或者數年。

兒童強迫症:兒童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類似強迫症狀或疑似樣動作,常呈階段性,持續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不會給患兒帶來強烈的情緒反應或影響生活。但如果此類症狀持續時間較長,伴隨有焦慮、煩燥等情緒反應,嚴重時影響睡眠、社交、學習、飲食等,則需考慮為兒童強迫症。

臨床主要表現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兩種類型。強迫觀念者可能總懷疑自己做過的事情未做好,或者自己被傳染了某種疾病。即使缺乏客觀事實和依據,卻仍然相信有可能;有些兒童反覆糾纏於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如「1+1 為什麼等於2」.強迫行為可表現為反覆洗手、洗澡等,嚴重時可長達數小時;反覆數路邊的樹、樓房上的窗口;一些兒童重複做一系列動作,這些動作通常與「好」「壞」聯繫在一起,在系列動作做完之前被打斷則表現非常煩躁不安,必須重新做直到自己感到滿意為止;有些兒童表現為反覆檢查,如書包是否帶好要帶的東西、門窗是否關好、煤氣是否關好。

干預治療 兒童情緒障礙干預以綜合治療為原則,包括對家長/ 兒童的疾病宣傳教育、認知治療、家庭治療、藥物治療等。治療方案需根據具體病情、家長/ 兒童對治療的傾向性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合併症確定。

對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首先需要了解引起兒童分離焦慮的原因,改善家庭與學校環境,創造有利於患兒的適應過程與環境,減輕患兒焦慮水平。對於青少年可進行認知治療或認知行為療法,年幼兒童則可採用遊戲或音樂治療。必要時需要對父母進行評估和干預,對有焦慮傾向的父母,需要使他們認識到自身個性對兒童產生的不利影響。焦慮症狀較嚴重的兒童應給予藥物治療,可應用抗抑鬱藥如舍曲林、西酞普蘭,苯二氮卓類藥物或抗焦慮藥物如丁螺環酮。對於兒童強迫症,藥物為主要治療方法之一,臨床常使用氟西汀、舍曲林等,療效均較好。行為與認知行為治療則是最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神經性厭食


神經性厭食症起病於青少年時期,是患兒有意造成體重明顯下降至正常生理標準以下,並極力維持這種狀態的一種精神障礙,多見於女性。

臨床表現 患兒主要以圍繞減少體重進行各種活動,如有意節食,嚴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蛋白質入量,增加每日活動量,無休止地減少體重,對體重增加有病態恐懼。患兒通常極度消瘦,甚至嚴重營養不良,嚴重時需在綜合醫院就診輸營養液以維持生命。與上述極度消耗和危險狀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患兒對此無動於衷,仍堅持認為自己「胖」.部分兒童可合併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月經紊亂等。

干預治療 對有生命危險的嚴重營養不良厭食症兒童需強制入院,使用全身支持性療法以挽救患兒生命。對伴抑鬱、焦慮症狀者,可使用抗抑鬱藥改善情緒,以增加食慾和體重。此外應重視對患兒及其家屬的干預,如行為、認知治療也非常關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