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遵義綏陽雙河洞,貴州科考人員發現10萬年前大熊貓已有「偽拇指」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7T12:09:22+00:00

12月6日,記者從貴州科學院山地資源研究所獲悉,此前該所科研人員與國外科研人員在對雙河洞進行聯合科考時,發現了大熊貓橈籽骨(偽拇指)化石。該發現表明,至少在距今10.2萬年前大熊貓已進化出了與現生大熊貓近乎一樣的「偽拇指」。

  12月6日,記者從貴州科學院山地資源研究所獲悉,此前該所科研人員與國外科研人員在對雙河洞進行聯合科考時,發現了大熊貓橈籽骨(偽拇指)化石。該發現表明,至少在距今10.2萬年前大熊貓已進化出了與現生大熊貓近乎一樣的「偽拇指」。

  雙河洞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溫泉鎮,目前已探明長度超300公里,是亞洲第一長、世界第四長的洞穴,也是世界最長的白雲岩洞穴。其內部結構複雜,水洞、旱洞並存,而且78個洞口相互串聯,可為大熊貓居住提供適宜的洞穴環境。

  據悉,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貴州科學院就已開始對該洞穴進行科考。幾年前,貴州科學院山地研究所科研人員與法國、義大利等國的科研人員在雙河洞聯合科考過程中發現了2具完整的大熊貓骨骼化石,並從中發現了「偽拇指」化石。經測量,其大小和現生大熊貓的相差無幾。近日,英國SCI期刊《歷史生物學》刊登了相關的科研成果。

  大熊貓在抓取竹子進食方面,四肢顯示出了一個特殊的演化適應現象:與其他熊類相比,大熊貓手掌多出一個「拇指」。該「拇指」是橈籽骨增大而成的非真正意義上的拇指,與其他五個「手指」合力抓取竹子,被稱為「偽拇指」。

  現生的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生性喜食竹子。此前,由於缺乏化石證據,大熊貓從何時過渡到以竹子為主要食物的時代還沒有很好地確定。在綏陽雙河洞發現的橈籽骨(偽拇指)化石,為了解大熊貓食竹特性提供了重要證據。

  「這2具大熊貓化石的保存完整度極高,在全球範圍內非常罕見。牙釉質測年數據顯示,一個生活在距今10.2萬年以前,另外一個生活在距今4.9萬年以前。」貴州科學院山地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德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截至目前,在雙河洞內發現的大熊貓化石個體近30個。王德遠表示,本次新證據的發現,反映出當時大熊貓已經具備了像現代大熊貓一樣靈活地使用前掌抓取竹子的生理條件,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對大熊貓食性特徵演化的認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曉飛

編輯 胡嵐

編審 閔捷 施昱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