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我國又一技術創新:可節約1億畝耕地、700億年進口額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7T22:10:39+00:00

文:初靜國家統計局於12月6日公布了2021年全國糧食產量。今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公斤以上。據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糧食總產量13657億公斤,比上年增加267億公斤,增長2.0%,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

文:初靜

國家統計局於12月6日公布了2021年全國糧食產量。今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公斤以上。據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糧食總產量13657億公斤,比上年增加267億公斤,增長2.0%,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糧食產量和進口量同時增長,糧食供應得到充分保障。與此同時,糧食進口也創歷史新高。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1 - 10月進口額為13795.6萬噸,同比增長23%,預計年進口量將超過去年。其中大豆進口7908萬噸,占進口總量的57.32%;玉米、高粱、大麥進口4435萬噸,占進口總量的32%;小麥、稻米進口1198萬噸,占進口總量的8.7%。

在瀏覽器中打出「大豆進口」這個詞,你會發現我國是一個「吃豆」大國,而且還大量依賴進口,進口大豆占全年大豆消費總量的80%。2016年我國進口大豆8391萬噸,2017年進口9553萬噸,2019年進口8800萬噸,到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已突破1億噸。

2020年我國魚粉進口量達到142萬噸,進口金額也達到了134億元,主要來自秘魯、智利、日本、丹麥、美國等國家進口。因此我國在食用蛋白方面的需求量很大,目前我國很難滿足這些需求。而對於這方面的需求,其實歐美已經形成了菌類蛋白產業,而我國這方面的產業也在啟航當中。

然而,就在前不久,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與北京首鋼郎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消息:經過多年研究攻關,我國在一碳生物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從一氧化碳到蛋白質的合成,並形成了萬噸級的工業化生產能力。基於合作成果,首鋼郎澤憑藉乙醇梭菌蛋白一舉獲得我國第一張原料新產品證書。

什麼是「乙醇梭菌蛋白」?有什麼價值呢?

乙醇梭菌蛋白是以分離於兔子腸道的乙醇梭菌為發酵菌種,以鋼鐵廠、鋼鐵廠、電廠含CO和CO2的尾氣及氨水為主要原料,經液體發酵、離心、乾燥後獲得的一種新型單細胞蛋白。該研究以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業尾氣以及氨水為主要原料,「無中生有」製造出一種新的飼料蛋白資源乙醇梭菌蛋白,實現了從0到1的自主創新,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乙醇梭菌蛋白結構簡單,主要由蛋白質、肽聚糖、微量元素和少量代謝產物乙酸組成。

面對這種具有超常粘度的蛋白,飼料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開始思考它能否在低澱粉膨化飼料中發揮作用。於是他們多走了一步:對乙醇梭菌蛋白的功能特性、營養價值和加工適宜性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其粗蛋白含量在80%以上,18種胺基酸占蛋白質比例的94%,是一種簡單的蛋白質類型;10種必需胺基酸含量和結構比例接近魚粉,遠優於豆粕。

總之,該產品具有飼料蛋白原料的優良特性。飼料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找來了多種養殖魚進行實驗,發現該產品非常適合用來做魚飼料。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飼料的主要原料還是從大豆提取豆油後提取的豆粕,我國85%的豆粕都被用於豬和家禽的飼養。

由於我國非轉基因大豆產量低,經濟效益不好,導致大豆種植面積連年被壓縮,不得不大量依賴進口。但由於一些國際關係問題,大豆關稅不斷提高,作為牲畜主要飼料的豆粕價格也在不斷飆升,這使得水產養殖業中蛋白質原料的供應相當不穩定。

因此,蛋白質資源的有限性仍然是我國畜禽養殖業「卡脖子」的問題,並且已經卡了很多年了。在這個節骨眼上,一種可以直接用一氧化碳合成蛋白的技術突然出現,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這無疑不是一個好消息。

並且,隨著乙醇梭菌蛋白的成功研發,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在大豆問題上能夠擁有新的話語權,並且,養殖戶的飼料成本也將隨之下降。

同時,該項技術可以進一步實現我國節能減排的目標,眾所周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工業排放尾氣中占很大比例。而不僅僅是我們,全世界都在為「節能減排,給地球降溫」的目標而奮鬥。一氧化碳合成蛋白不僅解決了碳排放的問題,還解決了牲畜的飼料來源,一舉兩得,堪稱最完美的「碳中和」手段。

專家估算,在工業化生產1000萬噸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的基礎上,相當於進口大豆的2800萬噸(蛋白含量30%)當量,可減少CO2排放2.5億噸,節約1億畝耕地。

如果乙醇梭菌蛋白能應用於我國所有鋼鐵冶金、電石、煤化工、石化企業,將是一場人類能夠有效促進碳循環、碳利用、碳捕集的碳革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將十分顯著,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目前,該產品已在廣東海大集團、恆興股份等多家飼料企業得到應用,對飼料和水產養殖產品的營養價值和質量提升顯著。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所長、國家中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戴小楓表示:從零到一,從無到有,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期待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