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惠安聚龍小鎮共建共享重塑鄰里關係 創造高品質生活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3T21:05:28+00:00

採訪團一行在聚龍小鎮參觀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東南網1月14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曾璐姚 羅怡文)「遠親不如近鄰,小鎮沒有陌生人」「微笑服務,永不落幕」「尊重勞動,人過地淨」13日下午,「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八閩行」蹲點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走進

採訪團一行在聚龍小鎮參觀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東南網1月14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曾璐姚 羅怡文)「遠親不如近鄰,小鎮沒有陌生人」「微笑服務,永不落幕」「尊重勞動,人過地淨」13日下午,「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八閩行」蹲點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走進泉州惠安黃塘聚龍小鎮,小鎮內的一則則標語相當醒目。聚龍小鎮經過10多年時間的建設發展,從荒山野嶺成為如今的大型國際社區,吸引來自8個國家、34個省級行政區、港澳地區約10000戶業主安家,先後獲得 「中國森林文化小鎮」 、「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全國文明社區」 等家級榮譽,走出了一條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向著共同富裕邁進。

聚龍小鎮地處的黃塘鎮並不靠海,過去比較貧困,土地荒蕪,本地生長樹木沒有任何經濟價值,而小鎮這塊地更是山路崎嶇,雜草蔓生,荒無人煙。2007年3月,福建省聚龍養生發展有限公司成立,黃塘鎮鄉賢郭添法帶領著創始團隊開始了變荒地為寶地的拓荒建設歷程。和常規的地產樓盤不同,聚龍公司並未從建房開始,而是提出了「先建公園再建房」的理念,建造了聚龍大道、登山步道、環湖步道等交通主幹道和民生工程。

聚龍小鎮黨委副書記盧賢彪介紹道,園區總體規劃面積約總規劃面積約12000畝,其中聚龍湖等水系約600畝,綠化面積3000餘畝。配套年年升級,園區內生活、教育、醫療、運動、藝術、森林公園、休閒旅遊、商務酒店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聚龍湖、聚龍山森林公園、聚龍溫泉公園、松果部落、3家度假酒店、醫療、學校、商超等相繼落地。

聚龍小鎮推行鄰里共治、鄰事共議、鄰約共立、鄰困共幫。聚龍小鎮居民柯俊宏告訴記者,小區鄰里關係和諧,和業主的「高素質」和同理心是分不開。有一次,柯俊宏在倒車時不小心將鄰居的車剮蹭了,雖然只是輕微掉漆,車主也未在車上留下聯繫方式,柯俊宏還是將自己電話號寫在小紙條放在車上,積極承擔責任。「這樣鄰里關係才會越來越好!」柯俊宏說道。

在聚龍小鎮,小紙條的故事並不少。居民秦黎歌是河南鄭州人,她2015年第一次到泉州,就選中了聚龍小鎮,並舉家搬到了這裡生活,現在是聚龍外國語學校的教職工。秦黎歌曾經在小區養過貓,由於貓的叫聲影響了樓上鄰居的生活,鄰居就投訴到了物業,於是她準備了一些家鄉特產,將形成噪音的原因和對此的歉意寫在小紙條上一併送給了鄰居,並且主動將貓安置好,這樣暖心的行為巧妙地避免了鄰里關係的尷尬。

小紙條的溫暖並不只是在小區內。秦黎歌,有一次,一位來外國語學校參加活動的山東女大學生因為不熟悉惠安,找不到活動的地址。秦女士不僅熱心地接送她,還邀請她來家裡住,第二天親手做早餐。在要分別的時候,那位女大學生遞了一張小紙條給秦女士,紙條上留下了她山東的家庭地址,對秦女士表達了深深的感謝並且邀請她去山東玩。「剛開始女生有些警惕,我們就要讓每個來小鎮的人感受到溫暖和愛,然後跟火種一樣,把愛傳遞出來,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好。」 秦黎歌說。

在聚龍小鎮,有一家特殊的商店引起了採訪團的注意,商店內沒有店員,沒有監控設備,居民可以自由挑選商品,自助掃碼付款。「拿貨、稱重、付錢、找零全憑顧客的自覺誠信。信用店的出入口放一個計算器、兩個開放的玻璃錢櫃以方便顧客。平日裡錢櫃完全開放、無人監管,裡面經常疊放著百元鈔票。」聚龍小鎮工作人員吿訴記者,2013年,小鎮就在籌備信用良品店,2013年底,第一家聚龍信用良品店開業。至今,小鎮內已有8家這類無人值守、自助購物的商店,可貴的是,信用良品店自開業以來,從未丟過一件財物。

記者看到,聚龍信用良品店內日用商品齊全,分設水產禽肉區、蔬菜水果區、五穀糧油區、日用百貨區、休閒食品區、文具用品區等等,分區明確,各項商品都明碼標價,方便顧客挑選。 「就算忘記帶錢也沒關係,可以在裡面的小黑板上記下購買的商品和所欠的金額,有空再還回去,也沒有人會跟你催錢。」居民周於瀾已經在聚龍小鎮居住了10多年,她說道,信用良品店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從小誠信的重要性。

聚龍小鎮還成立了不少的志願服務大隊,包括愛心義工中隊、文明督導中隊、愛心順風車中隊、老兵服務中隊、環保宣導中隊、健康服務中隊、紅領巾中隊、聚龍小鎮藝術團等,還有20多個社團,為業主營造豐富多彩的社群活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小鎮,最美的風景是文明。」居民葉祥霖來自福州,在小鎮生活了6年,他參與組建了小鎮「老兵服務隊」。該服務隊的人數從最開始的不足10人壯大到如今的近200人。他說道,自2018年以來,服務大隊以「公益為中心,團結為力量,愛心為紐帶」,已形成逾300人的愛心義工、文明督導、老兵服務等7個中隊和聚龍志願者藝術團,每周定期開展活動。

採訪手記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把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

採訪團在小鎮裡看到,整個小鎮依託自然景觀資源,因地制宜,為居民打造了一座自然環境優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的理想家園。工作人員吿訴記者,自創建起,聚龍小鎮就以「環境是小鎮第一生命力」為理念。2007年,福建省聚龍養生發展有限公司設立5000萬元的「聚龍小鎮環保基金」,用於整治格口水庫(聚龍湖)和惠安母親河黃塘溪支流等水利及荒山林分改造。同時,積極倡導「人過地淨」、「尊重勞動」等環保理念,從撿一個菸頭、拾一片落葉、 清理不起眼的小垃圾做起;從清理雜草、維護花木、愛惜水源、保護小動物做起。

省黨代會報告還提出,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要推動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相互促進,積極探索促進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生活更殷實、更安康、更舒適、更幸福。記者在聚龍小鎮參觀了黨群服務中心、志願者服務中心等,還走進居民家中和他們進行交流,感受到了小鎮居民的開心快樂。

在小鎮的文化廣場上,有一個聚龍會客廳,這是一個供業主鄰里之間交流及會客的場所,主要提供茶水及休閒食品的信用店,同樣採用自助式的經營方式。可以說,會客廳就是聚龍家人的會客廳,不論白天或夜晚,家人們時常聚集一堂包餃子,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生動的鄰里宴,又或是在此接待遠道而來的客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聚龍小鎮湖光山色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遠親不如近鄰,小鎮沒有陌生人」的標語相當醒目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採訪團深入居民家中採訪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