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新工藝養殖田螺試驗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1T02:41:30+00:00

稻田新工藝養殖田螺試驗楊 軍等田螺適合在田、池、溝、低洼地、濕地等淺水地方棲息生長。近年來,田螺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逐步從野生捕撈轉變為人工養殖,尤以稻田養螺發展較快。

稻田新工藝養殖田螺試驗

楊 軍等

田螺適合在田、池、溝、低洼地、濕地等淺水地方棲息生長。近年來,田螺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逐步從野生捕撈轉變為人工養殖,尤以稻田養螺發展較快。目前稻田養殖田螺常規養殖方式,一是對稻田不做改造,按原插秧布局或隔開1行空間插秧,在稻田上投放田螺養殖,此法簡單,但稻田豐水期較短,存在田水乾枯的風險,田螺產量較低;二是在稻田挖「十」「田」「目」字形溝等,能適當延長養殖期和提高產量。常規的養殖方式只能在夏季稻田水量充足的早稻時間養殖,秋冬季稻田缺水後,田螺無法正常養殖,更無法保種越冬;由于田螺有鑽泥的習性,會造成捕撈困難、漏捕率高(10%~30%)和傷亡率高(10%~20%)的問題。為了解決稻田養螺存在的養殖周期短、產量低、越冬保種難和捕撈困難等問題,筆者於2020年在廣西柳州開展了稻田創新工藝養殖田螺試驗。現將試驗總結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選擇6塊面積670~1 340米2 稻田,其中3塊田作為試驗田,另3塊田用於對照。試驗田在插秧前放乾田水,晾曬 3~5 天,讓表層淤泥失去流動性,用小型機械把淤泥往田中間推,坡降為2%~5%,把整塊稻田表面整理成中間高、四周低的鍋蓋形狀,再沿田基內側挖溝,使田溝圍繞稻田一圈,田溝深度0.5~1.0米、寬度0.8~1.2米。挖出的底部硬泥用於加固、加高田基,田基做成上小下大的梯形,底寬約為 1.0 米,面寬約為0.5米。加高后的田基面高度高於平時整片稻田雨季被水淹沒的高度,並且比稻田中央頂點高出10~20厘米。在田基內側覆蓋一層HDPE防滲膜,稻田的進排水口安裝直徑20厘米塑料管(L形),用塑料網袋綁緊兩端的管口。在田溝底部鋪設一層聚乙烯有結節網片,寬度3米、長度10米、網目2厘米。鋪設時每隔2~3米用田泥把底網壓沉於溝底。另外3塊對照田按常規方法把稻田挖成「田」字形溝(田溝規格均為深0.5米、寬0.5米,養殖過程中水深控制在0.1~0.6米),田基不安裝防滲膜、田溝不安裝網片,按常規方法平行插秧,用常規餵料方法和撈網撈螺加上人工拾螺。除此之外,種螺投放量、飼料及投飼率、日常管理等與試驗田相似。

選擇高稈、莖粗、抗倒伏水稻品種,在水稻插秧前3~5天,每畝用生石灰30千克化水全池潑灑清野消毒。以稻田最高點為中心向田溝方向按放射狀排列插秧,即秧苗行距從稻田高處往田溝低處方向逐漸變寬,兩行秧苗之間的間隙與田溝相通,行距從田中央為10厘米,向田溝方向逐漸變寬,至溝邊行距變為45厘米,株距均為10厘米不變。稻田改造與插秧工藝如圖1、圖2。



1-田基 2-田溝 5-秧苗


二、試驗過程

在水稻秧苗分櫱結束後,田溝水位保持在0.5~1.0米,將規格大於10克/只的中國圓田螺種螺投放于田溝中,每畝稻田種螺的投放量為150千克。試驗田和對照田均投餵蛋白質水平21%的田螺配合飼料,每2天投餵1次。投餵量為田螺重量的1%~3%,在水深的地方多投料、水淺的地方少投料。在捕撈前10天,田溝中投放日投餵量50%的飼料,田溝附近有水淹沒的地方投放50%的飼料,以誘導較多的田螺進入田溝中方便捕撈。平常保持田溝水位在1.0~1.2米,準備曬田或捕撈田螺時提前 2~3 天緩慢放水,每天水位下降 10~20 厘米,直至稻田僅田溝中有水,保持田溝水位在0.5~0.8米,帶水起網。起網時2人分別拿起網片兩端緩慢往中間收起,網片收攏後篩洗掉附在網片和田螺上的淤泥,把田螺收集進塑料桶運走。在田溝中有漏出網眼的幼螺便用密撈海撈起,待把網片重新放入溝內,用些泥壓沉溝底固定好,再把幼螺和需要留種越冬的種螺選出,計量稱重後重新放入蓋好網片的溝中,越冬水位不低於0.5米。

三、結果

試驗田養殖時間125天,對照田80天。由於試驗田安裝防滲保水膜,田溝水位保持在0.5米以上的正常養殖時間比對照田增加了45天。試驗期間水源充足,水位相對穩定,水溫25~32℃。越冬期試驗田溝的水位不低於0.5米,對照田溝在冬季乾枯時間長達65天。試驗結束時對試驗田和對照田的田螺產量、捕螺效率、漏捕率、傷亡率和越冬情況進行了統計。試驗田與對照田相比,田螺產量提高42.2%,捕螺時間縮短75%,漏捕率減少72.9%,試驗田全部保水越冬,而對照田均無法保水越冬。試驗田與對照田對比情況見表1。

表1 試驗田與對照組田對比情況

註:漏捕率是捕撈結束後,對稻田和田溝進行抽樣檢查,找出漏捕田螺數量計算出的結果;傷亡率是從捕起的田螺中抽樣檢查死亡和螺殼損壞的田螺數量計算出的結果

四、分析與討論

本次試驗通過把稻田表面改造成中間高、四周低的弧形、挖深田溝並鋪底網、田基內側鋪防滲膜、從田中央向四周呈放射狀排列插秧等創新工藝,既增加了稻田表面積,又提高了保水性能,更好地利用了稻田空間優勢的同時,使稻螺綜合種養生態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增加了養殖時間,提高了田螺產量和降低了捕螺人工成本,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稻螺養殖周期短、產量低、越冬保種難和捕撈困難的問題。平整的稻田缺水時(比如曬田、乾旱、放水捕撈等)田螺被滯留分散在稻田多處鑽入泥中,難以捕獲(鑽泥的田螺收捕時的漏捕率和傷亡率較高)。當稻田形成斜坡地形,水稻行間隙與田溝直接相連通,利用田螺趨水、爬行緩慢的生物學特性,在稻田缺水時能保證田順著稻田斜面和水稻行之間的空間爬入有水的地點或溝中,保證不因水位不足影響其正常生長。同時溝底鋪設一層網片,便於放水時讓田螺緩慢隨水落到田溝網片中,極大地提高起捕率,減少傷亡率,減少人工捕螺成本和時間。在田螺收穫季節,除了幼螺從網目漏出、溝中撈起繼續養或越冬外,達到規格的成螺只需收起網片就能捕起,不必採用在整個稻田和田溝中來回撈螺、拾螺和挖螺等耗力耗時的方法捕撈。

對於面積較大的稻田,是否可以把稻田隔成相近面積的小田塊,同樣採取把淤泥沿田溝往田中央推的改造工藝?對於採用機械化作業的稻田,可否把稻田改造成單邊或雙邊緩斜坡狀,在低的一邊做田溝並把溝邊田基加高加固,採用從高邊往低邊排列平行等距離常規機械化插秧?另外,本試驗的改造工藝對稻田養魚、蝦、蟹效果如何?這些疑問還有待進一步進行試驗研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