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吧|為什麼年輕人不喜歡走親訪友了?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5T06:55:58+00:00

近兩年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原地過年,一邊思鄉心切,另一邊想到不用走親訪友,也不用應付家裡來客,又在心裡悄悄鬆了一口氣。

「你這孩子,怎麼不叫人?」

「不記得我啦?我可是看著你長大的!」

「快敬在座的長輩們一杯!」

又要過年了,想到上面的場景,許多人已經開始感到「窒息」。近兩年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原地過年,一邊思鄉心切,另一邊想到不用走親訪友,也不用應付家裡來客,又在心裡悄悄鬆了一口氣。

最怕長輩突然的關心

- 01 -

@高階非線性學渣:各路親戚齊聚一堂,「誰誰家孩子可優秀了」、「誰誰小孩都有了你咋還沒談個對象」、「你現在這工作不咋樣呢還不如回縣城」。有些時候過年早已不是記憶中的闔家歡樂,其樂融融。無非是一些本就不太「成功」的親戚朋友對照他「成功學」標準對後輩點評一番,以此獲取滿足。對於被點評對象的我們還需要笑臉相迎,不為了升官發財和談好業務,只為了給長輩「面子」,顯然大家對此不太熱衷。

- 02 -

@yuzu君:學生時期:在哪上學?考得咋樣?分數多少?

出了社會:在哪工作?工資多少?什麼時候結婚?

我的人生關你啥事啦!

- 03 -

@海的旋律:有時候是不喜歡略陌生的寒暄,有時候是親戚各種問題會顯示出你能力的高低,會形成無形的對比。這個對比結果,會成為他們的談資,給自己父母形成心理壓力,自己也有無形壓力。久而久之,就會排斥這種走親戚。

- 04 -

@mnbvcxz` :上學時,家裡來人,家長會對我頤指氣使,讓我端茶倒水獻殷勤,也不會說聲謝謝。跟別人聊天也不知道尊重我,大聊我的私事糗事,拿自己的習慣與思維對我指指點點,道理一大堆。

畢業後開始對比子女工作,開始催婚,對我進行個人評價。每次來都搞得我很沒面子,我甚至不認識那些個人,還不能發火……

- 05 -

@Allenlu:很可笑的是,自從他們知道他們的孩子工資沒我高之後,就再也沒問過工作相關的話題,反倒是問什麼時候結婚生孩子,說了他們也記不住,年年問……

爸媽的親友,不是我的親友

- 06 -

@ONE:不願走親訪友是個偽命題,我們只是不願走某些親訪某些友。

- 07 -

@輕舟溯流:因為所謂的「親」和「友」,對你來說並不是什麼親什麼友,還要裝作一副熱情又高興的模樣。打工人一年到頭已經夠累的了,過年就7天假,硬扯笑和尬寒暄能耗盡所有的力氣。

- 08 -

@OOOrange:我們說的不喜歡走親訪友,其實是不想跟其實沒那麼熟的人強顏歡笑,太累了!我還記得小時候,家裡來客人,爸媽表面上很高興,但等人家一走,轉過頭就開始吐槽嫌棄,何必呢?真正的朋友想啥時候聚一聚都行,那些不必要的人情就算了吧,各自安好挺好的。

- 09 -

@澎湃網友nYnuum :真正熟悉的人,經常見,不熟悉的人一年就見一次,然後無話可說,這樣的關係,我不覺得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會幫一把,那麼何必浪費時間成本?

- 10 -

@王小呆的調調:其實不是不喜歡走親訪友,只是不喜歡去部分親戚面前,接受他們的點評,對工作對生活都要說一些自己不了解但是裝作很懂的事情。如果有的親戚見面,跟我聊天很舒服,沒有排斥,我也很願意多走動。

「冷」關係,「熱」思考

- 11 -

@Dean謨丞:走親訪友本質上是一種資源與經驗的交流,在網際網路不發達的昨天,往往通過走親訪友來學習老一輩人的經驗教訓,但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將人們獲取群體經驗的方式大大改變,手指一點可能就能獲得很多有用消息,因此現在再去聽老一輩人傳授經驗反而覺得老生常談。

走親訪友在現代社會更多的轉變為一種情感上的訴求。人往往會與自己相像的人相處,大城市陌生社會的形成往往使人們交淺而無法言深,比較難找到志同道合夥伴,老家的長輩朋友,因為長期不在同一個生活空間,生活沒有交集。最終,年輕人就「變得」不喜歡走親訪友了。其實可能不是「冷漠」和「獨立」,而是一種「孤獨」。

- 12 -

@F: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走親戚不是浪費時間,本質上是節省交易成本。南方的家族企業、宗族關係明顯要高過北方,也是因為南方的個體私營經濟更加活躍的關係,整個家族經濟勾連更加密切。

親戚在普通交情之上更有一層宗族道德約束著彼此行為,使達成交易更加快捷;一年只見一次面仍可以登堂入室吃家宴,這難道不是預埋了巨大的信任資源嗎?而信任是極其珍貴的社會成本,所以不要把這個問題想得太膚淺。

- 13 -

@不務正業的程序猿:過年走親訪友的目的是重聚,是維繫感情。對於自己認為重要的人,相信大家不會對此感到厭倦和疲憊。讓我們反感的是長輩的「找女朋友了嗎,女朋友啥時候帶回家,工資多少呀,漲工資了嗎,什麼時候打算買房買車,在哪買」……一系列靈魂拷問讓人應接不暇。

我也反感無意義的交際,交際毫無疑問是需要耗費時間精力的,相比把時間耗費在這裡,我更願意把時間用在自己在意的人事物上。但是現在開始慢慢體會到,有很多事情需要考慮的是應不應該做,而不是想不想做。既然無法避免,不如主動出擊,和長輩的交談,不妨也問問對方孩子學習如何等等,有時候和長輩聊天能收穫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東西。當然,有些聚會你真覺得沒啥意義,該鴿就鴿了,取決於我們如何取捨。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生活會輕鬆很多。

- 14 -

@老嘮王:中國文化是農耕時代成長成熟起來的,曾經我們的姓氏與血緣是我們的賴以生存的基礎,個體生存的空間相當之小,只能藉助親友關係來獲取生存機會,比如劉姥姥遇難了會向賈府求助。同樣,同一個祠堂出來的有出息的子孫天然就有救助同姓同宗弱小孤寡的義務。為保持社會穩定,封建統治階層還會賦予相互監督的義務,犯重罪會有株連九族的下場。到現代,祠堂一度式微,但親友圈仍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非正式組織。20世紀費孝通在《鄉土中國》提出熟人社會的概念,認為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張複雜龐大的關係網,親友就是一種資源。特別北方農村,遇到打架紛爭時,同姓同宗的還是會抱團。

1948年初版《鄉土中國》

21世紀,中國開始打破千年的以土地為中心的農業時代,大規模進行城市化建設。從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群開始,大規模離開故土,到陌生的城市或拆遷的新地安家求生存。以土地為中心的熟人圈一下子打散了。八十年代因為計劃生育,家庭一下子從以老人為中心變成以孩子為中心的小家庭模式,八十年代城市出生的孩子可能理不清老家的輩分和複雜的關係。九十年代後期開始,大學擴招,網際網路興起,很多人可以藉助學習新知識完成幾代人做不到的財富積累。親友圈價值在他們成長占比中越來越小;而以長輩為中心的親友圈交流還停留在「考多少分」「結婚了嗎」「生孩子了嗎」的低層次問話,讓年輕一代人自然不喜走新訪友。

其實看華燈初上後酒店消費場所的華彩流光,年節中旅遊景區的人山人海中還是能夠看到,年輕一代只是不喜歡傳統提著菸酒迎來送往的走親訪友模式,在內心對親情對友誼的需求從未減少。

- 15 -

@楊樂多爸爸:社會生活、工作的節奏都和以前不同了,年輕人在新的氛圍里形成了屬於他們自己的交往方式,彼此並沒有過去年代那麼在意走訪了吧。你說是冷漠也對,方式上確實冷漠了;但這不也是彼此都能接受的「獨立」的新方式嗎?

永遠不要試圖簡單地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年輕人的生活以及社會的變化。我們無法在現實中真正的、全面的、客觀的評論現實。或許抱著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彼此欣賞的態度,才能真正感知生活的愛與美好吧!祝福社會和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關於走親訪友,你還有哪些看法?

歡迎點擊到問吧分享,或留言一起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