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晉縣衙、猗頓墓、醬玉瓜、妙道寺雙塔、黃河系列(臨猗篇)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5T06:58:10+00:00

引言—名字由來臨猗古稱郇陽,1954年由臨晉縣和猗氏縣合併而成。遂各取縣名首字為今名。今臨猗縣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黃河圖黃河自北向南沿西部縣界流經臨猗,境內黃河全長29千米。妙道寺雙塔臨猗雙塔又稱「雁塔」,坐落在臨猗縣城北隅,東西對峙。

引言—名字由來

臨猗古稱郇陽,1954年由臨晉縣和猗氏縣合併而成。遂各取縣名首字為今名。

今臨猗縣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

黃河圖

黃河自北向南沿西部縣界流經臨猗,境內黃河全長29千米。

妙道寺雙塔

臨猗雙塔又稱「雁塔」,坐落在臨猗縣城北隅,東西對峙。雙塔創自隋唐,此處原為寺院,今寺已毀,僅存雙塔。「雙塔交影」又稱「雙塔斜影」,是指農曆正月、九月十五黃昏,三月、七月十六早晨,太陽和月亮同時位於東西方天邊(或相反),日月之光分別從東西方照射雙塔,使東西而立的雙塔之影從不同方向向中間緩緩移動,交融在一起。歷史上,文人騷客對「雙塔交影」也多有描述。

傳說許仙與白娘子的故事最初發生在臨猗。法海由於嫉妒許仙與白娘子的愛情,便把他們用「網塔缽」分別罩於兩塔內。西塔內藏白蛇,稱「白蛇塔」;東塔內隱許仙,稱「許仙塔」。許仙塔的第七層還藏有二人的畫像,第三層有一尊鐵鑄的許仙人頭像,面向西塔,日夜相望。許仙與白娘子的真摯愛情感動了玉帝,玉帝便命太白金星在雙塔內各放一寶,讓他們每年七夕相會一次。從此,每年七夕黃昏,雙塔之影在月光下緩-融,相依相偎,好似夫妻恩愛團圓。

臨晉縣衙

臨晉縣衙,位於山西省臨猗縣城西南臨晉鎮唐柏街(又稱政府路)北側,縣衙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

縣衙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以中軸線布局分三層台階式,依次為大堂、二堂、三堂,周圍配以廊房。大堂面闊五間,進深六椽,當心間較寬,明顯大於次、稍間,稍間又略窄於次間。採用「減柱造」,梁架為徹上露明造,四椽栿對接前後乳栿用四柱。柱頭斗栱雙昂五鋪作,琴面假昂,柱頭卷剎明顯,柱礎復盆式。堂前正面檐柱大於各柱,當心間兩根採用「抱柱造」。前檐額枋用材碩大,以三根大圓木製作,直徑達0.8米。增加了大堂的莊嚴氣氛。

猗頓墓

猗頓,春秋魯國人,奔走天涯,尋求致富,後駐郇瑕之地。生前以畜牧育桑,兼營鹽化,成為與范蠡齊名的富翁。死後葬於王寮村。

何時由一尊孤獨的古墓逐步形成如今陵園的規模?這既無史書記載,也無專文傳世,難以考稽;此處只有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所立的一座石碑。碑題名《重修周逸民猗頓氏墓記》,碑文稱猗頓生前「其富甲天下」,「西抵桑泉,東跨鹽池,南條北嵋,皆其所有」。「或者急公奉餉,上有利於國;或者憫孤憐貧,下有濟於民」。

非遺文化—鑼鼓雜戲

鑼鼓雜戲又名「鐃鼓雜戲」,主要流傳於晉南河東一帶,與合陽的跳戲一脈相承。其起源有多種說法,據唐代貞元二年的臨猗龍巖寺石碑記載,有龍巖寺即有雜戲,按照舊俗,每逢正月,臨猗縣的龍巖寺都要演出鑼鼓雜戲以敬神祀佛,故鑼鼓雜戲又有「龍巖雜戲」之稱。

鑼鼓雜戲的音樂唱腔、表演、樂器設置及演出程式保留了宋金、元雜劇的形態,對認識了解戲曲的原生形態、了解戲曲史及其發展規律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能演鑼鼓雜戲的人越來越少,在娛樂形式多元化的影響下,承父業的傳統傳承方式逐漸中斷,新一代人不喜歡聽唱大戲,這些情形使鑼鼓雜戲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亟待搶救、保護。

地方特產—醬玉瓜

臨晉「醬玉瓜」是以臨猗玉瓜和優質面醬為原料醃製而成的一種醬菜。臨晉鎮地處臨猗縣西部,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黃土沙壤,雨量適中,非常適合地黃瓜的生長。同時每年夏季光照充足,有利於傳統甜麵醬的曬制,為醬玉瓜的主要輔料——甜麵醬提供了天然的生產條件。

臨晉醬玉瓜已有百餘年製作歷史,據當地村民回憶,清代臨晉生產的「醬玉瓜」曾上貢皇宮,深受皇帝稱讚。當時臨晉有名的醬玉瓜作坊有「敬義通」和「森茂源」兩大老字號。民國版《臨晉縣誌·物產略》載:「菜瓜於未熟時用醬製成名曰醬玉瓜,巴拿馬賽會及本省第一次實業展覽會均審查給予獎章」。

後序

臨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堯舜時為甸服之地,夏代在此建有猗國。春秋時期大商人猗頓在這裡畜牧牛羊,經營珠寶,富甲天下,堪稱商業鼻祖。歷史上曾出宰相 6 人。春秋猗頓古墓、戰國東馬坑、隋唐雙塔、宋代銀棺、元代大堂,遠古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殷商文化在這裡都有遺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大美山西、大美運城、大美臨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