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激進的「建築夢想家」,里卡多·波菲辭世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5T07:06:45+00:00

據西班牙《先鋒報》《國家報》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月14日,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里卡多·波菲在巴塞隆納逝世,享年82歲。

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綜合報導

據西班牙《先鋒報》《國家報》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月14日,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里卡多·波菲(Ricardo Bofill)在巴塞隆納逝世,享年82歲。里卡多·波菲被喻為20世紀最激進的建築夢想家之一,他在世界上40個國家有超過1000個項目,其中最著名的瓦爾登7號、夏宮、紅牆住宅等項目展現了他革命性的城市與建築設計方法。其工作室RBTA在聲明中寫道,波菲的作品「與語境相連,有著豐富的風格表達,體現了強烈的革新與探險精神。」

里卡多·波菲在RBTA工作室 圖源:gestalten

波菲出生於1939年,是巴塞隆納一位建造開發商的兒子,母親是很有主見的義大利人。年輕時的波菲曾是激進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反佛朗哥獨裁統治者,以至於1958年先是在抗議遊行中被捕,之後被迫從巴塞隆納建築學院退學,遠走瑞士,最終在日內瓦高等美術學院完成了建築學業。1963年,波菲回到巴塞隆納,在家族企業的基礎上開始了本土實踐。他召集了一群不同專業的精英——建築師、工程師、哲學家、作家、社會學家和電影製作人等等,在巴塞隆納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Ricardo Bofill Taller de Arquitectura (RBTA),一時間擁有很高的聲譽。

△ RBTA成立初期各種身份的成員們 ©RBTA

在職業生涯的實踐中,波菲既多產更多變。從歐美發達國家到亞非發展中國家,他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地;從作為大都市門戶的機場、劇院、校園、企業總部、奢侈品牌商店、酒窖到社區體育設施、圖書館和普通住宅,建築類型、標準無所不包;從現代鄉土到當代高技,從後現代到極簡……沒有固定的風格,只有持之以恆的因人、因時、因地而變的原則。

重要作品

瓦爾登7號

瓦爾登7號鳥瞰 ©RBTA

1970年,波菲設計完成了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甚至也是西班牙當代建築中最具實驗性的作品之一 ——建於巴塞隆納郊外的瓦爾登7號住宅區。

「瓦爾登」的名字最早來自美國超驗主義作家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作品《瓦爾登湖》。梭羅從1845年春天開始,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爾登湖邊建起一座木屋,這本書記錄了作者長達兩年多在此自耕自食生活的一系列感悟,如同一部美國個人版的世外桃源記。1948年,美國著名行為心理學家B.F.斯金納(B.F. Skinner)出版的作品借用了「瓦爾登」這個名字,將這本烏托邦概念的科幻小說命名為《桃源二村》。在此書中,作者以一個心理學家第一視角的身份,同一位哲學家,以及其他四位年輕人拜訪了好友基於人類行為學而創建的共產主義社區。這個被命名為「桃源二村」的社區,通過嚴謹科學的行為學管理模式,營造出一片完美平等,但是又與世隔絕的社會氛圍。最終哲學家選擇離去,而心理學家經過了一系列心理鬥爭選擇留下。整個故事基於斯金納對於當時美國政治制度的不滿和起源自19世紀的烏托邦風潮的延續,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於行為學等科學研究可以改良社會的信心。

波菲的作品被命名為瓦爾登7號,正是受到這兩本書觀念的影響,尤其是第二本。項目最終建成於1975年,是一座包括446間公寓的集合住宅。這些公寓分布在18座異形高塔之中,高塔最高有16層,屋頂設有天台花園和游泳池。高塔們彼此相連,如同一片人造的混凝土森林,形體中間圍合了7個中庭。中庭皆沒有覆蓋,像一個個誇張的幽深天井,直指天空。由於複雜的公寓構成方式,不熟悉的人會覺得整座建築就是一座垂直向上的迷宮。

高聳的中庭 攝影:楊天周

RBTA工作室的總部La Fabrica

La Fabrica外觀 ©RBTA

La Fabrica外觀 ©RBTA

在瓦爾登7號的旁邊,坐落著RBTA工作室的總部La Fabrica。這裡以前是一座廢棄的水泥工廠,由30個水泥筒倉和放置大型工業機器的房間組成,1973年,波菲發現這裡後,決定對這個前工業園區進行改造,最終歷時兩年完成。

改造後的La Fabrica是一個集工作、集會與居住為一體的綜合體,外觀如同神聖的莊園——巨大的水泥建築高聳入雲,外表被各種層次分明的植物所覆蓋。建築四周和屋頂鬱鬱蔥蔥的植物讓原先冰冷的混凝土結構顯得更加人性化。而在內部空間,波菲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先的結構,同時加入一些加泰隆尼亞傳統建築的元素,如細長的拱形窗口,將巨大的圓柱筒倉轉變成充滿陽光的辦公室。

La Fabrica室內 ©RBTA

La Fabrica室內 ©RBTA

La Fabrica室內 ©RBTA

La Fabrica室內 ©RBTA

紅牆住宅

左為紅牆,右為夏宮 ©RBTA

紅牆住宅,1963年 ©RBTA

相比之後波菲以法國為基地的二十多年的建築實踐,以及2000年後重回西班牙的當代建築創作,瓦爾登7號、紅牆與夏宮三棟住宅是更能純淨體現波菲地域情結與超現實主義設計手法的經典之作。

特別是在最後成形的紅牆住宅中,波菲的建構思路更加成熟。他在整棟建築的形態中設置了多重隱喻。其中,建築平面映射的是古典的希臘十字,外部堅實的形體與穿插於內天井的樓梯、平台、連橋的空間體驗,參照了通常都建在地中海邊岩石峭壁上的北非要塞,而採用精確幾何體與濃烈色彩的設計手法,彰顯的則是典型構成主義實踐。這種有些離奇的原型組合與重構設計方法,加之不停變幻的自然光線的配合,使一棟日常居住建築,生出能與山海對話的能量,繼而成為波菲意欲呈現的夢幻家園。

紅牆住宅 圖源:gestalten

紅牆住宅 圖源:gestalten

紅牆住宅 圖源:gestalten

紅牆住宅 圖源:gestalten

紅牆住宅 圖源:gestalten

紅牆住宅 圖源:gestalten

紅牆住宅 圖源:gestalten

巴黎住區

巴黎住區(Les Espaces d'Abraxas) ©RBTA

巴黎住區(Les Espaces d'Abraxas) ©RBTA

波菲的建築語言在1980年代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從早期的烏托邦式實驗變為現代主義與古典主義的結合,充分借鑑文藝復興、巴洛克的風格,尤其體現在這期間他在巴黎周邊設計的住宅項目上。

Les Espaces d'Abraxas建築群是波菲在巴黎郊區設計的一個住宅項目,它由3棟單體建築組成,分別是「Le Palacio」「Le Théâtre」 以及「L』Arc」。「Le Palacio」是一座18層的高密度公寓,一共有441個單元;「Le Théâtre」是半圓形的公寓,一共有130個單元;「L』Arc」則位於兩者中間,看起來像是一座單獨矗立在中心的拱門,只有9層共20個單元。項目意在成為居住新區所在地的標誌性建築,具有紀念性與象徵性意味,因此波菲採用了許多巴洛克式設計手法,為建築帶來強烈的儀式感。

巴黎住區(Les Espaces d'Abraxas) ©RBTA

巴黎住區(Les Espaces d'Abraxas) ©RBTA

巴黎住區(Les Espaces d'Abraxas) ©RBTA

紅牆住宅、巴黎住區……波菲完成於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這些作品常常出現在後來的遊戲、影視創作中,這與他的先鋒性不無相關。2020年,波菲在接受媒體採訪,談及建築的未來,他指出,「在歷史上的某些時刻,特別是充滿變化的時刻,建築總是領先於她所處的社會。」從藝術的角度來講,建築是構築空間的藝術,是一個曾經歷史上最重要的東西。但如今它演變成了正在凋零的造型藝術, 這是一個需要被找回的角色。回溯文藝復興,當時的建築師和畫家們超前於他們所處的時代,創造了超前於時代特質的作品。但如今與之相反,社會、政治和經濟情況的進步與發展先行於建築,建築是滯後的。建築其為未來提出構想的能力在消逝,「對我而言這是很遺憾的事情。因為這個職業的功能之一是在歲月中進行設計,這樣的工作是為下一個 300 年而做的。設計需要能夠遇見未來,設計需要擁有未來的主體。」

(本文據有方空間、全球知識雷鋒微信公眾號以及archdaily網站等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顧維華

校對:張亮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