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個徒孫,十六歲聞名列國卻拒絕諸侯聘請,歸隱山林終身不仕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5T07:07:08+00:00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聖人,也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是一位博愛的宗師,並以「有教無類」的理念培育了不少出色的弟子。相傳孔子手下有七十二名非常優秀的徒弟,他們被稱為「七十二賢人」,同時也還有三千名才德兼備的弟子,這些人也小有才幹。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聖人,也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是一位博愛的宗師,並以「有教無類」的理念培育了不少出色的弟子。相傳孔子手下有七十二名非常優秀的徒弟,他們被稱為「七十二賢人」,同時也還有三千名才德兼備的弟子,這些人也小有才幹。其實在歷史上孔子還有一位非常優秀的徒孫,他十六歲時已經天下聞名,各諸侯國爭相邀請其出來做官,可他卻選擇歸隱山林,終身不仕。此人就是子路的兒子子崔。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是一位勇力過人的徒弟,也是孔子手下武力值最高的弟子。然而勇士難免陣前亡,勇猛無比的子路最終死在了衛國政變的鬥爭之中。起初,子路比較崇尚武力,加上性格太過直率,因此與孔子文縐縐的那一套格格不入,兩人曾經發生過不少故事。據《史記》記載,子路名叫仲由,為人大氣直率,喜歡張揚,曾經頭戴雄雞式的帽子到處耍威風,還佩戴著公豬裝飾的寶劍四處炫耀。由於孔子的寬廣胸襟與至高的人格魅力,子路最終拜倒在了孔子的長衫之下,成了儒家學說的一名忠實弟子。

別看子路的個性與低調又儒雅的孔子性格相差得十萬八千里,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孔子比較喜愛的弟子。子路的直率和有啥說啥的性格並不讓孔子感到反感,相反孔子還覺得他比較可愛。子路生得人高馬大,力大無窮,為人正直。公元前480年,已經在衛國為官的子路捲入了蒯聵的政變叛亂之中,最終命喪亂刀之下。子路的壯烈犧牲給孔子帶來了不小的打擊,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高齡的老人在得知噩耗後痛哭不已。由此可見,子路在孔子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然而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子路還留有一位十三歲的兒子在家中,他後來也成了位天下聞名很了不起的人。子路名叫仲由,他的兒子叫做仲子崔。十三歲的仲子崔就像一位小子路,一樣脾氣暴躁又嫉惡如仇。在得知父親被害的消息後,子崔就要去衛國為父報仇。這天恰好孔子前來弔唁子路,子崔就把想要為父報仇的想法告訴了孔子。孔子表示,子崔年齡還小,應該學會了武藝長大後再去報仇才有勝算。子崔覺得孔子這個師爺的話非常有道理就忍了下來,專心學習武藝。

子路的妻子叫做顏氏,是顏濁鄒的妹妹。顏濁鄒又名顏仇由,也是孔子的徒弟,同時他不僅是子路的同門師兄弟,而且還是子路的大舅哥。顏氏和他哥顏濁鄒一樣賢明懂事,她教導兒子立志報仇,並且督促子崔每天練習劍法與射箭等武藝。經過三年的刻苦訓練,子崔不但武藝超群,而且知書達理,還懂得兵法。此時,子崔已經十六歲,生得與子路一樣身材魁梧,渾身力量無窮,有過人的本領。

公元前477年,仲子崔與母親顏氏商量後,決定先找孔子商議一下報仇之事,再去衛國找舅舅顏仇由。子崔見到孔子後,孔子看到子崔生得如同子路一般,心中又是感傷又是歡喜,於是考了他幾句話,子崔對答如流。孔子見子崔文武雙全,於是寫了封給顏仇由的書信,讓子崔帶著信去衛國找顏仇由。於是,仲子崔帶著寶劍與書信,一路直奔衛國。

到了衛國,仲子崔找到了舅舅顏仇由。舅甥相見場面非常感人。看完孔子的信後,顏仇由就把衛國最近的狀況告訴了外甥仲子崔。子崔找到殺父仇人狐黶約定時間決鬥,狐黶答應了,兩人約定兩天後在城西決一死戰。兩天後,仲子崔帶著寶劍,狐黶拿著木戟在城西決鬥。狐黶雖然人品不咋地,但是勇力過人,當年與武力值爆棚的子路也可以一戰;而子崔雖然年方十六,但是卻武藝超群,加上一心為報父仇,因此武力值有加成;兩大高手鬥了好久,最終子崔一劍砍倒了狐黶。十六歲的子崔殺死了仇人狐黶,報了父仇。

替父報仇以後,子崔告別了舅舅顏仇由,回到了魯國與母親一起過起了不問世事的日子。由於子崔殺的是奸臣,加上他又是為報父仇不得已為之,因此他的行為不但沒有人譴責,反而成了一段佳話。就這樣孔子的十六歲徒孫子崔一下成了當時諸侯們討論的熱點人物,加上流傳他文武雙全,深通兵法,於是諸侯們個個想要把這個少年英才籠絡到帳下。結果每天都有諸侯的使者跑到魯國找子崔,表示希望可以聘請他出山做官。見到父親為官慘死的子崔對於做官深惡痛絕,因此拒絕了所有的來訪者。

但是子崔太有名了,每天來找他的人那是絡繹不絕。時間一長,子崔實在受不了這些人的騷擾,於是和母親歸隱山林了,一生沒有出仕。子崔身為孔子的徒孫,子路的兒子,能夠有這樣的作為,也算沒有給他們丟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