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從「反內耗」開始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5T07:22:17+00:00

大家周末好呀!結束了一周的工作,是不是終於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那麼一般是在什麼時候,你會感覺很累呢?或許很多人的答案是:每時每刻。忙忙碌碌一整天,老闆一句話,又要加班到凌晨。到了休息日,明明不想參加社交活動,但迫於各種原因又不得不去,還得和一些不認識的人沒話找話。

大家周末好呀!結束了一周的工作,是不是終於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那麼一般是在什麼時候,你會感覺很累呢?

或許很多人的答案是:每時每刻。

忙忙碌碌一整天,老闆一句話,又要加班到凌晨。

到了休息日,明明不想參加社交活動,但迫於各種原因又不得不去,還得和一些不認識的人沒話找話。

好不容易忙完工作回到家,發現還有一堆家務活沒幹。

終於穩定下來後,房東又變了卦,勞神費力搬一次家,收拾完東西便只想癱坐在沙發上。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雞毛蒜皮,都能讓我們忙得不可開交。

累,是人生的常態。

但很多人時常掛在嘴邊的「我好累啊」,不是體力消耗後的累,而是「心累」

這種心力消耗不像體力消耗那樣顯而易見,在外人看來,你表面上毫無波瀾;然而,「內心戲」到底有多少,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可能會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老是去猜測別人的某句話是什麼意思,甚至連表情、語氣的輕微變化都不放過。

在一番臆想中,你解讀出了好幾種意思,不知道哪個才是對方真實想表達的,但又不便問人家,於是又陷入揣測與不安。

你可能心裡設想了一個完美的計劃,但遲遲不肯行動,總覺得達不到預期。越臨近任務的截止日期,你的自我壓力越大。

你可能總是猶豫不決,一件事情反反覆覆考慮,就是下不了決斷。

「如果我做了這個,會怎麼樣?是這樣做還是那樣做?會不會還有更好的選擇?」

在你搖擺不定的過程中,一些機會便錯過了,你最終既得不到最優的選擇,而且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你也可能在經歷過一次失敗後,陷入自責與後悔,從而給自己設限,之後的每次嘗試都畏畏縮縮,充滿糾結。

有人說,比內卷更可怕的是「內耗」。

如果把人的身體比做一塊電池,那這些焦慮、猜疑、糾結便會讓你在什麼都不做的狀態下,持續地往下掉能量。

精神內耗往往讓人感到持續性的不安、低落,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

長期內耗,還容易讓人出現失眠、頭疼等反應,陷入精神崩潰,導致重度抑鬱。

所謂的「內耗」,在心理學領域叫作「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

自我損耗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鮑邁斯特(Baumeister)提出,即一個人每一次選擇、糾結、焦慮、分散精力,都會損耗其心理能量,從而讓人執行能力和意志力都下降

有的人並沒有意識到複雜的「內心戲」耗費了自己太多時間和精力,一天下來感覺累得不行,但並沒有實實在在地完成什麼事情

越是高敏感的人,越能捕捉到一些細節,看到別人的一個眼神都會思慮很久,猜測是不是與自己有關。

面對過度的自我損耗,我們應該如何擺脫困境呢?小北有一些經驗想跟大家分享:

首先,不要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不要讓取悅別人成為自己的「潛規則」

你要相信,人生不需要那麼多觀眾。在成為別人的戀人、朋友、同事之前,你首先應該成為你自己

其次,不要過分苛求完美。要適當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把目標一步一步分解,先完成,再完美

另外,不要自我設限,要有自信,敢嘗試;不要一直猶豫,過於拖延,要果斷行動,邁出第一步。

同時,要學會悅納自己,認識和表達真實的自己,既不過高要求,也不過分貶低。

當然,我們不能把精神內耗的範圍泛化,不能把一切選擇、糾結、猶豫、思慮、分散精力都歸結為內耗。

內耗不是心理疾病或障礙,什麼內耗型人格、內耗型體質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學概念。

只是當過度的精神內耗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狀態和生活質量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

很多事,不值得我們浪費那麼多精力和情緒。

今天小北想給大家推薦一份「心理學書單」。讓我們一起從中汲取內在力量,擺脫那些被別人左右的情緒!

每一天,都應該好好愛自己才是。

01

《心理學是什麼

作者:崔麗娟 著

📓 暢銷10年,風靡中國,銷量突破100萬冊!

用通俗的語言從心理學的各個流派、心理學家對個體心理過程的研究與解釋、心理學家對社會人的研究、認知心理學等四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論述了心理學相關原理。

02

《心理學十五講

(第二版)

作者: 黃希庭 鄭涌 著

📓 採納心理學的多種研究取向,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心理學眾多領域中直擊人心的內容。特別是從心理學百餘年歷史上精選了43項"重大研究"做了專欄介紹,既展示了這些研究對於心理學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又充分體現了心理學家的探索精神和人格魅力。

閱讀此書,將有助於讀者求知、成才、實踐成功人生!

03

《心理學的邀請》

(第五版)

作者:(美)卡蘿爾·韋德,(美)卡羅爾·塔佛瑞斯 著

📓 一本讓你豁然開朗的心理學入門經典。道德、人格、夢、愛情、性慾、自我實現……是我們常說的話題,這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它們做出了探討。

焦慮、失眠、痛苦、抑鬱、強迫……是我們這一生可能會接觸到的困擾,這本書幫助我們解決它們。

04

《格式塔心理學原理》

作者:(美)庫爾特·考夫卡(Kurt Koffka) 著

📓 格式塔學說在心理學史上留有不可磨滅的痕跡,它向舊的傳統進行挑戰,給整個心理學以推動和促進,使歐洲逐漸形成一股現象學的心理學思潮,直至今天仍有廣泛影響。

隨作者一起感受心理學的抽象、神奇和有趣!

05

《理解人性

作者:(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著

📓 一本適合多種人群閱讀的心理學佳作,無論對於心理學和教育學相關領域從業者,還是對於廣大希望了解自身、了解人性的普通人,都能帶來一定的啟發。

本書作者所開創的個體心理學在心理學領域中獨樹一幟,曾經在西方各國有巨大的影響。他所提出的自卑情結、補償機制、權力追求等概念,更是深深滲透到現代西方文化和一般人的科學常識之中。

06

《你活得累嗎:度過

困難時期的心理學》

作者:(日)加藤諦三 著

📓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給你行之有效的「渡劫」方式。字字珠璣,溫柔治癒,與你直面疲累、應對抑鬱!

為什麼要如此在意別人的喜怒哀樂呢?為什麼會逐漸學會迎合周圍的人?那些常年困惑你的問題都將得到解答。

07

《活出生命的意義

作者:(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著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以超越自我?如何妥善處理人生的三大主要羈絆?如何安身、立業、持家?家庭合作到底有多重要?老師該如何幫助孩子?青春期問題的根源何在…… 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這部名著以大量的診療案例揭示了人的一生究竟該如何度過,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意義。

08

《找回你自己》

作者:(美)大衛·西伯里(David Seabury) 著

📓 50個故事,50把打開你心靈枷鎖的鑰匙。教你如何丟掉「自私」舊詮釋的包袱,體驗內心、回歸自我,對道德綁架勇敢說「不」。

09

《烏合之眾》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著

📓 群體心理學領域的經典之作,是學習社會心理學的入門讀物,影響長達百年。

解釋了為何群體往往呈現出盲目、衝動、狂熱、輕信的特點,而統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體的這些特點建立和鞏固自身統治的。

10

《傾聽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調適》

(第三版)

作者:(美)帕蒂·惠芙樂(Patty Wipfler) 著

📓 當孩子哭泣的時候、當孩子恐懼的時候、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當孩子憤怒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

本書能為父母們提供一些方法,幫助他們應對這些經常出現的困難時刻,還會為父母們提供一些基本思路幫助維繫親子之間的珍貴關係,其中有關如何傾聽的方法,不但有助於減輕孩子的煩惱,同樣有助於減輕父母的煩惱。

-End-

編輯:國棟,妍書

圖片來源:pixabay,影視劇照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箱:scb01@pup.cn

今日活動

你曾經或正在感到精神內耗嗎?你有什麼擺脫內耗的好方法呢?在評論區留言和小北聊聊吧。

小北將從留言中選出3位幸運讀者,送上今天心理學書單中的隨機一本。

只知道稻盛和夫?這位被低估的中國思想家亟須了解

吸粉700萬的美國「90後」,他眼中的中國人多有趣?

那些會寫文章的人,都做對了哪件事?

擺脫精神內耗,與自己和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