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圓內方」紀曉嵐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9T12:32:52+00:00

大家對紀曉嵐的了解多半來自於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其中張國立老師也是一表人才,將紀曉嵐這個角色演的活靈活現、深入人心。其實,清朝才子紀曉嵐並沒有我們象中的帥氣,根據史料記載,紀曉嵐「貌寢短視。


大家對紀曉嵐的了解多半來自於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其中張國立老師也是一表人才,將紀曉嵐這個角色演的活靈活現、深入人心。

其實,清朝才子紀曉嵐並沒有我們象中的帥氣,根據史料記載,紀曉嵐「貌寢短視。所謂「貌寢」,就是相貌丑;所謂「短視」,就是近視眼。與紀曉嵐交好數十年的朱矽有詩描述紀曉嵐:

河間宗伯奼,口吃善著書

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錄

看來,紀曉嵐還有口吃的毛病。當然他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但依乾隆的用人癖好,照理紀曉嵐是得不到重用的。他對身邊近臣選擇的標準,不但要求這些人機警敏捷,精明聰穎,而且要有較好的形象。例如和珅、王傑、于敏中、董誥、梁國治、福長安等人,都是數一數二的「美男子」,故而得到重用;而紀曉嵐如此丑,如何能夠真正得乾隆重用呢?因此,有人說,紀曉嵐只不過是乾隆養的文學詞臣而已。但是這位「詞臣」,卻因其獨特的處世方法在乾隆、嘉慶時期走上高位,並功成名就,成為文化巨人。

究其原因,這不僅因為紀曉嵐是《四庫全書》的編修者,是多年主持科舉考試的官員,對乾隆王朝有巨大貢獻,更因為他懂得方圓處世之道,能在乾隆帝對臣子的刁難中,做事遊刃有餘。


有一次,乾隆皇帝想開個玩笑對紀曉嵐的辯才進行考驗,便問紀曉嵐:「紀卿,忠孝二字作何解釋?」

紀曉嵐回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為孝。」

乾隆立刻說:「那好,朕要你馬上就去死。」

「臣領旨!」

「你打算如何死?」

「跳河。」

「好吧!」

乾隆當然知道,死對紀曉嵐來說是不可能的,於是靜觀其變。不一會兒,紀曉嵐回到乾隆皇帝跟前,乾隆笑道:「紀卿何以未死?」

「剛巧屈原遇見了臣,他不讓臣死。」紀曉嵐回答。

「此話怎講?」

「到河邊,臣正準備跳,屈原從水裡向臣走來。他說:曉嵐,你此舉大錯矣!想當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如此聖明,你為啥還想不開?你應該回去先問問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說,他跟當年的楚王一樣是個昏君,你可以再死啊!」

乾隆聽後,放聲大笑,連連稱讚道:「好一個如簧之舌,雄辯稱號當之無愧。」

這就是紀曉嵐的處世之道,他一生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花甲之年,五次執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禮部尚書。他逝世以後,在崔爾莊南五里之北村築墓。朝廷特派官員到北村臨穴致祭,嘉慶皇帝還親自為他作了碑文,彰顯他的功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