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南越列傳》趙佗:我虐了劉家一輩子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9T15:29:26+00:00

秦末群雄並起,大家耳熟能詳的是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這些家家喻戶曉的梟雄。趙佗真定人,非常高壽活了103歲,從漢高祖熬到了漢武帝。

秦末群雄並起,大家耳熟能詳的是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這些家家喻戶曉的梟雄。但在同一時代還有一位梟雄常常被忽略,他是秦末群雄活到最後的一位;他的雄才大略某程度上不亞於項羽劉邦;他雄據一方,建立的南越國與漢庭抗衡長達90餘年,他就是今天大器要講的南越王趙佗。

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真定人(今石家莊境內),非常高壽活了103歲,從漢高祖熬到了漢武帝。於前204年(漢高祖三年)創建南越國,自封南越武王。《史記》趙佗創建南越國之前的事跡記錄甚少,只說他擔任南海郡的龍川縣令,後受時任郡尉任囂委託接手南海郡後起事。

仔細品味《南越列傳》可以發現趙佗其實是一位水平不亞於同時期劉邦、項羽的梟雄,司馬遷對趙佗點評不多,但從趙佗的主要事件我可以想像到趙佗是位資深老辣的政治動物

司馬遷記錄趙佗的事跡我感覺是故意做了「抑制」,從趙佗的實際言行與平和的文筆之間我讀出了陣陣不和諧,我猜測很大可能是南越國稱臣時趙家提的要求讓太史公別寫得那麼「出彩」。

這段時間一直閱讀《史記》,可以給大夥順便說說司馬遷文筆的高超之處。一種是只要能直接寫的,給你揮斥方遒、排山倒海地寫出一篇文筆精彩的歷史;另一種是需要忌諱的,字數越少,文風越平和簡單,結合上下文聯繫就會越發奇怪的,說明事實往往不簡單。《南越列傳》就是屬於後者

到底趙佗是一位什麼樣的梟雄呢?按著《史記.南越列傳》的脈絡大器為大家品一品趙佗:

一、司馬遷對趙佗的評價

司馬遷在《南越列傳》對趙佗的總體評價不高還有指責的味道,說他:

「尉佗之王,本由任囂。遭漢初定,列為諸侯。隆慮離濕疫,佗得以益驕。」

大概意思是:趙佗本是地方長官,趁著漢朝初立政權未定,割據躍身諸侯。踞險而守,日益驕橫。

換個說法:你趙佗本非什麼世家大族,土地和政權是軍事割據不止,還自立為王,而且還不服中央管理。

大家想一下,其實趙佗的發家史有那麼點跟劉邦相似,甚至可以用同樣的評價可以拿去評價劉邦,因為劉邦也是普通老百姓出身起義。只不過為什麼這裡要貶低趙佗呢?

因為寫歷史是要講立場的,司馬遷寫歷史是按照中原王朝為正統的角度去寫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南越按理就是王朝的領土。而且古代是講君權神授,皇權有唯一性,同一個劇本不能有兩位主角。

如果司馬遷承認了趙佗政權獲取是合理的,那麼就等同於否定劉邦創立政權是合理的。哪怕兩位都是平民出身,劉邦起事就是君權神授,但趙佗起事性質就是武裝割據。

司馬遷對趙佗的評價就沒了,點到即止了!

可他趙佗割據南越4年,創建南越國在位67年,統治南越土地前後達71年,期間趁火打劫了劉邦、暴揍呂太后、兼併東西越、稱帝氣死呂太后、智斗漢文帝、讓漢武帝無處下手的人《史記.南越列傳》給他的評價一共就26個字,這就是我覺得非常矛盾,非常不對勁的地方

這裡我講講幾個主要疑點:

1、講道理,光稱帝這一條就足夠史官把這人寫得黑無邊際,可司馬遷也只是簡單地一筆帶過,漢文帝竟然還對此事表示理解。

2、趙佗治理南越的為政措施沒描述記錄,直接被忽略。講道理,能經略一方長達71年還使東西百越臣服的人,其執政水平絕不會差,甚至說還非常不錯,不錯到讓司馬遷都難以起筆的程度。對比漢初中原地區的百廢俱興,當時的南越國可能已經被趙佗治理成一方「強國」,一度讓漢國南部產生了離心力,讓漢庭心生敬畏。

3、還有上述《南越列傳》中司馬遷記錄趙佗的事跡,堪比「天子」劇本。司馬遷都儘可能簡單一筆帶過,能不展開就不展開。

綜合上面提出《南越列傳》關於趙佗部分的幾個疑點,我大概能判斷出:趙佗是一位水平不亞於秦末時期包括劉邦項羽在內的亂世梟雄。

某程度來說比他倆更厲害,可能由於過於優秀,讓司馬遷刻意貶低、忽略、淡化其身平事跡,成為一度被後人忽略的優秀梟雄。

趙佗在位時一直與漢庭保持曖昧關係,面子上是藩屬關係,但里子還沿用越制施政,軍事、經濟獨立發展,也不對漢庭朝拜納貢。趙佗後來還稱帝,漢庭雖然對此很不爽,但拿他也沒辦法。可惜趙佗的子孫都比較拉跨,隨著漢庭國家實力的復甦,漢越的平衡逐漸被打破,政權逐步被漢庭瓦解,那是後話了。

二、趙佗難洗兵諫奪權之嫌

《南越列傳》對趙佗最初如何取得南海郡的控制權有比較詳盡的描述,這裡離不開一個叫任囂的人,這位人我們後面再分析。原文說道任囂病重召龍川令趙佗說出了以下這番話:

「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傑畔秦相立。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里,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郡中長吏無足與言者,故召公告之。」

大概情況就是,任囂病重找趙佗「託孤」說中原已亂,群雄並起,到處打仗,怕亂軍會打到這,我想做以下四件事:

1、挖斷關道據險而守,以待時變;

2、「頗有中國人相輔」,爭取中原人支持;

3、南越這地方背山面海,地理位置優越,可以考慮建國;

4、我病重了,目測南海郡內就你趙佗能接我的位置,就讓給你吧!

這裡問題就來了,這段話看似合理地告訴讀者趙佗南海郡控制權是怎麼來的,但結合全文來看是非常不合理的,讓我懷疑這段話是趙氏後人編給司馬遷的,主要兩個疑點:

1、這段「託孤」內容太過煽情,太過詳細,目的性太強,就是表示政權由來的合法性是由前任長官任囂「禪讓」所得,看上去不像是段回憶;

2、這段的內容在《南越列傳》全文中顯得特別突兀,司馬遷對趙佗的評價就26個字,但這段對話回憶竟有100多字。上文提及趙佗這輩子幹了那麼多大事都被司馬遷草草帶過,唯獨在獲得南海郡控制權的由來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兩者一對比,顯得《南越列傳》中趙佗內容的篇幅頭重腳輕,讀起來非常地奇怪。

為什麼司馬遷要特意強調此事呢?司馬遷可能也是懷疑趙佗獲得南海郡的控制權可能是兵諫脅迫而來,故意在這此地無銀三百兩,引人耐人尋味

說回任囂這個人,我特意百度了一下,沒正史記載這人,百度一種說法是任囂接替屠睢,與趙佗率軍平定嶺南;另一種說法是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兵入嶺南,關於這種沒根據沒來源的描述我態度是不予採納

也沒找到關於任囂憂國憂民憂嶺南或任囂跟趙佗生前共事的事跡,僅在《南越列傳》只提及兩個線索:1、佗,秦時用為南海龍川令;2、南海尉任囂病且死

再翻閱史記《秦本紀》《秦始皇本紀》也沒提及關於南海郡、嶺南、趙佗、任囂的內容,換個說法就是他們的事壓根就不值得編入秦的正史。至於網上查到那些什麼秦始皇給趙佗發密信讓他獨立這些就完全是扯犢子了。

綜合上面的歷史線索,得出我的結論:任囂跟趙佗只是單純的上下級關係。

再回到為什麼我懷疑趙佗是兵諫奪權?

1、結合上下文趙佗一生的事跡,很容易看出趙佗這個人,就是個極其優秀的梟雄,心狠手辣、反覆無常、老練狡詐、工於心計,偽造回憶就壓根不算個事。

2、任囂病且死,病殃殃的將死之人不論在主觀客觀,願意與否,面對兵諫威逼都無能為力,只有答應。

3、趙佗繼任後「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上任第一件事除了絕道而守,另一件事就是對自己同僚狠下殺手,誅殺所有秦置官員,全換上自己的親信。

大家說到底都是同朝為官,說殺就殺了非常乾脆,任囂的「託孤」可沒讓趙佗誅殺同僚,反而讓他「頗有中國人相輔」爭取中原人支持。趙佗對同僚都如此,那趙佗對任囂的真實態度估計也不會好到哪去。趙佗這麼做是為與秦徹底劃清界線,仔細想一想,說到底是他早就有謀反之意了,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路人甲誰會那麼狠?

不然這故事按字面理解就是:本來勤勉上班的趙佗,突然被上司任囂叫到跟前,說今天我就把南海郡交到你手上了!趙佗回頭就馬上把所有同事殺了。

前後文一推敲,這難道沒毛病麼?

所以我覺得司馬遷是故意這麼寫的,因為他也不相信趙佗政權是「禪讓」得來的。

至於趙佗造反的動機《南越列傳》一開頭就寫得很明白:

「秦時已並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

秦時候兩廣地方就是用來流放罪犯的,讓他們與野蠻人在一起生活。山高皇帝遠不說,派駐的官員心裡多是一肚子氣,因為他們跟被「流放」也沒什麼區別,這輩子也不一定有機會能回中原。說起來當時這南越的情況像不像當年澳大利亞?

綜合上面的觀點,我認為趙佗政權取得很大程度是兵諫謀反而不是任囂「禪讓」所得。

三、玩弄漢家於股掌中的亂世梟雄

文章一開頭我就說趙佗是位在秦末時代被忽略的優秀梟雄。優秀到什麼程度呢?

縱觀趙佗主政南越國其間,可以發現趙佗對北方漢庭的一系列決策基本正確,屬於地緣政治的高超玩家,成功讓雙方接近均勢對峙了60多年,前後經歷了漢高祖劉邦、呂后、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都拿趙佗沒什麼辦法,南越也成為西漢建國最後收復的領土之一。

我這麼評價趙佗:地緣恐怖主義的始祖

那趙佗這一生到底做了什麼讓劉家頭疼的事呢?我們下面一件一件來數:

3.1擇準時機,趁火打劫劉邦

引述《南越列傳》原文:

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

很好理解,趙佗趁秦滅漢立交替之際,出兵吞併桂林郡與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劉邦出於中原剛定,百姓需要修養生息,所以沒去征討趙佗。

這裡顯示出了趙佗在政治、軍事上的深謀遠慮,原因有:

1、師出有名。趙佗接管南海郡在前208年,但兼併行動和自立為王在前208年,就是秦漢交替之際。他沒選擇在接管南海郡就開始攻伐西邊兩郡,因為那時候秦還沒滅,直接干會讓他直接背上「謀反」的歷史罪名。但在秦漢交替之際,他完全可以打著守固土的名義去「征討」「降漢」嫌疑的郡縣。搞不好還會被當時人說成是前朝「忠臣」。不論最後秦有沒亡,他都能找到一個乾淨的理由去解釋這場兼併戰爭

2、建立軍事屏障。為什麼是桂林郡與象郡?因為那是南海郡的西大門,奪取後能直接封鎖從雲貴高原進入廣西地區的路,而東部閩越秦軍都未能平定更何況百廢俱興的初漢。在《南越列傳》中有提及趙佗「急絕道聚兵自守」。在奪取桂林郡與象郡後,趙佗只保留粵北通往長沙郡少數幾條官道,踞險而守,形成東有閩越西有險阻的屏障,讓漢軍一度無從下手。

3、脅迫劉邦承認既成事實。南越地區一度遠離中原大戰,可以試想在大漢初定,劉邦開開心心地派人接收全國郡縣田畝、稅收、戶籍時,查到南方突然發現有個叫趙佗的人已經完成割據自封為南越王,鬧獨立了,劉邦此時會是什麼心情?血壓直接飆升,想揍他,但發現實在揍不過。劉邦也只能發揮阿Q精神,把趙佗已吞併的桂林、象郡地區劃歸為長沙郡以示不滿,千百般不情願也只能用「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來掩飾這通窩囊氣。

畢竟在當時,漢朝首要威脅還是北方匈奴,主要軍事力量都部署在北疆,東南方的事先放一放,但越漢仍是維持敵對狀態,動不動就入關搗個亂。

終於在漢十一年(前196年),即劉邦逝世前一年,漢庭派陸賈出使南越國,終於承認趙佗政權的合法性正式受封為南越王,明面上確立藩屬關係,開放關市貿易,越漢暫時結束敵對狀態。

換個說法就是趙佗逼了劉邦整整十一年,或者說氣了劉邦整整十一年

3.2大破漢軍,氣死呂太后

趙佗氣死劉邦之後還氣死了呂太后,或者說趙佗直接導致了呂太后勢力的倒台

事情是這樣,漢越結束敵對後開始接近十年的互市貿易,漢庭發現越國每年大量購入鐵器,越發不對勁。於是(前181年,漢呂后七年)就有大臣建議呂后關閉漢越互市禁止鐵器貿易。

這事就直接引爆了趙佗,給漢庭說了一段很有水平的話,原文是這麼說的:

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聽讒臣,別異蠻夷,隔絕器物,此必長沙王計也,欲倚中國,擊滅南越而並王之,自為功也。

這段話高明的地方就在於一直在轉移矛盾給漢庭台階下,試探漢庭的態度。

一方面是表示:互市是高祖爺的旨意,太后您是聽信了讒言,我不怪您。

二方面是表示:不是我趙佗想謀反,是長沙王想謀反。

這裡展示了趙佗梟雄的一面,他這屬於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還想借刀殺人。呂太后在歷史上也不是什麼善茬,對此不予理會,也因為漢庭上下早看趙佗的南越國不順眼,最終還是關閉了互市。

既然給臉不要臉,就有了:

於是佗乃自尊號為南越武帝,發兵攻長沙邊邑,敗數縣而去焉。

字越少事越大。趙佗直接稱帝,公開對抗漢庭。還發兵攻取長沙南疆,還打贏了。

漢庭也不甘示弱,馬上進行了反擊,但:

高后遣將軍隆慮侯灶往擊之。會暑濕,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嶺。歲余,高后崩,即罷兵。

損兵折將沒打贏,雙方僵持一年多,最後把呂太后活活氣死了(前180年,漢呂太后八年,卒),雙方才講和罷兵。

說趙佗氣死呂太后是玩笑話,但漢軍這次軍事行動的失敗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後果,原文:

佗因此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東西萬餘里。乃乘黃屋左纛,稱制,與中國侔。

一度讓漢朝南疆少數民族產生了對中原王朝的離心力讓本來搖擺的小數民族政權在趙佗的軍事、經濟威逼和利誘下(威逼利誘是司馬遷寫的,實際上可能不是。)併入了南越國的版圖,相當於覆蓋了當今兩廣、越南北部及福建南部地區,而且趙佗還實實在在地當了皇帝。此時的南越國達到了全盛時期

3.3一代梟雄的落幕

呂太后死後,漢文帝即位(前179年)。這裡不得不說說漢文帝與趙佗的政治博弈,文帝的非凡睿智為後來打破漢越實力平衡,瓦解南越國內部做了一個很大的政治奠基。

漢文帝即位後一改前幾任的敵對態度,對南越國採取懷柔政策

乃為佗親冢在真定,置守邑,歲時奉祀。召其從昆弟,尊官厚賜寵之。

漢文帝睿智第一個表現:專門派人去趙佗河北老家,重修了祖墳,還派人常年守墓,過年過節掃墓祭拜,而趙佗同鄉的親戚表兄弟都賜官封賞。

我按諸侯士大夫禮數對待你的家鄉和親戚,等同於承認你南越王的合法性,這相當給了趙佗一個非常大的面子。於是漢文帝再度派陸賈出使南越告知趙佗這事,還指責趙佗:

因讓佗自立為帝,曾無一介之使報者。

意思大概是你趙佗稱帝了怎麼都不告訴我一聲?

這是漢文帝睿智第二個表現:話不說絕,表示這事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我給你趙佗一個台階解釋一下什麼情況。

漢文帝兩招占盡了道德和政治制高點,趙佗一是對文帝的態度是意想不到的;二是對漢文帝是大智若愚還是真軟弱摸不著頭。列傳直接給出趙佗的態度「王甚恐」。

此時的趙佗想著自己已垂老(此時趙佗已經70多,但實際他還能活30年),再與漢家斗也斗不了幾年,看著自己兒子趙胡老實平庸不是大漢的對手,自己再斗下去與後代子孫不利,於是接受了漢文帝的台階,回信道:

蠻夷大長老夫臣佗,前日高后隔異南越,竊疑長沙王讒臣,又遙聞高后盡誅佗宗族,掘燒先人冢,以故自棄,犯長沙邊境。且南方卑濕,蠻夷中間,其東閩越千人眾號稱王,其西甌駱裸國亦稱王。老臣妄竊帝號,聊以自娛,豈敢以聞天王哉!

這回信再次體現趙佗老梟雄的高超水準,表達了3個意思:

1、向死人潑髒水。長沙王誣陷我謀反,有人說呂太后掘我租墳滅我宗族,所以我才一時衝動攻打長沙;

2、繼續得了便宜還賣乖。這邊的蠻夷部族沒文化不懂中原的禮數,動不動就稱王,我不稱個帝實在管不住他們,我不想這樣的。

3、暗表威脅。只有我才能管住那麼多蠻夷部族,如果我被幹掉了,你大漢邊境就等著吧。

寫完信,趙佗也把表面功夫做足讓陸賈回去好交差,隨即下令:

吾聞兩雄不俱立,兩賢不並世。皇帝,賢天子也。自今以後,去帝制黃屋左纛。

漢文帝接受了趙佗的解釋,漢越和解恢復通商

到了漢景帝時期,趙佗還是原形畢露我行我素,繼續行皇稱帝,但漢景帝也懶得管他了。

從這個結果看似是趙佗完美取勝。但自此南越國與大漢的平衡逐漸改變,因為自漢文帝開始對南越國的戰略已經由正面對抗轉為內部瓦解

既然對付不了你,那就對付你的子孫後代。

趙佗最後活到了前137年,據傳享年103歲?漢武帝建元四年,與西漢對抗了整整67年

而南越國在趙佗死後被漢庭逐步滲透,經歷三代人,最終在漢武帝的策劃下激起內部矛盾被瓦解滅國,前後僅用了25年

換個角度來解讀趙佗的一生,其實是不是也是個「主角」劇本呢?

趙佗在秦末群雄中絕對能占一席之位,是一位常被忽略但極其優秀的梟雄。


分享完畢,謝謝閱讀!

歡迎關注、點讚、轉發、評論及其意見或糾正。

身處廣州,隱於鬧市之中。

好閱群書,獨愛文史實錄。

隨筆創作,供君如廁閱讀!

手握大器,觀天下之微妙。

歡迎關注大器觀察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