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鼠傳人?寵物店倉鼠驗出新冠病毒,港府將人道處理2000隻小動物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8T20:04:16+00:00

在Omicron及Delta的雙重夾擊下,香港Omicron本地感染正持續增加,同時,源頭不明的Delta病毒在社區「離奇出現」。


在Omicron及Delta的雙重夾擊下,香港Omicron本地感染正持續增加,同時,源頭不明的Delta病毒在社區「離奇出現」。

繼日前一間寵物店有女職員確診感染Delta,該店一名顧客及其丈夫亦確診。此外,該寵物店內11隻倉鼠樣本、倉庫環境樣本呈陽性,「倉鼠傳人」疑雲升級。

港府表示,為審慎起見,涉事批次的逾2000隻倉鼠及其他小動物將被人道毀滅。



不排除「倉鼠傳人」可能


香港昨日(18日)新增18宗確診,包括7宗輸入個案、10宗與輸入個案有關連的本地個案、1 宗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個案;另有10多宗初步陽性個案。


銅鑼灣一間名為Little Boss的寵物店,日前有女店員確診,並帶有絕跡香港多時的Delta變種病毒,源頭不明。昨日,再多一名曾到訪該寵物店的67歲女顧客確診,其73歲丈夫則初步確診。



女患者曾於1月4日與女兒到該寵物店購買倉鼠,1月8日再到回該店換寵物籠及購買飼料,由確診女店員接待,期間有交談,在店內停留10至15分鐘;患者16日檢測呈陽性,其女兒無病徵,其丈夫則初步確診。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正安排所有於1月7日至15日曾在該寵物店與確診售貨員有接觸的顧客,到檢疫中心進行強制檢疫,當中涉約140宗交易及150人。



香港漁護署署長梁肇輝表示,署方前日於涉事寵物店檢取125個樣本,包括倉鼠、龍貓、兔子等78隻動物,其中11隻倉鼠驗出帶有新冠病毒;同日在大埔倉庫檢取155個樣本,倉庫內的食物盤、寵物籠亦驗出病毒。已檢走兩個地點所有動物作「人道處理」。


梁肇輝表示,現有科學資料顯示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可將病毒傳予其他動物,亦有可能傳人,平衡風險與動物福利之間,要儘快解除潛在風險、完全隔斷倉鼠與市民的接觸,因此銅鑼灣寵物店及大埔倉庫約1000隻細小動物,以及全港34家寵物店約1000隻倉鼠亦須「人道處理」。


此外,全港34間獲准售賣倉鼠的寵物店亦需停業,直至所有測試結果呈陰性才能復業。


梁肇輝續指,Little Boss最近有兩個入口批次,分別為去年12月22日及1月7日由荷蘭進口,相信該兩批次風險較高,呼籲市民把曾於去年12月22日或之後在該店購買的倉鼠交由漁護署作「人道處理」。


署方又即時停止所有細小哺乳類動物包括倉鼠進口,同時會檢討該類動物進口香港的檢疫要求,包括是否要求出口國家為相關動物在出口前進行新冠病毒測試,以及在動物抵港後是否需要再進行測試。


專家組一致同意處理方案



港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教授昨日引用歐洲曾撲殺千多萬隻感染新冠病毒的貂鼠為例,形容港府的決定非常重要、果斷及明智,因倉鼠「感染了可能數日後才病發,現在無事不代表之後無事……留它們又要找地方養,對飼養者又構成風險威脅……你不想弄一隻新病毒出來,然後由香港傳至全世界。」


另一名港府專家顧問梁卓偉教授表示,專家組昨日與政府開會,一致同意處理倉鼠的方案。他指,倉鼠有類似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力及媒介。而肇事寵物店已有兩宗人類感染個案,最可能傳播途徑是某批次的倉鼠在入口時已有部分受感染,再到大埔倉庫,並分發到同公司的不同零售店,最有可能經動物傳播,呼籲養有該批倉鼠的市民交出寵物,不要擅自棄養。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恆預計,倉鼠及寵物店女店員的病毒基因排序今日完成,兩者排序很大機會一樣,若倉鼠的基因排序突變,比確診女店員的基因突變少,就能反映是由倉鼠傳人。


東滿樓疑出現垂直傳播


昨日有9名確診患者,與曾在油麻地海景絲麗酒店檢疫的確診巴基斯坦婦人相關,涉及兩個家庭,其中5人是她的同住家人,包括丈夫、1名女兒及3名兒子,全部沒有接種疫苗,他們住在大坑東邨東滿樓。確診者的丈夫無業,平時主要在深水埗南昌街活動,3名子女分別就讀九龍城Creative Media及美孚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


當局懷疑大坑東邨東滿樓出現垂直傳播。一對母女昨日初步確診,居於大坑東邨東滿樓,住在確診巴基斯坦籍婦人的樓上單位,兩家人不相識,女兒讀聖多馬堂幼稚園K1,16日起發燒,17日檢測初步陽性。



袁國勇昨日到場視察後表示,相信是樓下巴基斯坦婦一家染疫後,高病毒量空氣經排氣扇排出,上升至樓上導致疫情傳播,因此整個14號單位1樓至11樓住戶均有被感染風險,需要全部撤離。


【商報時評】

防疫優先 切斷動物傳播鏈


在一宗源頭未明的Delta確診者工作的寵物店內,當局發現11隻倉鼠樣本呈陽性,倉庫環境樣本同樣呈陽性。暫時雖無證據表明這條Delta傳播鏈源自動物傳人,但倉鼠身上帶有病毒卻是肯定。所以,政府即時要求全港售賣倉鼠的寵物店停業,涉事寵物店及倉庫的倉鼠和其他細小動物亦須人道處理。當局並強烈建議近期買過倉鼠的市民將倉鼠交由署方人道處理,同時呼籲市民不應將寵物遺棄街上,在接觸動物或其物品後要洗手等。


眾所周知,由果子狸到蝙蝠,動物身上帶有新冠病毒並非新鮮事,今次疫情初期本港亦曾在貓、狗等寵物驗出病毒,而實驗室亦慣選用倉鼠來作病毒研究;也就是說,動物可作為病毒載體,其傳播風險其實一直存在。今次香港成為全球首次發現倉鼠在實驗室外感染新冠病毒,甚至可能出現全球首宗倉鼠傳人的感染案例,這也意味著現行防疫措施仍有漏洞,除了針對人,還要補漏完善針對動物的監控,才可把「外防輸入」的風險降至最低。另外針對國際郵件和進口食品的冷鏈亦然。


政府火速以人道處理倉鼠隱憂,方案獲得專家組的一致同意。但在保護動物權益呼聲日甚的今日,人道處理上千隻作為寵物的倉鼠難免會出現爭議和反對聲音,就如之前人道毀滅野豬一樣。必須強調,防疫始終須要優先,公共衛生安全具有凌駕性;若對人命構成威脅,難免要人道處理相關風險。專家組便引述國際例子表示,歐洲前年因出現貂鼠傳人個案,故採取大規模的人道毀滅行動,說明人道處理並非香港獨創;禽流感時期殺雞、野豬傷人時撲殺野豬之類,道理同出一轍,人道處理分屬迫於無奈的選擇。試想,若放任倉鼠疫情不管,不單會危及倉鼠本身,還可能令本港疫情惡化——寵物店內有兩成多倉鼠染疫,比例已相當高,而寵物店群組已有三人確診和初確,形成一條傳播鏈;進一步言,若病毒在倉鼠體內變異,更會為全人類帶來新威脅,有專家形容「不是講玩」。


當然,跟其他食用動物或野生動物不同,寵物作為人類愛的投射,令我們特別憐憫;繼倉鼠後,假如有貓、狗等人類投放更多感情的寵物,日後都發現有攜帶病毒,我們又應如何應對?有關方面好應未雨綢繆,儘早完善制度化安排。一方面,必須緊緊把好針對動物的「外防輸入」關口,確保所有來港動物不帶病毒,又或安排進口動物先隔離檢疫。在「內防擴散」方面,當局亦可研究能否採取事前分隔措施,以免再有動物確診又要大規模人道處理。另外,還須透過廣告、海報等,教育市民疫下如何妥善「跟寵物共存」,減少任何動物傳人又或人傳動物的可能。始終,人道處理是迫不得已,在上游率先隔絕病毒方為上策,亦即在維護公共衛生安全與保護動物權益兩方面得以兼顧。


今次當局出招消除動物傳播病毒風險可謂果斷,但僅此還不足夠,尚要建立制度防止再有動物傳播鏈出現;而有鑒新冠病毒防不勝防,本港亦須繼續推動疫苗普及,建立保護屏障。病毒變種難以預料,其入侵方式亦多樣化,防疫抗疫手法必須持續完善優化方成!


記者丨李銘欣

評論丨李明生

編輯丨靜文

製圖丨吳健宗

審核丨雨杉 Oriole

審讀丨姚卓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