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認定的世遺,傳說中天地的中心,原來在中嶽嵩山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0T13:25:12+00:00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泱泱中華,萬方所向。在中國人傳統的宇宙觀中,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國,自中原開化,四夷俯首,萬方撫定,天朝神威,海內聞名。在萬物歸一的思想下,中華先民早就開始探索天地的中心到底在何處。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泱泱中華,萬方所向。在中國人傳統的宇宙觀中,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國,自中原開化,四夷俯首,萬方撫定,天朝神威,海內聞名。在萬物歸一的思想下,中華先民早就開始探索天地的中心到底在何處。其實,地理的標記早在人們內心中設定,中原作為華夏文明的開元之地,自然是炎黃子孫心中的核心,而中原地帶的核心正在有著中嶽之稱的嵩山腳下。

天地之中,這個讓人肅然起敬的,曾經是中國早期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佛、道、儒三教的思想在這裡薈聚、碰撞,各方文化精神在這裡相互交流,使得這裡成了世人仰望的聖地。2010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將「天地之中」納入《世界遺產名錄》時曾這樣寫道:

位於中國河南省的嵩山,被認為是具有神聖意義的中嶽。在海拔1500米的嵩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不遠,有8 座占地共40平方公里的建築群,其中包括三座漢代古闕,以及中國最古老的道教建築遺址——中嶽廟、周公測景台與登封觀星台等等。這些建築物歷經九個朝代修建而成,它們不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還體現了嵩山作為虔誠的宗教中心的力量。

可見,天地之中的命名不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是信仰中的北斗之尊。

千百年來,在嵩山腳下這塊中心地域,歷代統治者建設了多處禮儀、宗教性質的建築,以表達對上天神明的敬仰。

漢三闕

東漢年間,漢安帝命人在此修建了三座宮室,分別為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史稱漢三闕,它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國家級禮制建築遺存,曾在1961年3月入選首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太室闕是中國古建築國家級文物類1號保護單位,少室闕、啟母闕編號分別是2號和3號文物保護單位,可見漢三闕在考古學界的地位之高。

太室闕與中嶽廟一起組成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被稱為中州祠宇之冠,太室闕分東西二闕,均由闕基、闕身、闕頂三部分構成。闕的上部用巨石雕砌成四阿頂,南面刻有「中嶽太室陽城」六個篆字,西闕有隸篆參半的銘文。太室闕上雕刻的車馬出行、馬戲、狩獵、神話故事、奇禽珍獸、鬥雞、雜技、樓閣等畫像和裝飾圖案,藝術風格渾樸古拙,氣勢深沉,反映了漢代貴族的生活狀況,對考古學家研究漢代社會情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少室闕為漢代少室山廟前的神道闕,建築風格與太室闕近似,闕身雕有狐逐兔、賽馬、蹴鞠、獸斗、鋪首銜環以及山水圖案60餘幅,特別是蹴鞠圖,為現代足球運動起源於我國提供了有利的實物佐證。

啟母闕位於登封市區北部太室路中段北側、萬歲峰下,是東漢時期人們為紀念大禹之妻,啟的母親而建在啟母廟前的神道闕。啟母闕銘前十二行為題名,後二十四行為四言頌辭和仿楚辭體裁的賦,銘文記述了鯀、禹治理洪水情況以及漢朝的聖德等內容。

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大家都很熟悉,它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世間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而少林寺的核心區域正在「天地之中」遺址處,是為少林寺常住院。少林寺常住院寬160米,長360餘米,占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為七進建築,院內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等,建築風格氣勢恢宏,莊嚴肅穆,不愧為「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這裡收藏著少林寺歷經千年積累的經典,保留著象徵佛教文化的各種建築,壁畫等,是少林寺的精華所在。

千百年來,伴隨王朝興衰,少林寺幾經磨難,但始終血脈不斷,代代相傳。而歷代王朝都發生過有關少林寺的精彩事跡。從佛陀跋陀羅住持少林,到菩提達摩在此傳授禪宗,再到隋末十三棍僧助李世民平定天下,明朝少林僧兵助戚繼光抗倭,這些不朽傳奇讓少林寺在中國成為了真正的佛教聖地,武術至尊。

千年蒼松翠柏,百幢廟堂經舍,讀不盡的佛家經典,看不倦的中華武術,盡在中華第一名剎——少林寺。

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

其實,與「天地之中」概念最密切的建築莫過於周公測景台與觀星台。中國古代對於星象的研究很重視,歷代統治者都把星象作為上天的預兆,並以此施政治國。所以,修築觀覽天文建築的地點一般都屬于禁地,而在「天地之中」修築測景台和觀星台,正是統治者對星象預示深信不疑的體現,可以說在古代,這種意念的表達是最具權威的,所以他們的修建也反襯出統治者對「天地之中」的一種敬仰,更增添了此地神聖不可冒犯的傳奇色彩。

周公測景台相傳是西周時期,周公旦在此營建洛邑時曾在此建台觀測日影而得名,後來經歷代沿用修建至今。觀星台相傳為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所建。郭守敬,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他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在任同知太史院事時,為了編制《授時曆》,他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在全國範圍進行大規模天文測量的建議,得到了忽必烈的讚賞和許可,這就是所謂的「四海測驗」,據說在這次測量中,郭守敬走入了北極圈,成為了踏入北極圈的中國第一人。

觀星台也是在這次測量活動中建造的。觀星台通過觀測每天日中日影的長短變化,從而找出季節的變化,指導人類的生產活動。把表影最大的那天定為「冬至」,把表影最短的一天定為「夏至」。把一年中的日中影最長的一天到下一年日中影最長的一天的周期定為一個回歸年」。在一年中把兩個日中影長相等晝夜時間相同的日子分別定為「春分」「秋分」,加上「冬至」、「夏至「就是一年。在「四海測量」中,郭守敬測出的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即365天5小時49分12秒,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實際時間只差26秒鐘,和現在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曆》(俗稱陽曆)的周期一樣,但《格里高利曆》是1582年(明萬曆十年)開始使用,比郭守敬的《授時曆》晚三百多年,可見當年「四海測量」的意義。

除了這些,「天地之中」遺址還有嵩陽書院

會善寺、

嵩岳寺塔

等建築。

這八座建築共同構成「天地之中」的古建築群,他們相互映襯,既是思想的交匯,又是文化的融合,更催生了對理念的敬仰,「天地之中」,永遠是那麼神聖、莊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