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減肥』有多可怕?!
近日刷到一條博文#80斤女孩減肥長期不吃主食住進ICU,年僅19歲,經檢查後發現她全身臟器功能因營養不良以減退。
減肥為何讓她如此痛苦?
原因竟是節食減肥惹的禍,「一天不吃主食,拒絕碳水,只吃代餐什麼的。」用這個減肥方法讓她體重從80多斤減到55斤。
其實她真的有必要減肥嗎?站在營養健康的角度看,她完全沒必要!!
從博文看,這個女孩身高1.67m,體重80多斤(具體多少不詳)。按89斤算,她都是妥妥的消瘦型身材,體質指數15.9,這類型人群我們都會建議要適當的增重以保持身體健康。
但因為現代人群過度的追求「低體重」、「瘦為美」的時代,很多不需要減肥的人群也開始了「內卷」模式。
比誰瘦、誰體重輕,似乎體重數字越小,誰就是贏家!
但似乎都忽略了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減肥?
減肥不是「數字」比賽,
而是讓身體恢復健康、舒服的狀態,
減肥是減「脂肪」的重量為目的,而不是減「生命」的重量。
你真的需要減肥嗎?這裡有幾個判斷標準:
1. 體質指數(BMI):它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國際統一使用的肥胖判斷方法。
下圖是適用於我國居民的判斷標準:
2.腰圍(WC):腰圍不僅是養不養眼的標準之一,更是衡量一個人壽命長短的重要指標,被稱為身體健康的「晴雨表」。
腰圍反應的是隱蔽的腹型肥胖,這對健康的威脅更大。腹部脂肪堆積會使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和痛風等慢性病的風險增加。
如果腰圍超了,無論你的體重是否在正常範圍,都建議你進行減肥。
3.體脂率:就是看人體的體成分,成年男性體脂率應保持在10~20%之間,女性在15~25%之間。
體成分測量:
一般在健身房或體檢中心會有專門測量人體成分的儀器,家用體脂稱精度不及大型儀器,但可作為參考。
4.正確減肥應該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