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盪一百年(1)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2T13:07:43+00:00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姐姐的有聲讀書館,我們今天來讀讀歷史,帶來一本吳曉波老師的著作,跌盪一百年,寫的是從晚清末年開始,中國的近代化企業之路,大家可以看看,我們這一百年是如何步履蹣跚的走過來的,這本書是站在天使的視角,回看經濟歷史,我們主要應該關注趨勢和時代,偉大的企業,都是時代的產物。

洋務變革其實並不晚!我們起點比美國日本都要高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姐姐的有聲讀書館,我們今天來讀讀歷史,帶來一本吳曉波老師的著作,跌盪一百年,寫的是從晚清末年開始,中國的近代化企業之路,大家可以看看,我們這一百年是如何步履蹣跚的走過來的,這本書是站在天使的視角,回看經濟歷史,我們主要應該關注趨勢和時代,偉大的企業,都是時代的產物。吳曉波老師的,激盪三十年,激盪十年,大敗局,基本上都反映了改革開放這40年來中國經濟的騰飛,那麼改革開放之前的100年,我們的經濟又是什麼樣呢?我們馬上回到1869年。


這一年身為直隸總督的曾國藩可是愁壞了,他對門客趙烈文講,如今是民窮財盡,恐有異變,可見曾國藩自己還是十分清醒的,他知道滿清已經墮落成了什麼鳥樣子了,根本就不是統治者天天歌功頌德的那般美好,什麼同治中興,其實都是純扯淡。3年後曾國藩病逝,但他卻為晚清留下了最後一筆財富,那就是在他的主持下,撥款100萬美元,委派了30名訪美留學生,由於富裕人家都不願意讓孩子遠渡重洋,所以他們只得找了一些貧困子弟,並簽訂了生死文書,也就是疾病生死,各安天命。這批人中日後最出名的,就是我們的鐵路之父詹天佑。


洋務運動其實早在1855年就開始了,那時候大家的需求很迫切,也很簡單,那就是建設兵工廠,那一年曾國藩先在江西建了個小兵工廠,隨後1861年,他又在安慶建了兵工廠和船塢,1862年,終於下血本了撥款6.8萬兩,委派容閎到美國採購設備,容閎這個人是個假洋鬼子,是耶魯大學畢業的,所以對美國非常熟悉,曾國藩在經濟上非常倚重他,那時候曾國藩有個想法,學習國外,就要先從生產製造學起,他不想再買裝備了,而是想自己製造裝備。之後1865年,在李鴻章等人的努力下,加上容閎採購的這批機器,大名鼎鼎的江南製造總局開張營業,一開始只是生產快艇,步槍,火炮子彈,1867年之後開始建造大型艦船。後來生產的鎮安艦,排水量達到2800噸,20門火炮,是當時亞洲最先進的軍艦。除了軍工之外,他還煉鋼,造機器,後來更名江南造船廠。


與江南製造總局相對應的是,曾國藩亦敵亦友的老夥伴左宗棠,在福建馬尾創辦福建船政局,這個船廠主要是胡雪岩挑頭出資支撐起來的,沈葆楨成為船政大臣,他造出了第一艘鐵甲艦,並組建了福建南洋水師。後來左宗棠還辦了福州船政學堂,成為近代化的新式軍校。


如果這個時候,大清朝好好干其實大有所為,因為這一年美國剛結束南北戰爭,國家也滿目瘡痍,而德國和日本也剛剛完成國家統一,也是一窮二白。所以我們的起步不算晚,實力也絕對不差。你可能想像不到,當時的中國首富胡雪岩,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是同一代人,胡雪岩的阜康錢莊巔峰時期,卡耐基的鋼鐵廠才剛成立。甚至胡雪岩當時的實力,超過了美國的金融傳奇JP摩根。


而日本其實就更慘了,1868年才發動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迎回了天皇,從此才有明治維新,這一年我們自製的軍艦都能下水了。所以如果時間靜止在這個時點,儘管晚清滿目瘡痍,但在亞洲我們還是老大,在全球看似乎也僅次於英法俄等幾個列強。


但最氣人的就是日本,作者說日本似乎總能後來居上,第一次是洋務運動對比明治維新,第二次是二戰結束,日本都被打成了廢墟,20年之後又能快速崛起。日本人當時想的就是脫亞入歐,亞洲太low了,我不跟你們玩,我要去找最先進的學習。所以他幾乎全盤複製英國,從君主立憲,到學校教育,幾乎抄了個遍。日本人這個自我否定的能力不得不服,他們要想學誰,那絕對是入木三分,百分百複製,而不像我們總想著西學東漸,打造自己的特色,日本從來不想日本特色,就是抄!恨不得連名字都抄過來。


如果對比當時的滿清和日本,最大的差距在思維,滿清只是覺得我就是武器落後,而日本人則認為差距是全方位的。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就說,日本人來歐洲,學的都是制度和技術,而中國人來歐洲,基本都是購物的。他們只關注哪種軍艦更厲害。所以在甲午海戰的前20年,俾斯麥就做過語言,如中國和日本競爭,肯定日本勝,中國敗。


當時洋鬼子們,都在熱衷於幫我們修鐵路,架設電線,這倒不是好心,主要是方便他們自己做生意,運輸貨物和通信,按說這對中國也是一舉兩得,我們可以借洋人之手,完成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但是愚昧的反對派,以破壞風水為藉口,強烈抵制,當時發生任何惡性事件,全部都以此來解釋,說洋人破壞了風水,所以鬼怪出來鬧事了。即使明辨是非的曾國藩,當時對修鐵路這種事也是不贊成,他認為會造成豪強而奪貧民之利。所以不讓外國人修鐵路,也不讓中國人自己修鐵路。直到1876年,英國人才在上海修建了吳淞鐵路,只有14公里,這也是近代中國第一段鐵路,但是卻引發了軒然大波,清政府竟然出了近30萬兩白銀給買回來拆了。簡直鬧出了國際大笑話。


到了1880年,李鴻章和劉銘傳強烈建議修鐵路,但又遭到保守派的圍攻撕咬,結果申請被朝廷駁回,後來李鴻章也是挺大膽的,他竟然私底下自己修了一條運煤的鐵路,隱瞞朝廷,說這是馬路,但很快紙就保不住火,最後好好的一條鐵路,不讓用火車頭,只能用牲畜來拉車皮。這下真變成馬路了。而同時期的日本,則完全相反,他們不惜以政府的名義,在倫敦借公債,修築鐵路,到1891年,日本鐵路已經超過3300公里,私營鐵路占了75%,而這時候大清的鐵路只有日本的零頭。所以兩國同時開始變革,一個天天吹牛,好大喜功,但改革卻如履薄冰,另一個幾乎推倒重來完全西化,20年時間,差距就大到不可同日而語。


在1870年前後,全球金融市場發生了大變局,金本位基本被確定,黃金成為普遍通貨,但中國和印度,還在堅持自己的白銀本位,貨幣跟全球不統一,這就天然的被排除在了全球自由貿易之外。


洋務派的歷史使命其實就兩個字,找錢,他們存在的合理基礎就是幫清政府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而在1870年前後, 28歲的青年盛宣懷,格外受李鴻章器重,於是他就像李鴻章獻計,要成立輪船招商局,而正是這份計劃,首次提到了官督商辦。這在中國的企業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直到今天官督商辦仍然在影響著中國經濟。


當時李鴻章看到洋人的航運業十分紅火,於是他就想辦一家企業,去跟洋人搶生意。就這樣輪船招商局成立,這是洋務運動中第一家從事民用業務的現代公司,直到今天招商局集團還依然存在,比如我們熟悉的招商銀行,招商證券,博時基金,中國外運長航集團,都是招商局集團旗下企業。


輪船招商局規定賺了錢之後,每年產生利息,先給官方拿走一分,其餘的再按照民間出資分配,而官府則幫助輪船招商局壟斷業務,設置行業門檻,不讓別的企業進入。相當於就是朝廷出資源,民間出錢,一塊做生意,賺了錢大家分。


那個年代還出現了一種職業叫做買辦,說白了就是跨國企業里的中方經理人,就是中外之間的一種中介,清朝乾隆年間,只開放了廣州作為通商口岸,並規定只有13家機構可以經營和管理進出口貿易,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13行,他們亦官亦商,又當海關收稅,又做特許經銷商,還承擔了一些商務部的職責,所以你想想,這得賺多少錢,1834年鴉片戰爭之前,一個叫做伍秉鑒的十三行商人,據說已經有2600萬兩白銀,相當於清政府年收入的三分之一,當時連西方都稱他為,天下第一富翁,直到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還把他評選為,上千年以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之一。


鴉片戰爭之後,開放五口通商,取消了十三行的貿易專營權,那麼這些人很多都轉投外商門下,成為了一個新的群體,來跟中國人做生意,這就是買辦。當時在中國,有四個人最為著名,唐廷樞,徐潤,鄭觀應和席正甫,江湖人稱四大買辦,其中唐廷樞和徐潤被李鴻章看中,當時唐廷樞是最大資本規模的英國怡和洋行的大買辦,他向英國人建議,開闢上海到福州的輪船航線,讓英國人獲利頗豐,而徐潤則是寶順洋行的總買辦,他建議從香港買船,從事長江航運,後來他又建議開通上海到日本的航線,這些業務讓寶順每年進出口總值達到數千兩之多,那麼李鴻章要招募這兩個買辦幹什麼事呢?我們明天接著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