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任性,成都隨意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2T20:50:03+00:00

知識是應該被尊重的。知識分兩類,一類是理論方面的知識,一類是實踐方面的知識。實踐方面的知識更多是以種種技能的形式來體現:生活的技能、工作的技能,生存的技能……所有技能能給你的最大的實惠,無論是口授心傳的工藝傳承,還是學校系統的職業培育,最終目的都是讓你:活著。

知識是應該被尊重的。

知識分兩類,一類是理論方面的知識,一類是實踐方面的知識。實踐方面的知識更多是以種種技能的形式來體現:生活的技能、工作的技能,生存的技能……所有技能能給你的最大的實惠,無論是口授心傳的工藝傳承,還是學校系統的職業培育,最終目的都是讓你:活著。

活著的本意,首先是生命體的續存,再就是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存續和發展。中國的教育早些年間也開始細分,一類是學科教育,一類是職業教育。在網絡成為信息傳播工具,網絡媒體面臨著滿足各色人等八卦、獵奇心理,許多人靜不下心來閱讀一篇有內容文章悲哀的時代,標刻著進入社會等級的學科教育的各類大學,很多學子醉心手機遊戲、或者是虛度青春的時候,反不及職業教育學點生存技能來的實在。

相對於四川的其它地區,人口不足30萬的米易在高鐵尚未通達的時候,距離成都比較偏遠,在這裡,卻有一個有著目前國內完整職業教育體系組成的大學城:攀枝花市綜合高級中學、魯班技能培訓學校、華森職業學校、攀西職業學院。

儘管這個占地707畝,只有一所正向著本科發展的職教大專學校領銜的「大學城」,不如叫職業教育園區貼切。但是從基礎的高中文化教育、短期的職業培訓到中專、大專職業教育的體系卻是比較完整的。更主要的是,撐起這個職業教育區的根,源自米易本土一個傳統的國有改制企業,使得這個職業教育集中區有著更深厚的產業底蘊和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米易地處橫斷山脈中部。這裡海拔高差大、溝壑縱橫、山高林密、自然植被好、水系豐富。處於河谷地帶的區域,更是天然的「大地溫室」和全國少有的熱作區,孕育生產了甘蔗等極其豐富多樣的各種物產,也自發地形成了成都老人的米易「暖冬」潮。

成都老人到米易暖冬,不只是看中米易冬季的陽光,更有米易豐富的生態農產品為核心營造的康養環境。前不久我們一篇關於米易暖冬的文章,曾登陸獨領國內自媒體風騷的《今日頭條》平台當日的「成都熱榜」的第六,便表達出成都人對於米易冬季的強烈關注。

米易的物產富饒,米易的甘蔗更是有名。以米易甘蔗為原料,經過石磙榨汁、開泡、木桶澄清、趕水、煎糖、打沙、成型等十八道工序,手工古法製作、傳承千年,「凝結如石、破之如沙」的米易紅糖,更是米易一道獨特的地域文化符號。

相傳,西漢時期,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於邛崍置酒肆。卓文君常年飽受陰冷潮濕和蒸汽熏灼之苦,身體每況愈下。其兄便托人沿「蜀身毒道」尋來一罐產自邛雟迷易的「餳」。司馬相如每天給卓文君熬一罐餳姜棗茶喝。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理後,卓文君病癒,而且顯得氣血充足、面色紅潤、更加健康美麗。

米易,古時便稱迷易,製糖歷史悠久。「蜀身毒道」就是現代所說的南方絲綢之路;而「餳」則是品質極高的米易紅糖。也就是說,遠在西漢時期,具有藥食兩用、養生功能的米易紅糖就經南方絲綢之路近銷邛都,遠播海外。

然而,現代社會司空見慣的「山寨」能力,讓米易紅糖真假難辨。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也是對人類健康守護的一種道義,公務員出身,作為縣級領導的張家華在改制中,從國有企業手上接過了對米易紅糖品牌保護和工藝傳承的責任。基於這種責任,他一手締造了這個職業教育「帝國」。

任性全憑真功夫,落地不擺花架子。「帝國」以背靠龍肘山,面朝安寧河,俯瞰米易縣城的大視野,氣勢恢宏地成為「米易之眼」,棲身其核心地段的田園養老社區米易基地——田園社區,毋容置疑地成為這隻「米易之眼」的眼珠子。

一念善,萬水千山。以養生功能性產品——米易紅糖品牌對人類健康守護為核心的「職教帝國」締造,不僅囊括了對傳統工藝的保護與傳承,更是以陽光資源產業化拓展的博大胸襟,開啟米易甘蔗產業的提整與創新,田園康養站在這個產業鏈條的高端,賦予了這個產業鏈以人為本的靈魂,更是根植於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一種深沉的田園情懷。

情懷是一種文化。以產業托底的文化為核心,聚合著各類離退休高級人才的田園社區,肩負著這個文化更神聖的使命:續前世之傳承,開時代之先河,賦養老以靈魂。

知識不老,智慧永存。中國大多數退休的高級知識老年,沒有麻將的嗜好,少有廣場舞的興趣,他們擁有各個行業豐富的專業理論和寶貴的實踐經驗,也是一大豐富的「工匠」寶庫。這個寶庫卻在這些專業人才離開工作崗位的情況下,黯然失色,沒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揮,偶爾的系統或單位組織的所謂傳經送寶,也無外是現代行政興之所至的一種「著老敬老」作秀,完全不同於在職教「帝國」系統的傳授和成千上萬學子運用中的發揚光大。

王老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也是國內新聞系統一名資深的高級記者。這位年近八旬,一生對自己要求近乎嚴苛的老專家,一直工作到68歲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之後,王老也成為成都老人米易暖冬潮中的一員。與其他暖冬老人不同,伴隨著他暖冬生活的,是始終離不開的書本。在體味了職教「帝國」的環境後,他成了還在建設中的「田園社區」基地最早的一員。他高興地說,「到時我來講點課,不要錢」。

授課肯定是會給報酬的。但中國知識老人的這種淡於物質的奉獻精神,也應該成為一種優美的文化傳承。這種傳承相對於物慾橫流面前的浮華,有些曲高和寡,但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身,一種養性呢?

沒有文化的東西,沒有靈魂。攜手米易職教帝國的田園社區始終秉承著這樣的理念:氣候養生,智慧養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