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中美聯合國交鋒,中國罕見連續投出16輪否決票,所為何事?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4T12:21:26+00:00

但在1971年重返聯合國,獲得這項權力之後,我國卻很少使用。聽到我國不惜跟美國翻臉,連續使用16次一票否決權,拒絕一個奧地利外交官,連任聯合國秘書長,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這個國家,或者這個人,跟我們有仇不成?

一票否決權,被稱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大國權杖」。

但在1971年重返聯合國,獲得這項權力之後,我國卻很少使用。有時遇到自己看不慣的事情,也頂多投個棄權票。

但這一切在1981年10月,新一任的聯合國秘書長選舉中,發生了變化。

這次選舉投票之中,中國為了阻止出身於奧地利的前任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連任,與美國正面交鋒,連續使用16次一票否決權,最終迫使他沒能連任成功。

那麼,當年的中國,為何如此堅決地反對瓦爾德海姆連任呢?中美為此激烈交鋒的背後,分別有著怎麼樣的考慮?

瓦爾德海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聽到我國不惜跟美國翻臉,連續使用16次一票否決權,拒絕一個奧地利外交官,連任聯合國秘書長,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這個國家,或者這個人,跟我們有仇不成?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以一個國家的名義,去打壓別國的個人,那是美國最喜歡幹的事情,別說瓦爾德海姆跟我們沒仇,就算有,我國也不會因私廢公,以國家的名義,為難一個個人。

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奧地利雖然屬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但它本質上是個小國,很多事情決定不了,再說也沒有像現在的立陶宛那樣,非要當出頭鳥。

總而言之一句話,不管是奧地利,還是瓦爾德海姆,跟我國都沒有矛盾,如果是為了他們,犯不著連續動用一票否決權,阻止其接任聯合國秘書長。

恰恰相反,瓦爾德海姆還被周總理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個說法在外國政要之中,是比較少見的。

瓦爾德海姆之所以能被周總理視為朋友,那是因為他曾在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任期內,與我們有過良性互動。

1971年,新中國重返聯合國安理會,但國民黨在聯合國的代表,在美國的暗中支持下,並不想從聯合國退出,謀求著所謂的「一國兩代表」。

這時,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正是瓦爾德海姆。他直接表態,國民黨在聯合國所有的工作人員,應該全部撤出。

那時我們剛剛重返聯合國,雖然一進去就是五常之一,但畢竟「初來乍到」,很多事情都不熟悉,有了瓦爾德海姆的支持,不僅成功趕走了所有國民黨駐聯合國的人員,而且也使得我們更迅速,更快地熟悉了聯合國的議事規則,程序。

總而言之一句話,瓦爾德海姆在擔任聯合國秘書長期間,跟我國的關係是很融洽的。

那麼,既然他跟我們的關係很融洽,為何我國還要堅決反對他擔任聯合國秘書長呢?

中國在聯合國的「基本盤」

要弄清楚這裡面的真相,就得從1971年,我國是如何重返聯合國這件事說起。

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第三世界的兄弟國家,將我們抬進了聯合國。」

上世紀70年代初,美蘇冷戰中,美國處於守勢,蘇聯處於攻勢。國際格局的變化,促使美國不得不尋求跟我們改善關係,在新中國重返聯合國這件事情上,鬆了口。

另一邊,蘇聯雖然與我國關係不好,但畢竟都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就算蘇聯看不慣我們,也得替社會主義陣營考慮,阻止我國重返聯合國,會動搖其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的領導力,因此也不會從中作梗。

法國為了在美蘇冷戰中獲得更大的獨立性,早在1964年就跟我們建交了,等於默認了我國重返聯合國這件事。

英國是完全聽命於美國的。因此到了1971年的時候,在安理會層面,我國重返聯合國的阻力,已經不那麼大了。

但是,這不代表美國等西方國家和蘇聯,就會無條件支持我國重返聯合國。實際上正好相反,這些國家是想要把我國重返聯合國這事,當成是一個籌碼,換取更多好處的。

這也是為何美國總統早在1971年9月,一次公開講話中,就表示不會阻止我國重返聯合國。但到了1971年12月,正式投票的時候,卻百般阻撓的原因。

但美國人最終阻撓失敗了,因為當時的整個聯合國體系中,絕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都是極力支持我國重返聯合國的。

這些國家之所以如此支持我們,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奉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能得到他們的認可。

另一方面,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早就受夠了美蘇冷戰,超級大國主宰世界,中小國家在聯合國根本沒有存在感的現實,他們需要一個能夠代表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發出自己聲音的國家。

而全世界範圍內,符合這個要求,也能夠得到第三世界國家信任的,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國。

因為我們既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跟其它發展中國家有相似的利益訴求,也有重返聯合國,代表大家的資格。

正因此,才有「第三世界國家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說法。

權力和義務,從來都是對應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我們當然得為他們發聲。

瓦爾德海姆人還不錯,能力也很出眾,但他出身於奧地利,是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國家。在他之前,幾任聯合國秘書長,不是美國主導的西方陣營的,就是蘇聯主導的社會主義陣營的。

這就使得聯合國完全成了大國博弈的角斗場,中小國家,尤其是不願意被捲入冷戰的中小國家,根本沒有發聲的機會。

因此早在1971年,瓦爾德海姆當選聯合國秘書長的時候,我們就是不支持的。這不是針對他個人,而是針對這種不合理的制度。

只不過當時我們剛剛重返聯合國,不好倉促發聲而已。

到了1981年,瓦爾德海姆已經連任兩屆聯合國秘書長了,而冷戰也走到了後期,第三世界國家想要參與全球治理的呼聲越來越高,如果我們繼續保持沉默,不代表第三世界國家發聲,那就等於是放棄了自己的「基本盤」。

因此說,1981年我國連投16次一票否決,為的就是維護我們在聯合國的「基本盤」,替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發聲。

中美之間的「私怨」

當然,除此之外,這裡頭也有點「私怨」,但不是跟瓦爾德海姆之間的,而是中美之間的。

聯合國的存在,是為了避免大國之間矛盾加深,中美俄(蘇)英法挑頭髮起的一個國際組織。

這個組織的重要目的,就是避免大國之間的矛盾越積越深,不可緩和,最終導致世界大戰。

而達成這個目的的辦法,其實就是一句話,所謂「大國一致原則」。

換句話說,中美俄(蘇)英法這五個大國,在事關全球的重要事務上,要達成一致。而且他們也有達成一致的機制,那就是聯合國安理會。

大部分情況下,大國之間就算有衝突,也會在私下談判解決,真正到投票的時候,態度就已經決定了。

不管是能達成一致,還是不能達成一致,結果通常一次投票就出來了。

比如美國想要推動一項針對敘利亞的提案,第一次投票以後,俄羅斯選擇了一票否決。那麼接下來的正常流程,應該是俄美之間私下接觸談判,看美國能不能說服俄羅斯。

如果能,那麼繼續投票。如果不能,那麼就沒必要投票了。因為反正要被一票否決,你推動幾次投票,都是沒有用的。

一味地互相否決,除了讓大家感受到大國之間的分歧之外,別無意義。只能削弱安理會的權威性,這對於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是不利的。

那麼1981年的中美兩國,為何不按照正常流程,私下接觸商談,而非要當著大家的面,互相拆台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當時美國新總統里根上台,執行了「新保守主義」的外交政策。中美關係也因此走入低谷。

美國不顧雙方建交時的聯合聲明,執意給台灣出售150架先進戰機。這種惡劣的行為,促使雙方之間失去了私下洽談的基礎。

里根剛上任的時候,對華態度是很強硬的,認為國際上的大事,美國和蘇聯決定就夠了,中國根本沒有參與決定的資格。

在這種背景下,1981年新一任的聯合國秘書長選舉來了。美國想要繼續讓出身於資本主義陣營的瓦爾德海姆上台,我國則想支持來自於坦尚尼亞的薩利姆。

雙方博弈的過程

這次中美雙方互相否決對方支持的人選,表面上看去,只要在投票的過程之中,不顧一切地投出否決票就夠了。

實際上當然不是如此,在互相否決對方支持的人選之外,中美雙方在聯合國框架內,也在互相競爭,爭取自己的議案,能夠獲得更多國家的支持。

道理很簡單,一票否決權雖然強大,但如果聯合國所有國家,都反對你,那你就等於站在了全世界的背面,強行使用一票否決權,就是拿自己國家的威信做籌碼,次數多了,這玩意也會不好用的。

因此中美雙方看似只是在互否,其實是利用這一機會,互相施壓,看誰先撐不住。

很明顯,在當時的國際背景下,中美在聯合國都有各自的支持者。但是,我國對資本主義陣營的支持,需求沒那麼強烈。

冷戰的格局下,美國等西方國家本來就跟我們不對付,能夠獲得他們支持,當然更好。他們不支持,也沒什麼太大損傷。

但是美國就不同了,它要跟蘇聯冷戰,要爭取更多的第三世界國家支持自己,擴大自己陣營的勢力,連續反對第三世界國家支持的秘書長人選,促使這些國家對美國產生怨氣,這對美國尋求世界霸權,是不利的。

所以說,這件事在雙方互否多次後,美國支持的瓦爾德海姆,率先放棄參加這次秘書長競選,其後我國支持的薩利姆也放棄,重新選擇了一位來自秘魯的人選,德奎利亞爾當選聯合國秘書長告終。

看上去雙方都沒贏,但秘魯也是第三世界國家之一,美國被迫同意他出任聯合國秘書長,自然是輸了。

從此之後,聯合國內部,美蘇兩大超級強國主宰的日子開始終結,安理會五常這個制度,才名副其實,從早先的美蘇兩個「班長」決定製,逐漸變成了真正的「大國一致」。

當然,這件事也給中美關係帶來了轉機。經過此次聯合國較量,里根意識到自己最開始的對華策略是錯的。

在全球治理的問題上,中國並非一個可以忽略的角色,美國如果還想要跟蘇聯爭奪世界霸權,維持自己在全球的領導力,就必須尊重中國的意志。

此後美國開始調整自己的對華政策,把注意力轉移到尋求跟中國在貿易方面的合作,而不是故意針對我國。

結語

1981年中美在聯合國交鋒,就著聯合國秘書長人選的問題,互相否決10多次。最後選了一個「第三人」接任聯合國秘書長。

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這件事至少說明了兩個道理。首先,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你自己有實力是一回事,讓他看到你有實力,是另一回事。

1971年重返聯合國以來,我國一直扮演著低調的角色,這讓美國誤以為我們在聯合國機制之中,根本沒有反對他們的實力,進一步挑釁損害我國利益。

而1981年否決之後,美國意識到了我國的重要性,開始尋求調整自己的對華政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裡面的道理是很簡單的,論實力,1981年的中國肯定不能跟美國比,但問題是,與蘇聯冷戰,想要稱霸世界的是美國,得罪中國這麼一個大國,對他們全球利益是極為不利的。

其次,世界格局是由大國決定的,但中小國家的意志,並非無關緊要。

美國在這次交鋒中,失敗就失敗在了,忽略了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呼聲,眼中只有蘇聯這樣的對手,不照顧中小國家的訴求,所以最終才激起了大家的反抗,導致自己的國際地位下降,以往那種美蘇主宰聯合國的格局,也最終被打破。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之所以能勝,不是因為我們本身有多強,而是因為我們代表了占全球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就是所謂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