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明顯的活字印刷為何未能取代雕版?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4T15:10:36+00:00

與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具有多方面的明顯優勢,是一種先進技術,卻一直未能取代雕版成為主流印刷方式,緣由何在?

從發明於北宋,到淘汰於民國,中國傳統活字印刷使用了正好十個世紀。與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具有多方面的明顯優勢,是一種先進技術,卻一直未能取代雕版成為主流印刷方式,緣由何在?

長期以來,學界對此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觀點:

是認為與雕版相比,活字版功能不完善,主要是不能保存版片以備隨時印刷。黃永年先生曾指出,這是封建社會活字本不能取代刻本的「唯一原因」。

是認為活字印書至少需要幾萬個字范,從技術經濟學角度來看,成本過高,對於印刷量不大的書籍,反不如用雕版印刷合算。

是認為漢字的字數太多,置備一套活字,需要雕刻或鑄造幾萬枚字,費功夫,效率低。

是認為活字印刷的排版工人必須識字,而古代識字人少,不容易找到這樣的工人,影響了活字的使用。

是認為受制於各種文化因素,如活字版錯訛難以校改,影響閱讀;版式不如雕版美觀,字體沒有雕版靈活等。

還有其他說法,但大致都可歸入上述各說。這些理由,都是人們從今天的觀察角度推論出來的,有的言之成理,有的則未必符合事實。實際上,在古代出版印刷活動中,有很多出版者和印刷者親自說明了採用或棄用活字印刷的理由,他們的看法顯然更值得重視,有助於我們理解傳統活字印刷技術的短長,以及它未能取代雕版的原因何在。

下面搜集了一些歷代出版印刷者對於活字印刷的看法,並略作說明。

一 活字印刷技術發明者和改進者的看法

活字印刷有著明確的發明人,而且自問世以來,不斷得到改進,留下一些比較詳細的技術說明,其中就包含對活字印刷優勢的判斷。

沈括《夢溪筆談》

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記載活字印刷技術的文獻,是北宋時沈括的《夢溪筆談》。沈括記錄了畢昇發明膠泥活字版的情況,也對這一技術的優勢進行仔細分析。《夢溪筆談》卷十八說:

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是與抄寫對比;「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是與雕版印刷對比。對畢昇發明的活版,沈括看重的是「極為神速」「瞬息可就」,即具有效率優勢。

元代人王禎是活字印刷的創新者,他曾創製木活字版用來印書。在《造活字印書法》中,他說:

板木、工匠所費甚多,至有一書字板,功力不及,數載難成,雖有可傳之書,人皆憚其工費,不能印造傳播後世。……前任宣州旌德縣縣尹時,方撰《農書》,因字數甚多,難於刊印,故用己意,命匠創活字,二年而工畢。試印本縣誌書,約計六萬餘字,不一月而百部齊成,一如刊板,始知其可用。後二年予遷任信州永豐縣,挈而之官,是時《農書》方成,欲以活字嵌印,今知江西見行命工刊板,故且收貯以待別用。然古今此法,未見所傳,故編錄於此,以待世之好事者,為印書省便之法,傳於永久。

王禎發明的木活字版,「為印書省便之法」,既省錢又便捷,兼有成本和效率優勢。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插圖

木活字印刷在清代得到大量應用。清乾隆三十八年,大臣金簡奏辦木活字版印書,事成後撰有《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他奏陳採用木活字印刷的理由是:

今聞內外匯集遺書已及萬種,現奉旨擇其應行刊刻者,皆令鐫版通行,此誠皇上格外天恩加惠藝林之意也。但將來發刊,不惟所用版片浩繁,且逐部刊刻,亦需時日。臣詳細思維,莫若刻棗木活字套版一分,刷印各種書籍,比較刊版,工料省簡懸殊。……今刻棗木活字套版一分,通計亦不過用銀一千四百餘兩,而各種書籍皆可資用,即或刷印經久,字畫模糊,又須另刻一分,所用工價,亦不過此數,或尚有堪以揀存備用者,於刻工更可稍為節省。如此,則事不繁而工力省,似屬一勞久便。

「事不繁而工力省」,是一勞永逸的辦法。金簡也是看重木活字印刷的成本和效率優勢,但他也意識到使用久了,木字會模糊損壞,有可能需要補刻。

二 贊成活字印刷的出版者的看法

歷史上有很多出版者,使用活字版印刷書籍。他們有時候會在所印書的序跋等處,留下對活字印刷的贊成意見。

明萬曆初年,徐兆稷用活字排印其父徐學謨所著《世廟識余錄》,在書牌中說:

是書成凡十餘年,以貧不任梓,僅假活版印得百部,聊備家藏,不敢以行世也。活版亦頗費手,不可為繼,觀者諒之。

徐兆稷因貧窮沒有能力雕版,使用活版印刷父親的書,但印量很少,只有百部,不足以在世間廣泛流通。徐兆稷選用活字版,是因其成本低廉,可以負擔。

活字印版

明萬曆間魏顯國撰成《歷代史書大全》五百一十二卷,卷帙浩繁,無力刊刻,後由浙江參政郭子章等醵金用木活字排印。郭子章《史書大全序》說:

時予有事苕溪,乃謀之郡守沈叔順、郡丞呂世華、司理周尚之,歸烏二令任用予、袁元讓,剞劂則舉贏而力詘,繕寫則事龐而日費,無若捐俸醵金,合銅板棗字印若干部,姑以卒華容之志。

「剞劂則舉贏而力詘」,郭子章採用木活字的理由,也是因為它擁有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優勢。

清道光間李兆洛撰《古今地名通釋》及《通釋編韻》(當即《歷代地理志編韻今釋》),無力雕版,擬雕刻活字排印。他在給吳蘭修的信中說:

兆洛所輯《古今地名通釋》已略就緒,而卷帙煩重,寫之苦艱。又成《通釋編韻》一書,雖少減省,字尚五六十萬,寫之不易,刻之又無此力,擬為活字板印五六十部,以為傳留之地。現在雕刻活字尚未施手,冬底當可卒業。

李兆洛認為,木活字印刷能解決「寫之不易,刻之又無此力」的問題,也是取其效率與成本優勢。

清同治、光緒間,朱學勤、朱智、許庚身擔任總纂,纂成《剿平粵匪方略》四百二十卷、《剿平捻匪方略》三百二十卷,書成後朱智與許庚身建議使用同文館(由總理衙門管理)新購置的西洋活字排印。俞樾撰《朱銘笙(朱智)侍郎七十有二壽序》中說:

全書告備,例應刊布。參稽故事,所費不貲。會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有購自外洋之鉛字活版,公與許恭慎公創議備用之。事繁而法簡,功捷而費省。書成,嘉獎、升賞有差。

鉛字也是活字的一種。兩部《方略》共七百多卷,即使內府也難以負擔其雕版費用,所以選用活字排印,取其方便、快捷、便宜。

鉛活字

清咸豐間,劉毓崧代人作《蘄水郭氏七修譜序》,內云:

今亦率由舊章,循世增輯。其傳系體例,一遵前譜規模,編次既全,爰仿六修成法,用聚珍板式排比印行,工省價廉,蕆事迅速。

家譜篇幅大、印量小,若用雕版印刷,單位成本居高難下,只有採用活字版,才能「工省價廉,蕆事迅速」。

清光緒間,張佩綸與王懿榮商議雕刻木活字印刷彭元瑞鈔本《舊五代史》,在《澗於集》尺牘三《復王廉生太守》信中說:

彭文勤《舊五代史》鈔本,結一廬得之,第重鈔實覺煩重。此間顧廷一觀察有活字板,惜字樣不佳。據云二百金能代刊五萬字,已屬其詳估,如果能如所估之數,木刻字雖不經久,擇要刻一二種,較鈔為省事省費矣。

在尺牘五《致王廉生太史》信中又說:

前商活字板一節,未賜復。細估大字四萬、小字四萬,刻價約二百千。此事尚可成,但未知能耐久否?一言而決。

《舊五代史》共一百五十卷,大小字合計百萬以上,僅刻八萬個活字即可排印,而且比抄寫還要「省事省費」,足見其效率與成本優勢。但張佩綸也擔心,木活字不耐久,容易損壞。

三 排斥活字版的出版者的說法

在古代,也有出版者在使用活字版後,表達對其不滿或遺憾的態度,或在選擇雕版時,給出放棄活字版的理由。

清初,馮兆張撰寫《馮氏錦囊秘錄》五十卷,初版用木活字排印。他在書中《內經纂要》的封面牌記中說:

是書八種,計纂內經及雜症大小合參、女科、外科、痘疹、藥性、脈訣共二千餘篇,系兆張三十年心血所集。欲廣濟世,奈力綿未能實刻,因用活版,但裝刷甚繁,止印百冊,以呈高明,幸勿廢擲。倘遇同志,重刻廣濟,尤為幸甚。

他也是因為無力雕版,而選擇了低成本的活字版。但他又對活字本印量太少、流傳不廣表示焦慮。後來此書用雕版再版,馮兆張在其中《痘疹全集》的凡例中說:

書大力綿,艱於舉事,向年誤聽梓人,創成活版,疲精悴神,二載始竣,但字少用多,不耐久印,無如索者日眾,今版廢書完,勢必數十年之心血,一旦付於流水。

此時他直接表示出對活字版的不滿,甚至認為選用活字版是一個錯誤,理由是活字容易損壞,而且無法保留版片,導致印量太小,使自己的書不能廣泛流通。

清康熙、雍正間,內府用銅活字版印刷《古今圖書集成》,也印刷其他書籍。雍正時,莊親王允祿等人上摺奏陳頒行《御製律歷淵源》事宜,其中提到:

《律歷淵源》內分《曆象考成》《律呂正義》《數理精蘊》三種……恭查《曆象考成》系木板刷印,《律呂正義》《數理精蘊》俱系銅字刷印。今若仍用銅字,所費工價較之刊刻木板所差無多,究不能垂諸永久。請交與武英殿將《律呂正義》《數理精蘊》一例刊刻木板刷印。

印刷《律呂正義》等二書所用銅字,即印刷《古今圖書集成》的銅字。銅活字成本較木活字為高,在工價相差無多的情況下,允祿等放棄活版選擇雕版,考慮的是活版「不能垂諸永久」,即無法保留版片。

銅活字

乾隆帝賜給鄂爾泰《古今圖書集成》一部,鄂爾泰死後,其子容安等在《鄂文端公年譜》中評論說:「費帑資百萬餘兩,僅刷書六十部,板隨刷隨毀。」把「板隨刷隨毀」看作重大缺陷。

清光緒二十三年,古越補拙居士用木活字版刷印《洞主先師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散發流通,封面後識語說:

向來論治白喉,從未有此書之透徹者。大君子如肯重為刊印,分布城鄉,家喻戶曉,俾免誤於醫藥,全活必多,功德無量。古越補拙居士識。江陰同仁就聚珍版重印敬送。

他已經用活版刷印了此書,還希望有人能用雕版刊印,以便廣泛流通、家喻戶曉。他沒有說出來的原因,仍是活字版不能保留版片隨時印刷,導致流傳不廣。

以上各項,都是出版者使用活字版以後,發現問題並表達不滿的例子。下面再舉兩個從一開始就排斥活字版的例子。

清宣統二年,孫雄擬集資刊印《道咸同光四朝詩史》,他在「集股略例」中說:

初意本用鉛印,以期迅速,後因鉛印式樣不雅,且多誤脫,故改從雕版,惟出書視鉛印略遲耳。

他列出了活字版(鉛印)的一個長處——「迅速」,兩個短處——「式樣不雅」「且多脫誤」,最終放棄了活字版。

民國二十八年,陳垣撰成《釋氏疑年錄》,也選擇雕版刊行。他在給陳樂素的信中說:

(《疑年錄》)現寫刻已至六卷,未識年底能否蕆事。需款千餘元,輔仁本可印,但不欲以釋氏書令天主教人印。佛學書局亦允印,但要排印,我以為不雅。給商務,商務亦必歡迎,且可多流通,但我總以為排印不夠味。腦筋舊,無法也。

此時已是1939年,鉛印即將完全淘汰雕版,陳垣仍然認為排印「不雅」「不夠味」。此時的鉛印已經可以列印紙型、保存版片,陳垣與孫雄棄用活字版的理由,就凸顯出心理排斥的意味。

四 清代大規模採用活字印刷的出版領域

清代是傳統活字印刷的繁榮時期,流傳下很多活字印刷品,它們集中在幾個出版領域。雖然出版者未留下明確的採用理由,但我們可以做一些分析。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活字印刷術表演

一是大部頭書,如銅活字版《古今圖書集成》,正文一萬卷,一億六千萬字,共排四十一萬多版。如果使用雕版,即使富有天下的朝廷也無力刊刻這麼多版,而且雕刻起來曠日持久(整個清朝內府二百多年全部雕版不過八萬多塊)。使用活字,完全出於效率和成本考慮。同時此書用紙和用工成本巨大,重印需求不強烈,也就不強調存版問題。

二是類似報紙的《京報》《題奏事件》等連續出版物。這些出版物專門刊發朝廷政務動態,每日更新出版,強調時效性而不注重排印質量,沒有必要保存版片。

三是家譜。現存傳統活字本中,數量最多的是家譜,約占總數的80%以上。家譜部頭大、印量小,一般只有幾部、幾十部,如果刻版,每部書分攤的成本極高,而且在幾代人內沒有重印需求,沒必要保留版片。

可見,活字印刷最能發揮作用的領域,都是對成本要求低,對效率要求高,對藏版需求低或沒有需求的領域。

從上述各方面事例可見,古人發明、改良和使用活字版,均看重它相對於雕版的主要明顯優勢:成本低、效率高。古人棄用活字版,則著眼於如下原因:它的功能不完備(無法保留版片,導致印數過少,並難以訂正誤字);木活字容易損壞從而縮小成本優勢;社會心理排斥,認為其不雅致等。傳統活字印刷未能取代雕版印刷的原因是綜合的,而無法保留版片、不能隨時印刷是主要原因。

(摘自艾俊川著《中國印刷史新論》,中華書局2022年1月版,標題為編者所擬,原標題為「傳統活字印刷為何未能取代雕版?——以出版者取捨理由為觀察點」)

新方法、新視野,

一本書了解中國印刷史的真相。

《中國印刷史新論》

艾俊川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422-1

66.00元

內容簡介

研究印刷史的方法,除了文獻引述、版面鑑定、科學檢測以外,還應加上通過語言學進行的詞義考辨。這樣,由多種方法得到的多重證據,可以架起實證之橋,引導我們跨越語言陷阱和視野盲區,接近和還原歷史真相。

《中國印刷史新論》綜合運用上述方法,研究中國印刷史上在學界進行過激烈討論或已形成「定論」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疑難問題,如雕版印刷起源年代、金屬活字的製版工藝、特殊材質印版的鑑定與辨訛、中西印刷技術的競爭與交替等,得出了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新論。

作者簡介

艾俊川,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現為《金融時報》編輯、北京印刷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古籍鑑定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研究興趣為印刷史、貨幣金融史、文獻學和近世人物掌故,著有《文中象外》(2012)、《且居且讀》(2021)等。

內頁欣賞

掃碼進入中華書局伯鴻微店,預定本書籤名鈐印本

(統籌:陸藜;編輯:白昕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