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蘋果《捲土重來》微電影,懷疑我用的是假iPhone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4T15:16:44+00:00

這是因為別人用手機,好像都能隨手拍出來大片,而我們自己的嘛…這不,蘋果乾脆就放大這件事情,讓我們看看把iPhone用到極致,能拍出點什麼東西。

我們經常吐槽,手機有分別人的手機和自己的手機。


這是因為別人用手機,好像都能隨手拍出來大片,而我們自己的嘛……

這不,蘋果乾脆就放大這件事情,讓我們看看把iPhone用到極致,能拍出點什麼東西。


所以從2018年開始,每年農曆新年前,蘋果都會上映一部微電影。


最後總會以「用iPhone拍攝」結局,所以雖說是電影,實際上就是秀每年新iPhone相機提升的肌肉。

去年iPhone 13 Pro,又是杜比視界,又是ProRes專業格式、又是電影模式……


甚至連存儲空間,都拉高到1TB的容量,顯然就是給拍視頻用的。

機哥倒真的想知道,它吹得那麼猛,究竟能不能拍出點什麼東西。


今天,今年的賀歲檔電影終於來了,名字叫做《捲土重來》。


毫不意外,是用iPhone 13 Pro拍的。

不過嘛,往年的時長都是10分鐘左右,今年直接飆升到21分鐘,機哥估摸著,再過兩三年,是不是就要變成院線電影級別……


再接下來,難道要學索尼,成立蘋果影業了?

跟往年講小人物背後的故事不同,今年蘋果的《捲土重來》還是個劇情片,多角色推動劇情發展。


大概說的是,一群農村的村民,他們看到村子跟火星的環境差不多,就想到拍一個類似火星救援的電影,讓村子變成網紅村。

隨著故事的展開,才知道他們是想團結起來保住這條村子,不會因為過於貧瘠而被埋沒。


好傢夥,庫克今年的思想覺悟夠高啊。


不過,今年蘋果這部《捲土重來》引起機哥關注的,倒不是劇情有多出彩,反而是用iPhone拍攝過程中的創意。

如果機友們剛開始看這部電影,可能很難相信有些鏡頭是iPhone拍的。


比如說,火星上空的載人太空飛行器,真的不是用電腦渲染出來的特效嗎?

還有火星探測器登陸時,這也能用iPhone拍?

登陸之後,火星車在荒蕪的地貌上行進,看起來很逼真啊。

看完之後,機哥覺得自己手上的是假iPhone。


但今天蘋果在電影後面,放出了拍攝花絮,讓不少網友直呼有創意。

所謂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實際上只是一個手工模型,在一口生鏽的鐵鍋上環繞。


甚至iPhone連個外置輔助鏡頭都不用,就是直接用13 Pro的微距模式拍的。

噴出來的火,實際上只是煙花:

至於火星車嘛,只要把iPhone放低一點、甚至插在泥土裡,就能拍出這種鏡頭。

類似的,火星車行進的畫面,機友們現在應該猜得到是怎麼拍的吧?

機哥覺得這一點還蠻有意思的。


個人拍視頻,就能用上這種低成本的「利用身邊小道具」的方式,而不用專門布個景,或者用電腦建模渲染畫面。


我今天翻了一下,蘋果在國外專門有一個系列節目《Experiments》,專門用來教大家怎麼用iPhone拍出意想不到的鏡頭。

去年的一期節目裡,也講到了用「iPhone+玩具車」,就能拍出大片裡的汽車追逐畫面。


你看到的畫面

路人視角

如果還想增加一些代入感,還可以加上一些小玩意。


車經過後,「雪糕筒」都要震一震。實際上,那是拍攝者用手錘的:

是不是感覺自己一直以來都被騙了?


無論是鐵鍋、玩具車、煙花,其實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或許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它們,就會變得很不同。


沿著這個思路,不要讓創意停下來。


機友們可能曾經在蘋果的某些宣傳片裡,見過這種鏡頭:

很多人都以為它是電腦渲染的畫面,真實的情況是……


你們買點畫畫的顏料,倒進去瓶子裡豁楞幾下,再買張帶顏色的卡紙放在後面,用手機也能拍出來:

假如把某些小道具套在手機鏡頭前,可能還會誕生更奇妙的效果。


像蘋果前兩年的《女兒》,把萬花筒套在iPhone鏡頭前,模擬出小孩子通過萬花筒看世界的樣子。

所以機哥覺得,iPhone倒是其次,關鍵還是要看創意。學會這些技巧,安卓手機也一樣能用。


上面說到的,是拍攝時可以利用身邊的小物件。


如果再加上特殊視角,畫面就更加出彩了。

手機天然有個優勢,就是它小巧的體積。傳統的錄像機,很難塞在某些地方,用某些角度拍東西。


把它掛在肩上,就可以拍第一人稱的畫面,代入感極強:

我們今天看到的功夫動作,一掌打飛敵人,其實也是把iPhone掛在手臂上拍的:

又或者,把手機塞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就能拍出非常新穎的視角。


去年蘋果的聖誕電影《拯救西蒙》,就是把iPhone給粘在天花板上,才拍出垂直視角:

機哥善意提醒大家,這看起來是個「媽見打」的行為,所以不要輕易嘗試。

還有,《女兒》裡周迅打開汽車儲物櫃的畫面,其實那是把iPhone藏在裡面了:

機哥當時也是看到解析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手機還能這麼玩。


配合這些特殊視角,確實讓視頻變得格外不同。


所以說,機哥看了這麼多部蘋果電影,發現很多拍攝技巧都是通用的。


除了像焦點在不同人物之間切換的「電影模式」,是iPhone 13系列獨占之外,其他的拍攝手法,並不是很依賴於iPhone。

無論是蘋果用戶還是安卓用戶,都可以借鑑一下~

機哥今天把鏡頭背後的秘密說給大家聽,機友們以後就不要再感慨「別人的手機」了,關鍵還是還是在於創意與行動。

這倒讓機哥想起一句話:最好的拍攝設備一定是你手中的那台。開始動手拍,比嗶嗶用什麼器材,可關鍵多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