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膽固醇,許多人會立馬聯想到其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但或許您對膽固醇的認知只是片面的,本期將從科學的角度分享膽固醇的知識,或許會顛覆你對膽固醇的認知。
膽固醇屬於脂類,是一種類脂化合物。其廣泛存在於一切動物組織中,尤以腦和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在腎 、脾 、皮膚、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 。
#膽固醇#
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生成膽汁,代謝脂肪,合成性激素等。
翻譯:沒有膽固醇就沒有生命,缺乏膽固醇人體會代謝紊亂,缺鈣,生理功能失常,情緒異常等。
#膽固醇#
食源性膽固醇對體內膽固醇的影響微乎其微。
翻譯:膽固醇大部分是肝臟自身合成,進食所攝入的膽固醇對體內總膽固醇水平的影響不大。也就是說大體上看,你體內的膽固醇多少跟你的基因有關,與你吃不吃膽固醇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沒有直接關係。有實驗表明,高膽固醇人群正常飲食和控制膽固醇攝入飲食(比如不吃雞蛋黃)相比,其體內的膽固醇水平變化不大。
#膽固醇#
嚴格控制脂肪的攝入膽固醇水平會升高
翻譯:因為膽固醇在體內的代謝必須要與脂肪酸結合,而脂肪酸是通過進食肉類等物質獲得的,若攝入較少的脂肪,體內自身合成的膽固醇無法獲得更多的脂肪酸代謝,就會在體內積攢,所以有些過分清淡飲食的人群膽固醇水平不降反增。
以上三點是否顛覆了您對膽固醇的認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飲食也越加豐富,絕大部分人群並不缺乏包括脂肪和膽固醇在內的營養攝入。誠然,自身基因占據主導因素,但無控制的飲食加上體育鍛鍊的缺失,也是導致體內膽固醇和脂肪堆積的重要因素之一,血脂異常就是其病理表現。許多人認為,高血脂=高膽固醇,其實這種理解是不準確的。
血脂異常通常是指血漿中的膽固醇和(或)三醯甘油升高,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低。換句話說,膽固醇升高、三醯甘油升高(也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這三者有其一,即可確認為血脂異常。
許多高血脂患者,本身膽固醇水平並不高,但是三醯甘油的水平較高,同樣需要積極干預。三醯甘油是人體通過飲食合成的。我們吃下富含脂肪的食品,一部分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代謝成可供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而對於過多的暫時用不著的脂肪,體內就會將這些脂肪合成三醯甘油儲存起來,你可以簡單地理解成你小肚子上面的贅肉,或者直接把三醯甘油當做脂肪也可以。三醯甘油同樣也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所以日常飲食控制脂肪的攝入非常重要
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與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大量的LDL通過血管內皮進入血管壁,最終被氧化、吞噬而形成泡沫細胞,泡沫細胞不斷增多、融合,構成了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質核心。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實質是一種慢性炎症反應,而LDL很可能是這種慢性炎症反應的始動和維持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將外周組織如血管壁內的膽固醇轉運至肝臟進行分解代謝,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從而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簡而言之,低密度脂蛋白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能將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帶走,送到肝臟代謝掉。所以體檢中我們為啥希望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好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