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筆記:36宋代文學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7T05:58:48+00:00

宋文學基本沿中唐的方向發展:一.古文運動。道統與文統更緊密結合,形成具很強政治功能又實用宋代古文。二.詩歌。重反映現實,題材風格傾向通俗化。三.詞達到巔峰。四.戲弄、說話等通俗文藝。

宋文學基本沿中唐的方向發展:

一.古文運動。道統與文統更緊密結合,形成具很強政治功能又實用宋代古文。

二.詩歌。重反映現實,題材風格傾向通俗化。三.詞達到巔峰。

四.戲弄、說話等通俗文藝。形成以話本和諸宮調、雜劇、南戲等戲為代表的通俗敘事文學,改變了古代文學長於抒情短於敘事、重視正統文學輕視通俗文學的局面。

第一節 高度繁榮的文化及其對詩文的影響

一.崇文抑武的國策,士大夫社會責任感和參政熱情空前高漲。

二.理學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識形態。

(一)理學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階層主體意識的理論表現;

(二)宋士大夫較自覺的衛道意識,積極著書弘己斥人。北宋後期有王安石與司馬光、二程等的新、舊學之爭,舊學內部有以蘇軾為首的蜀學與以二程為首的洛學之爭,及朱熹與葉適、陳亮之爭。

三.政治上和學術的使命感,重視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關係,「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韓愈「文以貫道」思想,重視文學社會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開、穆修石介等觀點矯激偏頗,歐陽修觀點平正通達,總體認同「文以貫道」思想;

2.理學家:周敦頤率先提出「文所以載道」(《周子通書•文辭》)新命題,強調「道」的第一性,「文」僅被視為負載工具;朱熹反對「文以貫道」說,對「文以載道」說作更深入的理論闡述。

3.蘇軾蜀學文道觀與「文以載道」接近,但其「道」內容較寬泛。

4.「文以載道」說把文學的社會政治功能置於審美功能之上。推向極端即是「作文害道」,從根本上否定文學;但宋作家強調「道」,未放鬆「文」。

四.印刷業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

(一)私人藏書豐富;《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以私人藏書為對象的目錄學專書宋首次出現。

(二)學校數量和種類增加:除官辦學校外,私立學校興盛。如白鹿洞書院等。

(三)宋士人學術水平高度空前。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陸游等是學者型作家,學養提高使作家更善於深刻地思考社會和人生,也更善於細密周詳地議論。

五.宋文學家普遍關注國家社會。

(一)宋文學作品,尤其被視為正統的詩文,反映社會、干預政治是最重要主題。

(二)繼承杜甫、白居易等傳統,描寫民瘼或抨擊時弊成為整個文壇的創作傾向。雖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會政治功能加強使宋詩文具鮮明的時代氣息和剛健的骨力,負面影響是嚴肅有餘、靈動不足,有時還因過於注重社會性而削弱個體抒情意味。

六.上述歷史背景對宋代文學的另一個影響——詩文中議論成分加強。

(一)奏議文總數多,單篇奏議篇幅擴展。

(二)不宜說理的題材如亭台記類,也多有議論。

(三)影響:

1.大量出現在詩歌中,會削弱詩歌抒情功能,如理學家詩歌往往變成押韻語錄;

2.適度議論為詩歌開闢新題材範圍和美學境界,如王安石詠史詩和蘇軾哲理詩;

3.宋詩所以有重意傾向,議論成分增強是重要因素。

第二節 憂患意識與愛國主題的弘揚

  內憂外患的局面和憂患意識,影響:

一.少歌功頌德,多反映現實;二.表達個人抱負時拘謹收斂。

三.愛國主題的高揚。

第三節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徵和審美情趣

一. 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有機融合。對宋人文化性的格影響:

(一)整合傳統處世方式,承擔社會責任與追求個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擠。

(二)採取新型生活態度:

1.傳統觀念和集體意識強,結盟結黨得到普遍認同。

2.認為個人努力和貢獻是傳統或階層中一部分,應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約。

3.個體意識傾向理智、平和、穩健和淡泊,以平淡美為藝術極境。

二.審美情趣轉變。

(一)佛教:

1.禪宗是中國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創南宗禪,經南嶽、青原一二傳後,更將禪味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隨緣任運的人生哲學;

2.以內心頓悟和超越為宗旨,輕視甚至否定行善、誦經等外部功德。

(二)儒學。弘揚韓愈把儒家思想與日用人倫結合的傳統,更重視內心道德修養。

(三)認為雅俗之辨應該注重大節而非小節,應體現在內心而非外表。

(四)審美態度世俗化;認為審美活動中的雅俗之辨關鍵在主體是否具高雅的品質和情趣,而不在於審美客體高雅還是凡俗。

三.審美情趣轉變促成宋文學轉向以俗為雅,擴大了詩歌的題材範圍,增強了詩歌的表現手段,也使詩歌更加貼近日常生活。

第四節 城市的繁榮與詞的興盛

一. 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與城市的繁榮。

二.宋朝財政措施是用物質享受籠絡官員,使縱情享樂之風盛行。

三.宋文人社會責任感和個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態度:用詩文表現有關政治、社會的嚴肅內容,用詞抒寫純屬個人私生活的幽約情愫;詩文述志,詞娛情。

四.詞是宋代社會文化消費的熱點;社會對詞作的需求,刺激了詞人的創作熱情,也促進了詞的繁榮和發展。

第五節 宋代文學的獨特成就與歷史地位

  宋代古文對唐代古文的繼承與發展:文體的多樣化 古文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整合 風格的變化古文的普及宋詩對唐詩的因革:題材向日常生活傾 斜以平淡為美的美學追求 唐詩之外又一美學範式的創建 宋詞在詞史上的巔峰地位遼金詩文的成就

一.宋文:

(一)吸取唐古文經驗教訓,歐陽修等人既採取古文作為主要文體,又反對追求古奧而造成的險怪艱澀。

(二)散文文體的多樣化趨勢。

1.歐、蘇等的古文注意吸收駢文在辭采、聲調等的長處,構築古文節奏韻律之美;

2.借鑑古文手法,對駢文改造,創造出散體單行的四六和文賦;

3.出現獨具一格的筆記文,長短不拘,輕鬆活潑,是文體解放的重要標誌。

(三)功能:

1.散文具議論、敘事、抒情3種主要功能。宋散文中這些功能更完善,且融為一體,使散文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更好地結合。

2.歐、蘇為代表的作家更注意三種功能融合,加強散文的抒情性質與文學意味。如歐陽修史論在議論中滲入強烈的感情色彩,蘇軾的亭台記把敘事與議論結合。

(四)風格豐富多采。

1.整體傾向平易暢達、簡潔明快,在韓文之雄肆、柳文之峻切之外開闢出新境界。

2.朝著更加自然、文從字順、更加貼近生活的方向發展。

二.宋詩是唐詩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詩歌在題材和語言上趨於通俗化,描寫平凡瑣細的日常生活,並採用俗字俚語,這種趨勢始自杜甫,中唐韓、白、孟、賈及晚唐皮、羅隱等有所發展。

(二)詩中發議論始自杜、韓,晚唐杜、李詩中屢見不鮮,宋後成為普遍風氣。

(三)宋人對唐詩最初學習模仿。之後創新:

1.題材向日常生活傾斜料,選材角度趨向世俗化。

2.抒情主人公更多是普通人。

3.平易近人但缺乏唐詩源於浪漫精神的奇情壯采。

(四)宋詩創新以唐詩為參照對象。梅堯臣平淡,王安石精緻,蘇軾暢達,黃庭堅瘦硬,陳師道樸拙,楊萬里活潑,都可視為對唐詩風格陌生化的結果。整體性風格—平淡為美。「平淡」是超越了雕潤絢爛的老成風格。

(五)唐宋詩差異。

1.嚴羽批評宋詩人「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滄浪詩話•詩辨》)。

2.近代:「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闢。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或謂:「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

3.宋詩情感內蘊經過理性的節制,溫和內斂,不如唐詩熱烈、外揚;

4.宋詩藝術外貌平淡瘦勁,不如唐詩色澤豐美;

5.宋詩長處在於思理,是對生活深沉思考的文學表現。

三.宋詞。

(一)地位提高,逐漸與五七言詩相提並論。

(二)流派眾多,名家輩出。

(三)總體成就:

1.完成了詞體建設,藝術手段日益成熟:最常用的詞調都定型於宋代;詞的過片、句讀、字聲等方面建立了嚴格規範。

2.題材和風格。開拓表現領域:晚唐五代詞多風格柔婉的艷詞,宋詞人繼承並改造之,創作出大量抒情意味更濃的愛情詞;經蘇、辛等人努力,題材範圍幾乎達到與五七言詩同樣廣闊的程度。

3.藝術風格爭奇鬥豔,婉約與豪放並存,清新與穠麗相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