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李倩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日前,省政府印發《河南省「十四五」公共衛生體系和全民健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健康中原建設提速提質邁向更高水平。
2025年人均預期壽命再增加1歲達到78.7歲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河南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2020年,河南省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7歲,較2015年的75.6歲提高了2.1歲。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為3.21‰、5.4‰、9.27/10萬,較2015年的4.35‰、5.91‰、10.46/10萬分別下降26.21%、8.63%、11.38%,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規劃》提出,到2025年,河南人均預期壽命再增加1歲,達到78.7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綜合指標。5年增長2.1歲,一個數字變化的背後,折射出千千萬萬普通人生活的真實變化,這種改變來自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就醫環境更加友善、社區養老更有「醫」靠。
60歲以上老人179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8.1%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河南60歲以上老人179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8.1%;65歲以上老人1340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3.5%。面對如此龐大的老年人群,如何穩穩托起「銀髮族」的幸福指數?
「老年食堂飯菜可口,在家還能操控『高科技』!」家住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平等街社區磚牌坊街1號院的劉大爺逢人便說「自己趕了回時髦」。其實劉大爺說的「高科技」,是社區新開設的「5G+養老」平台,運用大數據、物聯網和雲計算等信息化手段,為平時不便出行、孩子又不在身邊的老年人提供實時監測、異常告知、緊急救助等服務。
日前,我省有43個社區被命名為「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57個社區被評為「河南省老年友好型社區」,劉大爺生活的平等街社區就位列其中。而這只是我省進入智慧養老的一個縮影。
「去醫院不會在手機平台上預約掛號,也不會查看檢查結果該怎麼辦?」
去年12月,河南集中命名240家「老年友善醫療機構」,67項創建指標離不開「以老年患者為中心」,如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為不會使用智能設備的老人開設人工掛號和現金收費窗口、醫療機構要設置無障礙通道等,引導更多醫院著力改善老年人就醫環境。
展望未來,河南人均預期壽命還要再提高。到2035年,河南要建立起與我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公共衛生安全體系,衛生健康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左右,健康預期壽命相應提高,建成健康中原。
(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