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題釋義:
組織工程學:是一門將生物學、醫學和材料工程學等學科結合,進行體內或體外構建組織或器官的新興學科,致力於發展生物材料以修復、替代、提高人體器官及其功能。組織工程的四要素主要包括種子細胞、生物材料、細胞與生物材料的整合以及植入物與體內微環境的整合。組織工程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組織再生技術手段,將改變外科傳統治療模式,步入無創修復的新階段。
銅離子:是由銅原子失去最外層的兩個電子得到的,通常顯藍色,水合銅離子呈藍色,故常見的銅鹽溶液大多呈藍色,是一種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血管生成活性及成骨活性的離子。
背景:銅離子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血管生成活性及成骨活性在骨組織工程領域研究和應用正日益深入。
目的:總結銅離子在在骨組織工程領域研究和應用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方法:檢索200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間PubMed 資料庫、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收錄的文獻,中文檢索詞為「銅,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血管生成活性,成骨活性,骨組織工程」,英文檢索詞為「copper,biocompatibility,antibacterial properties,angiogennesi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bone tissue engineering」。
結果與結論:①在骨組織領域中,銅離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血管生成活性及成骨活性;在細胞水平上,銅離子可促進成骨細胞分化,抑制破骨細胞分化進而影響骨的代謝;在分子生物學水平上,銅離子可通過影響缺氧誘導因子1α通路、ERK1/2信號傳導、整聯蛋白信號傳導、TLR信號傳導等從而影響骨的代謝;②當前銅離子血管生成機制、成骨機制的研究相對較少;③對於銅離子在骨組織工程中應用的研究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假體周圍感染、假體鬆動等情況的發生。
https://orcid.org/0000-0001-5582-7249 (郭蘇童)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納米材料; 緩釋材料; 材料相容性;組織工程
關鍵詞: 銅離子, 生物相容性, 抗菌性, 血管生成活性, 成骨活性, 骨組織工程, 綜述
引用本文: 郭蘇童, 郭 宇, 王 凌, 李雅欣, 丁育健, 高靜鋒, 徐海濤, 任天皓, 馮德宏. 銅離子在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生物相容性、抗菌性、 血管生成活性及成骨活性[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2, 26(21): 3410-3414.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銅離子在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生物相容性、抗菌性、 血管生成活性及成骨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