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同學聚會,不參加也罷

明珠絮語 發佈 2022-04-17T18:57:39.739429+00:00

01我性格內向,不喜歡任何聚會。但說實話,和同學們聚的時候並不少。比如,和本地的高中同學,就經常在一起吃飯。縣城很小,同學們誰家裡有了大事小情,同學們都會該伸手就伸把手,需要湊人氣就過去捧捧場。事情忙完了,一起吃頓飯,拉拉家常,這很自然。

01

我性格內向,不喜歡任何聚會。

但說實話,和同學們聚的時候並不少。

比如,和本地的高中同學,就經常在一起吃飯。

縣城很小,同學們誰家裡有了大事小情,同學們都會該伸手就伸把手,需要湊人氣就過去捧捧場。

事情忙完了,一起吃頓飯,拉拉家常,這很自然。

再比如,大學裡的一位同學和我在同一座小城,兩家人一起串串門,聊聊天,聚聚餐,也是經常的事。

大家都是同學,地域上比較近,生活中多有接觸,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社會關係。

嚴格地講,這些都不算是同學聚會。

02

我們常說的同學聚會,指的是那種大家平時在工作和生活上沒有什麼交集,有人專門將大家召集在一起的聚會。

參加聚會的許多人,可能從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聚會完畢,大概率也不會再見。

如果是值得紀念的日子,比如畢業十周年、二十周年之類,大家重回校園回憶曾經的青春,那還可以理解。

最怕的是無緣無故,突然有人拉群打電話,說想大家了,想把全班人都拉到一起聚聚。

這樣的聚會,最是無趣。

03

一般來講,組織這樣的聚會都有一定目的性,或想辦某件事,或想見某個人。

但直接點對點聯繫又怕過於突兀,於是把所有人拉到一起當幌子。

大部分被邀請的同學,或懷著美好的期盼,或者礙於面子,風塵僕僕趕來,其實都是做了群眾演員。

開場的寒暄之後,同學們會迅速「合併同類項」,按曾經的親疏遠近,按平時的交往多少,按生活中的身份地位,湊成一堆又一堆,邊吃邊聊。

和不熟的同學也會打個招呼,敬一杯酒,但多了一些生分和禮貌。

就算滿臉堆笑互相留下了電話,加上了微信,也基本上不會再聯繫,只是白白占用了手機里的一點點內存空間。

當然,此時組織者會自然而然地坐到真正想邀請的人身邊,或直抒胸臆,或婉轉曲折,奔向主題。

04

現實中的例子就不說了,趙本山和范偉演過一個叫《同學會》的小品,就很有代表性。

范偉飾演的老闆經營上遇到了困難,想找自己的老同學、農民企業家吳德貴幫忙,於是組織了一個同學會。

雖然他邀請同學們的時候嘴上說「沒別的意思」,但從他的言談話語中,我們知道他心裡至少想著三件事:

向同學們顯擺一下身份、請吳德貴幫忙、見見當年的班花也是自己的初戀王二丫。

文藝作品往往都是來源於生活的,現實中有些人張羅同學聚會,目的和范老闆真的差不多。

在小品裡面,除了范老闆和吳老闆,別的同學並沒有出場。

其實在生活中,主角以外的同學出場和不出場,也沒有什麼區別。

因為,他們只不過是聚會的背景而已。

05

對於同學關係,我特別贊成小品中趙本山扮演的那個吳德貴的話:

「咱們同學還用得著扯社會上那些事麼!今天用著你了,低三下四的,明天用到他了,點頭哈腰的……」

無用的社交有兩種,一種是你刻意交往也沒用,另一種是你不交往也照樣。

我覺得,同學關係就屬於後者。

同學、戰友,代表的是每個人最純潔的青春。

曾經在一個教室里讀過書,曾經在一個宿舍里睡過覺,曾經聽同一個老師講過課,那份感情,遠比在飯店裡聚個餐珍貴。

如果非得張羅一頓飯才能辦事,那同學間的感情未免太廉價。

如果把同學聚會搞得和社會交際一樣淺薄、浮躁和虛偽,這樣的同學聚會,不參加也罷。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