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武漢 | 五十年前在蒲圻趙李橋的武漢市「五七」幹校

人文武漢 發佈 2022-05-10T05:07:53.188845+00:00

在這個指示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各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同時也要批判資產階級。


原創 袁厚翔


編者按:1966年5月7日,毛澤東給林彪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後來被稱為"五七指示"。在這個指示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各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同時也要批判資產階級。文革進入「斗、批、改」階段後,各地建「五七」幹校,湖北尤多,咸寧向陽湖文化部「五七」幹校最為著名。


1969年11月19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將省公安機關所屬咸寧地區蒲圻羊樓洞茶場移交給武漢市革命委員會辦「五七」幹校。當月31日,武漢市革命委員會同意成立湖北省武漢市革命委員會趙李橋「五七」幹校建校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事組、政工組、生產組、基建組、後勤組。12月8日,建校指揮部迎來了原「鬥批改」第一、二大隊組成的第一批1400多名學員。


武漢市「五七」幹校所在地趙李橋


建校初期,幹校內成立6個大隊,由市里原「鬥批改」的6個大隊和原市公檢法蒲圻分校組成。校外由市直機關下放幹部組成蒲圻、陽新、嘉魚、崇陽4個大隊。1970年3月15日起,武漢首批1574名幹部陸續到蒲圻、陽新、嘉魚、崇陽4個縣的37個公社、209個大隊、1262個生產隊插隊落戶。半年後,又增加了武昌、鄂城、通山、通城4個大隊。當時羊樓洞茶場全場有職工824人,其中幹部164人,工人582人,家屬臨時工76人,全部交由幹校負責安排。


幹校茶場地處湖北,與湖南、江西接壤,長約百里,寬20餘里,同農民花插種地,大部分在蒲圻縣境內,小部分在崇陽縣境內,有土地面積13000餘畝。其中茶園10400餘畝,其它是旱地和少量水田。全場房屋建築面積32000平方米,其中加工廠、倉庫、食堂等公用房屋18000平方米,職工和家屬宿舍14000平方米。校內6個大隊的近4000人全部居住在羊樓洞茶場地區的生產點和附近農民家裡。根據對學員的經營能力的估算,茶廠可容納5000到6000人。


茶場


1970年,市幹部療養院也已於當年元月底搬來趙李橋,5月改為「五七」幹校醫院,醫院交幹校領導。1971年5月17日,為解決「五七」戰士子女入學問題,幹校設立附屬五七學校。6月18日,中共武漢市委革命委員會「五七」幹校黨的核心小組成立。9月17日,該校正式更名為武漢市革命委員會「五七」幹校。


到1972年初,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先後到幹校學習的市一級單位、二級單位幹部有7900多人,家屬3100人,知識青年2300人,還接待了武漢市各中學短期勞動鍛鍊的中學生24000人。但大部分幹部是到校外8個縣插隊落戶,只有小部分幹部進入校內。因此從創辦一開始,就突出地存在著土地面積大、生產任務重與人力不足的矛盾。1970年主要靠每月派2000至3000名學生來幹校短期勞動的辦法維持,1971年則由2000多下放知識青年代替,但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學員(五七幹部)由於生產任務重,勞動時間多,學習時間少,影響到政治學習的「質量」。就茶葉生產來說,雖然產量超過了歷史最高年產量,1970年和1971年產茶都達到了100萬斤以上,但茶園管理跟不上,單位產量低,質量差,級內茶仍低於歷史最高水平,所以生產也是處於維持和恢復的局面。


1972年3月,為給輪訓在職幹部做好準備,幹校開始分期分批進行幹部分配工作。原市一級單位和第一批下放的幹部由幹校負責摸底統一分配,凡能分配的在3月下旬、4月上半月以前基本分配完畢。第二批下來的原二級單位幹部,由原單位負責在二季度內基本分配完畢。






幹部分配後,7000多(幹校)學員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留下的只有400餘人。10月後,幹校開始轉入在職幹部輪訓,半年一期,每期500人左右,因每期有2個月時間要到農村插隊,經常在幹校學習的幹部不會超過800人,最多能管理土地500畝,不足茶場面積的5%。為了把「五七」幹校長期辦下去並進一步辦好,必須適時進行調整,幹校由場(茶場)校(幹校)合一,逐步過渡到場校分開。


1972年6月,中共武漢市委基本同意市「五七」幹校黨的核心小組關於場校調整的報告,場校分開。經過短期籌備後,場校於6月1日起分開辦公。幹校校部機關設3個機構,分別負責教育、政治工作、後勤保障等工作。9月,校內6個大隊調整為3個大隊,校外在各縣插隊的8個大隊和五七醫院全部撤銷。年底,幹校遷至東西湖走馬嶺。











打撈江城記憶 串起散落的珍珠

鉤沉三鎮往事 回眸過眼之煙雲




編輯:水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