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辦千叟宴,請3056位老壽星進宮用膳,為啥回家後老人接連離世

趣史微視頻 發佈 2022-05-17T09:09:31.201142+00:00

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大帝辭世,留下了一個空前強大的斯拉夫帝國。而在遙遠的東方,大清帝國剛剛結束了60年的乾隆盛世,嘉慶登基,一場長達九年、耗費白銀上億、轉戰五省的白蓮教大起義剛剛於正月初七正式爆發,清政府即將陷入一場摧枯拉朽式農民戰爭汪洋大海。

公元1796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拿破崙遠征義大利,將大革命的火種撒向亞平寧半島。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大帝辭世,留下了一個空前強大的斯拉夫帝國。

而在遙遠的東方,大清帝國剛剛結束了60年的乾隆盛世,嘉慶登基,一場長達九年、耗費白銀上億、轉戰五省的白蓮教大起義剛剛於正月初七正式爆發,清政府即將陷入一場摧枯拉朽式農民戰爭汪洋大海。

然而起義爆發的三天前,帝國核心紫禁城內卻是充斥著一派歌舞昇平、和睦喜氣的祥和氛圍,完全感受不到一絲絲緊張的氣息。

寧壽宮皇極殿,張燈結彩,數千名60歲以上的白髮老者正在行三跪九叩大禮,向86歲的愛新覺羅·弘曆山呼萬歲,場面甚為壯觀。

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如此多數量的耄耋老人齊聚一堂,他們中既有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廝殺疆場的功臣良將,也有來自底層、耕田種地的普通平民,此刻他們一起領著皇帝恩賜的貴重禮物、沐浴著皇家隆重的恩澤。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千叟宴結束後竟然成了不少老人的催命宴,當中相當多的老人在宴會結束後就接連抱病、與世長辭,令乾隆皇帝大丟顏面,下令對此展開徹查。

為什麼好好的一個宴會讓這麼多老人告別離世?難道是千叟宴上有什麼不得而知的陰謀嗎?


(一)康乾盛世的璀璨榮光——帝國的豪華飯局

什麼是盛世?自古以來,能夠滋養人口、安定社會、統一疆土就是傳統社會能夠被稱得上盛世的主要依據(至少在當時人的眼中)。

從康熙即位到乾隆退位,清朝經歷了130年的盛世光景,尤其是乾隆即位以後,清朝人口從一億多人猛增到3億多人,是歷朝歷代都未曾見過的。

總人口增加了,老齡人口自然而然隨之水漲船高,帝國內鶴髮童顏老人的數量與日俱增,這讓滿清統治者們萌生了舉辦「千叟宴」的想法。

其一,大清以孝治天下,尊老愛老一直是歷代統治者所倡導的一項仁政。

乾隆對此說過:「年老之人自古所重」,統治者以舉辦宴會的形式優待這些老人,正好可以為天下臣民做一個好的榜樣。

其二,能夠舉辦如此高規格的宴會,沒有足夠的國力、適合滋養老年人口的環境是絕不可能做到的,恰好說明了大清此時的盛世「含金量」之高,並非統治者的自吹自擂。

其三,參加宴會的老者並不單限於八旗,還包括了漢人、回人、蒙人、藏人,彰顯了帝國民族融合、海納百川的胸懷。

於是從康熙晚年到嘉慶元年,清廷一共先後舉行了四次千叟盛宴,每次都邀請了上千名老人前來聚會,其中尤以嘉慶元年的這次宴會最為隆重。

1796年,乾隆皇帝為了踐行自己在位時間不超過聖祖的承諾,決定將皇位禪讓給十五阿哥永琰。

為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清廷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舉辦此次千叟宴,此次宴會共計3056人入座,5000人被邀請觀賞,堪稱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豪華的一次皇家飯局。

一位141歲的老人有幸入邀宴會,還引出了一副經典佳句: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但實際上141歲恐怕是誤傳,根據史料考證,年齡最高的是106歲的熊國沛,他入會後被恩賜了六品頂戴。

(二)大清朝最後的迴光返照

君酢臣酬九重會,天恩國慶萬春延。

千叟宴到底有多豪華豐盛?或許有人以為不過就是一場幾千人的聚餐嗎?能貴到哪裡去。

但是前面提到,千叟宴可不光光是皇帝請老人們吃頓飯那麼簡單,為了一頓飯而折騰老人不遠千里前來京師當然不是清朝的初衷,一系列精心準備的禮物是宴會的一大重頭戲。


為了能夠彰顯朝廷尊愛老人的施政作風,乾隆特意為每位老人挑選了價值不菲的禮物,包括養老銀牌、寶物、古玩、貂皮、如意、壽杖等名貴之禮,其中不少達到了國家一級文物的水準。

以這根尚可喜後裔所珍藏的千叟杖為例。這跟拐杖的主體材質由有木中黃金之稱的黃花梨木、犀牛角所構成,整副拐如同一隻鴆鳥,取「不噎之鳥」之意,寓意老人吃飯不噎、安享晚年。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拐杖上鑲嵌雕刻了100個純銀打造、不重樣的壽字,實屬世所罕見,被列為了我國一級文物。

像這樣的一根拐杖,僅僅一次宴會就至少送出3000根以上。

再如養老銀牌,由專門工匠精心打造,上面的「御賜養老」四個字由重臣阿桂親自書寫。

根據年齡的不同而劃為不同的規格,老人可根據這塊銀牌去當地領取10兩到30兩不等的養老錢。(估計沒人敢領,而是放在家裡祠堂裡面好生供奉)

再如宴會現場的御製燈聯,每個字都是由金絲線縫製而成,珍貴無比,現如今的市場價已經達到了300萬元以上。

此外,既然是邀請老人,那麼路錢肯定是要政府來掏腰包了,沿途各地方也必不敢怠慢皇帝的客人。

整場宴會下來,從幾千人的山珍海味到禮物賞賜、慶典裝飾,開銷之大恐怕不遜於一次戰爭開銷。

當然了世界上沒有白吃白喝的一頓飯,乾隆和嘉慶內心希望這些老人能在這吃好喝好、沐浴天恩之後,回到家裡去傳播自己的恩德,將皇帝的恩寵威信宣揚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但是事與願違的是,不少參加完千叟宴的老人不久後就紛紛離世,成了名副其實的「最後的晚餐」,讓太上皇特別沒有臉面。

那麼,明明來北京吃了一頓前所未有的豐盛大餐,又受到了各級官員的精心照顧,這些老人為何會一個接一個離奇去世呢?

(三)最後的晚餐 千叟宴為什麼變成老人的催命宴

要想理解千叟宴成奪命宴的原因,就得首先設身處地了解當時的交通狀況。

和我們現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不同,古代道路不暢,步履艱難,北京本地的皇親貴族倒好,家門口就直接入宴,但那些遠隔千山萬水、地處邊疆的老人就要吃一大波苦頭了。

就算是地方官員精心護送,也免不了舟車勞頓、車馬顛簸。

在沒有高鐵、汽車的工具下,一個七老八十的老者花費數月時間趕往京城無疑是一種對身體的摧殘透支。


等老人趕到了京城,為了迎接皇上少不了一頓極其繁瑣的禮儀操練。

清朝時期皇權力量達到巔峰,相應的皇權禮儀隨之進化升級,如何三跪九叩、如何同皇上進行交流、對視是一點也不能馬虎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因為不尊重皇帝而落得個全家滅門的慘劇。

例如大清律中就有這麼一條:仰面視君,有意刺王駕。老人宴會時要是忘記了這一條而直視皇上,怕不得當場被斬立決。

據史書記載,每位參加宴會的老人先是畢恭畢敬地站在寒風中等待太上皇入席,三跪九叩之後,方可開始飲茶吃飯。

吃罷,再行禮致謝,等到領完養老銀牌、壽杖禮物後,又重複再叩謝一遍,這一套下來,飯還沒吃熱乎,就光顧著行禮了。

與之相比,康熙朝舉辦的千叟宴就人性化了不少。考慮到老人身體行動不便,他特意囑咐老人領取禮物時免於跪拜大禮,簡化了儀式。

嘉慶元年的這次千叟宴行禮複雜也就罷了,關鍵是正月初四的北京可是天寒地凍,在沒有暖氣的室外,老人的身子骨如何經得起一陣陣凜冽的寒風。

那些從南方溫暖地方趕來的老人勢必經不起長時間的室外折騰,落下個傷寒感冒自然在情理之中。

再從飲食上看,羊肉、豬肉、鹿肉、牛肉等葷腥一應俱全,本應讓老人大補特補,但是對一些平時習慣了粗茶淡飯的老人腸胃來說,一下子吃這麼多油膩食物難免不易消化。

有的人當天還飲酒過度,不勝酒力,暴飲暴食之下,將身體搞壞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和尋常宴會不同,這種國家級高規格的宴會現場安保森嚴,配備了最強有力的警衛部隊,荷槍實彈,草木皆兵。

平民對老皇帝稍有風吹草動馬上就被侍衛拿下,吃飯的時候戰戰兢兢,精神狀態高度緊張,哪裡能吃得香呢?

總之,乾隆這場千叟宴算是一次拙劣的東施效顰表演,他想模仿爺爺的千叟宴為自己臉上貼金,卻因為考慮不周而讓自己臉面丟了不少。

不過有個疑問是,既然千叟宴讓如此多的老人疲憊不堪,為什麼他們不稱病推脫呢?硬是要跳入這一大坑當中。

這裡面最大的原因在於,皇命不可違。

封建社會,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別說皇帝邀請你去參加宴會,就是賜自己三尺白綾都得叩謝天恩。貿然退卻,恐怕引來禍患。

其次,參加宴會是一次提升政治價值的絕佳機會。當時的清朝,能夠有機會面聖聆聽教誨、收受禮物是莫大的榮幸,這些銀牌、壽杖可以傳之子孫萬世,增添家族榮耀,今後在鄉里走起路來都能挺直腰杆,不被別人所看輕。

所以老人們就算是身體再難受,爬也爬到紫禁城去見太上皇一面。

某種程度上來說,老人們的接連離世成為了一種王朝衰敗的寓意,一輩子生活在乾隆盛世里的老人在過完人生的頂峰之後迎來了自己人生的最後序曲,象徵著清王朝已經積重難返、無可奈何花落去。

(四)飢餓的盛世 乾隆皇帝的面子工程

如果說康熙朝的千叟宴是一次名副其實的盛世華宴,那麼嘉慶元年的這最後一次千叟宴純粹就是乾隆好大喜功、臣下歌功頌德的一大面子工程。

前面說過,為了舉辦本次宴會,造辦了數千根價值不菲的拐杖、古玩等重禮,路上款待了數千名老人,花出去的銀子如同流水一般,放到二三十年前來說,這點錢可以說是九牛一毛。


可是乾隆晚期,國庫里的家當已經從數千萬兩白銀銳減到區區二百萬兩,財政已然捉襟見肘,所謂乾隆盛世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為了完成太上皇的心願,清廷只得繼續想辦法從其他地方擠出銀子,最終還是要一分不少地落在底層窮苦農民身上。

所以十分諷刺的是,千叟宴辦完不到半月,湖北白蓮教信徒率先發難,掀起了持續九年之久的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清朝元氣。

乾隆原本希望通過千叟宴起到尊老敬老、教化百姓、穩固統治的作用,沒曾想反倒弄巧成拙,繁重的負擔成為了壓倒了底層農民的最後一根稻草,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抗運動。

事實上如果真要尊重老人,不如多減免一些賦稅、少安排這類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讓百姓可以從容優養,豈不是勝過所謂東施效顰的千叟宴。

嘉慶以後,隨著清廷國力日衰,清朝上下疲於應付各地農民起義和西方入侵,舉辦起如此規模的千叟盛宴不再被提上議事日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