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團裝備20多挺機槍,在抗日戰爭中,這個配置算什麼水平?

熊熊講武 發佈 2022-05-17T10:29:45.830301+00:00

當然,在抗戰劇中對機槍的重要性也有很多著墨,這實際上是符合抗戰史實的。諸如配置100挺輕機槍,就是上百人提著機槍站一排橫掃那種情況,著實是不是什麼「高明地使用機關槍」,屬於是為了過於突出視覺效果,而忽視史實細節的體現。

在抗戰劇中,機槍是出鏡率最高的道具之一。一般體現火力壓制效果時,往往就會給到輕重機槍射擊的鏡頭。

當然,在抗戰劇中對機槍的重要性也有很多著墨,這實際上是符合抗戰史實的。

不過在機槍的配置數量以及使用方面,現在的抗戰劇還有不少改進的餘地。不是說只要配置了機槍,就可以「無限彈藥」突突個沒完了。真正的機槍戰術以及機槍陣地,也不是劇中所表現得那麼簡單。

諸如配置100挺輕機槍,就是上百人提著機槍站一排橫掃那種情況,著實是不是什麼「高明地使用機關槍」,屬於是為了過於突出視覺效果,而忽視史實細節的體現。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談談當時我國軍隊裝備機槍數量的情況。

之前有網友問道,當時一個步兵團裝備20多挺機槍算什麼水平?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區分時間段,以及具體裝備機槍的是哪些部隊。因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內,不同系統的軍隊裝備機槍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以全面抗戰剛開始時中國軍隊裝備機槍的程度來說,基本情況還可以。這主要是因為此時全國的軍隊不過200萬人,很多部隊都是老牌子了,經過比較長期的建設和積累,總的武器配置情況還算可以。

當時機槍裝備量最大的是中央軍嫡系部隊,其中教導總隊配置機槍的標準是每個步兵連9挺輕機槍,每個步兵營8挺重機槍。在編制方面,是當時機槍裝備最充實的單位。

而且除了編制內的機槍外,教導總隊還有儲備,整個部隊在未擴編前,大約相當於一個滿編師的兵力即有輕機槍351挺、重機槍102挺。

除了頂配的教導總隊外,中央軍嫡系部隊以所謂的「德械師」裝備最為齊全。這些單位的輕機槍裝備標準也是每個步兵連9挺,不過在營屬重機槍方面是6挺,每個步兵團的機槍裝備量也在百挺左右。

以著名的第36師為例,當時全師裝備輕機槍351挺,重機槍76挺,輕機槍裝備量與教導總隊持平,但重機槍要少不少。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教導總隊未擴編前是3個步兵團,而36師是4個步兵團的編制。

就一般的中央軍部隊而言,機槍裝備的情況不一而足,有裝備差的可能每個步兵連就3挺輕機槍,甚至還會更少;有裝備好的,每個步兵連也可能裝備6挺輕機槍;關係比較硬的部隊,也能有每個連9挺輕機槍。

至於當時的各地方軍,情況肯定是更為複雜的。

其中東北軍的機槍裝備量不少,合編之後基本上也是跟中央軍嫡系相當的配置;其他地方軍中,步兵連的機槍配置以3到6挺居多,重機槍方面較充裕者在營級配置4到6挺,不太充裕者在團級配置重機槍連。

所以當時機槍少的步兵團大約能有三四十挺的配置(有的窮一點的部隊可能會更少),機槍多的也能有七八十挺。

在當時我國軍隊的武器裝備中,山野炮的數量很少,就連迫擊炮的裝備量也不大,很多時候最有威力的兵器就是這些機槍了。

當然就作戰而言,對日軍威脅最大的也是這些機槍。

由於多年作戰的積累,1937年時與日軍交戰的我國軍隊大多是老兵,其中也不乏有經驗豐富的機槍手。這些機槍手操作手中的機槍,給日軍造成了相當大的殺傷。

但是在此前的國內戰爭中,幾乎沒有炮火極強的對手,因此機槍手們的反炮經驗十分薄弱。

日軍當時有獨立的重炮部隊,師團級有炮兵聯隊,聯隊級有山炮兵中隊和速射炮中隊,大隊級有步兵炮小隊,中隊級還有6到9具擲彈筒,它的各級炮火是比較齊全的。

因此日軍的炮火重點打擊我方機槍火力點,往往也使得我方機槍手的傷亡率極高。

如在淞滬會戰時任第14師42旅代旅長的郭汝瑰便說過,當時該旅36挺重機槍都被打壞了,後來還是拆零件拼,才拼出4挺勉強使用。

在熟悉了日軍的炮火特點之後,機槍手們多採用遊動作戰的方式,一方面注意機槍陣地的構築,另一方面則頻繁變換陣地,以減輕日軍炮火的威脅。如此,方能取得比較好的殺傷效果。

不過由於全面抗戰前期損失過重,再加上軍隊的大量擴充,國軍方面配置機槍的標準有所下降。

抗戰中期,輕機槍的標配是每個連6挺,重機槍為每個營6挺,步兵團在理想狀態下是72挺輕重機槍。不過除了精銳部隊外,一般的部隊不會裝備如此齊全,但也不會太過貧瘠到哪裡去。

一直到抗戰後期換裝美械時,國軍嫡系部隊的機槍裝備量再次回升,基本達到了1937年教導總隊的水平。而且此時美械部隊的步兵連多裝備18支以上的衝鋒鎗,因此在近戰火力上是比較充實的。至於國內的部隊,一般是每個步兵連3到6挺輕機槍,此外還有10多挺重機槍。

所以總的來說,一個步兵團裝備20多挺機槍的情況,在國軍部隊中不太多見,只有最雜牌部隊可能才會如此。

而在八路軍中,步兵團配置機槍的情況,在1937年時是標準最高的。

當時由紅軍主力改編的步兵團,每個步兵連的輕機槍按照3挺配置,由於一個團有12個步兵連,此外還有特務連,因此輕機槍裝備量即有30多挺。

此外,當時老八路的步兵營還有機槍連/排,一般裝備3到4挺重機槍,每個團的重機槍也有10多挺。

不過這個配置並沒有維持很長時間,因為隨著八路軍的擴軍,老的單位不斷帶著裝備分流,繳獲的機槍又不足以讓新老部隊全部按照標準編制配齊,因此機槍裝備量就會稀釋了。

當時老八路的輕機槍一般還是以每個連3挺為標準,不過重機槍逐漸不足以維持營屬分隊,隨後一般集中到了團級。

而新的八路軍團隊,由於此前的基礎不一樣,因此裝備機槍的程度也不一樣。

比如有東北軍691團老底子的冀中第17團,該團在整訓編成後有輕機槍21挺,這個就算不錯的水平。

但有的新團可能是游擊隊的基幹改編,那麼裝備就差很多了,如385獨立團除了老基礎的特務連的1連各有3挺輕機槍外,其餘各連只有10多支步槍和大刀、長矛。

上述提到的國軍部隊,當時能夠得到國府的機槍劃撥,八路軍其實也爭取到過,不過只有大約200挺機槍。

這些槍就是著名的蘇式轉盤機槍,屬於蘇聯軍事援助的一部分,是八路軍辦事處極力爭取下的結果。因此我們在一些資料中,能看到八路軍使用轉盤機槍的記錄,其來源就是這裡。

當然,這些槍也不能鋪開裝備,只是分給了部分老牌的主力團隊。由於機槍的子彈補給困難,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轉盤機槍。

到1940年時,八路軍的總兵力擴充到了40萬,步兵團總數為160到170個,裝備輕重機槍總數1590挺,平均每個團約10挺左右。

很顯然,這個機槍裝備量不大,平均每個連也就1挺機槍,因此當時的機槍手往往由最有經驗的老兵擔任,承擔最為重要的火力支援任務,同時也是平時最神氣和戰時最危險的戰鬥員。

因為八路軍的機槍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機槍火力點就會最突出,日軍能反制國軍的機槍,自然也能反制我軍的機槍。

為了保護機槍手,一般都會將繳獲的日式鋼盔配發下去。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八路軍帶著鋼盔作戰的場景,大部分都是機槍手。

當時我軍機槍手作戰的一大特點是,往往在極近的距離射殺日軍,特別強調突然襲擊。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機槍少,而子彈更少。當時平均一挺輕機槍的全部備彈只有不到300發,具體能在一次戰鬥中得以使用的,往往會更少。

這樣的子彈量使得我軍根本打不起火力戰,甚至戰鬥時間稍長都支撐不住,因此力求在開火的第一時間就打出最大殺傷來。

由於機槍的殺傷力遠超步槍,因此我軍的機槍便令日軍印象深刻,後者也常常通過我軍的機槍火力密度來判斷到底遇到了什麼類型的八路軍。

在1941年到1942年,八路軍抗戰進入到了極度艱難的階段,為了適應新的抗戰形勢,我軍採取了「精兵簡政」,原有的大團劃分為甲種團、乙種團、丙種團。

其中即便是甲種團也不過是3營9連外加團直屬隊,按照每個步兵連3挺輕機槍,團屬重機槍2到4挺計,每個團也不過30挺左右的機槍。至於2營6連制和直屬3到5個步兵連的乙種、丙種團,裝備的機槍便會更少,丙種團可能就10多挺機槍。

但是這樣的編制起碼優先保證每個連能有3挺機槍可用,比原先大團模式下平均每連僅1挺機槍的火力密度要提升很多。

但從一個團的建制來看,此時每個團裝備20多挺機槍,那就算是不錯的標準配置,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抗戰末期。

所以要說一個團裝備20多挺機槍算什麼水平,在國軍中基本算裝備最差的行列,在八路軍中算不錯的水準。

具體在機槍的使用方面,雖然都很重視,但側重點不同,希望日後的抗戰劇能夠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發揮,打造出真正有血有肉的好作品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