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館裡的江湖

三叔閒言 發佈 2022-05-17T11:53:10.715243+00:00

這次我們來說說,藏在飯館和廚房裡的江湖。真實的江湖,就是沒有明文規則的人際關係,我稱之為「民間政治」。我推敲過這個詞,按理說,民間包括家族,好像不在江湖裡。

這次我們來說說,藏在飯館和廚房裡的江湖。

真實的江湖,就是沒有明文規則的人際關係,我稱之為「民間政治」。我推敲過這個詞,按理說,民間包括家族,好像不在江湖裡。後來一想,如果家族夠大,人情世故也一樣複雜。你能說賈府大觀園不算江湖嗎?不光算,而且也一樣險惡,也是要出人命的。

出門花錢吃個飯,沒什麼大事兒,但也有江湖門道。


我認識一個人,他在一次聚會上說,自己吃飯從來不耐煩點菜。他都是找家裝修氣派的飯店,吩咐服務員說,「你不用問這問那的,就按我們每人1000塊錢的標準上"。我大概知道他想表達什麼,不會多嘴。只是希望他別真這麼幹。並不是所有的飯店都有操守。

比如,飯店日常的一件撓頭事,是怎麼處理魚缸里快斷氣的龍蝦。動作緩慢,趴在水底下不動的龍蝦叫「慢爪」;頭和背之間出現一條裂痕,馬上就要死的龍蝦叫「褪較」。來的是懂行的,這種貨懵不出去,人家選好了,有辦法讓廚房換不了。像他這種格局比較大的客人可就難得了,什麼「慢爪」、「褪較」龍蝦,不照顧他照顧誰?

有位美食鑑賞家告訴我,這種點菜,在老年間叫「自摸刀」,應該是從打麻將的「自摸」來的。你一聽帶個「刀」字,就知道它有風險。

那什麼時候可以這麼點菜呢?這位美食家說,很簡單,你不一定要認識老闆,只要和主廚有點兒私人關係就可以。

比方說,你可以在吃過一頓滿意的飯後,請主廚出來見面,當面向他表示感謝。好的主廚收入都不低,但也不會拒絕顧客的小費,這是對他的肯定和尊重。儘量給嶄新的百元鈔票,會帶給人一種喜氣。

然後,你就可以加他的微信,下次來之前,事先告訴他這次有幾位客人、大概什麼標準,你放心,他這次為你安排的菜,性價比絕對高。當然,你也不會忘記再表示額外的感謝。

這個道理和網際網路的一個邏輯一樣,叫「凡是非分之想就得花錢」。二十年前,大家剛剛開始上網的時候,默認一個觀念:網絡的基本服務都是免費的。比如郵箱吧,曾經有不少服務商計劃收費,結果是罵聲一片,灰溜溜地終止了。

那怎麼辦呢?我們都知道結果:你使用基本郵箱不收錢,但想獲得不一樣的服務就得交錢,你要更安全的服務,更大的容量和附件,或者去掉廣告,那就得交錢。吃飯不是也一樣嗎?我們想獲得更多的面子,!=優質的服務,不應該靠投訴--那是維護正常標準的,而是應該多付錢啊。

上面說的那個方法,不是常規渠道,國內的餐飲業一般沒有給小費的習慣,而是有一點兒「江湖」。這也不是現在才有的,傳統的餐飲業,江湖門道要更深、更細,因為那時的從業者,比如說堂倌吧(堂倌就是服務員,過去叫「勤行」,勤快的勤),都經過師徒傳授,輕易不換工作,經驗要比今天的同行豐富。

客人進門,堂倌不光會看衣著、氣質來判斷身份,還要首先判斷他懂不懂吃。一來,懂吃的人能挑出真正的毛病,不好糊弄;二來,懂吃的人才真捨得花錢,也能領來更多的食客,是應該拉住的主顧。這種人在過去叫「吃主兒」。堂倌有自己的一套鑑定方法。

號稱「中華談吃第一人」的唐魯孫老先生,寫過十幾本雜文集回憶民國時代的飲食之道,得到電子書頻道里有全套,我沒事兒就翻翻解饞。

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說,過去在北京辦正式的宴客酒席,一定要準備紹興的黃酒。客人訂好了整桌席面(也就是菜餚的規格)之後,堂倌會端一盤子小酒盅進來,讓主人選喝哪一種。主人選定了,說那咱們就喝這八毛錢一壺的黃酒吧,一翻酒盅,杯子底下果然寫著八毛,那今天灶上會用最好的廚師做你的菜,堂倌也伺候得特別周到殷勤,因為知道你是吃主。如果嘗完了酒,一翻酒盅發現錯了,那完啦,今天晚上廚房和服務肯定要懈怠,反正你也分辨不出來嘛。再就是看你怎麼點菜。像開頭說得那種,過去不認不識,進門就喊我要吃多少錢一位的,就肯定不是吃主兒。什麼是吃主?不看出手大小,而是看細節。


唐魯孫說,老北京的涮火鍋是清水鍋底,至多撒點冬菇口蘑絲。如果食客點個涼菜滷雞凍,堂倌就知道你會吃,因為這個雞凍往鍋子裡一倒,清水就變成雞湯了。

我聽天津的老相聲藝人也說過類似的情況。天津有很多老字號的清真飯店,如果來了幾位,穿得很闊,進門不先點菜,而是要幾小碗羊湯,那堂倌就警覺了,知道遇上內行了,因為有那麼幾道菜,是既考廚師手藝又考飯店食材的。對清真飯店來說,這道羊湯就是。


人家先要羊湯,意思是做得不好就換一家。堂倌是什麼反應呢?他會高聲朝後灶報一聲「羊湯,蓋碗的!"

過去餐飲業有句格言,叫「響堂啞灶老虎櫃」。

響堂,就是堂頭(也就是大堂經理)和堂倌什麼時候都得精神飽滿,聲音亮堂地迎來送往,這也是飯館的門面。當年的很多吃主兒,是不認飯館字號,也不三主廚大師傅,而專門認某個好堂頭才來這裡吃飯的。

這種堂倌,能決定一個飯館子的興衰。

啞灶,就是灶上的廚師要埋頭幹活、少說話。

老虎櫃顧名思義,就是帳房先生得像老虎似的守住錢匣子,許進、不許隨便出。

後灶不露面、不說話,但聽前面堂倌喊要「蓋碗的」,就知道這是來了吃主兒,要精工細作,而且用帶蓋碗的好瓷器上菜。

堂倌觀察食客,區別對待,食客也會考驗堂倌。


剛才說到北京的涮銅鍋子,吃主兒吃到最後,會讓堂倌來清鍋子底兒,就是端起那個燒炭的銅火鍋,把鍋底全倒在大海碗裡,專撈這個長期煮製的鍋底兒吃。

這是一手絕活,好的堂倌都練過,能保證不撒湯漏水,連一點兒爐灰都不落在碗裡。

唐魯孫晚年生活在台灣,說台灣有些飯館不規矩,服務員看到客人是生面孔,而且還帶著女客,就會拼命推銷不新鮮的大對蝦,這一道菜往往要占半桌酒席的價錢。

他們推薦的一般都是炸烹蝦段或者茄汁紅燒,因為那些存貨已經變色了,要深度加工才能騙人。你要吃也行,就讓他做個清炒豌豆蝦片,不新鮮的蝦一般切不出片來,就算能切出來,和豌豆的綠色一比,也端不上桌。

咱們說這些逸聞趣事,主要是觀察一個規律:吃飯這件不大的事兒上,也要看知識和經驗儲備,要懂藏在廚房裡的江湖門道,知道怎麼實現自己的額外需求。

遇到情況,直接說破未必是上策,最好是用他們的規矩來化解。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一個地方,跟著當地會吃的人和自己去吃,體驗可能完全不一樣。

我們剛才都是在說廚房江湖裡的鬥智鬥勇。其實把規矩用好了,是可以共贏的。我還是繼續你介紹唐魯孫筆下的老江湖:熟人社會裡最講面子,好堂倌最懂得這一點。如果老主顧請客時,領來的是幾位生面孔,一開口點的都是價碼高的場面菜,堂倌就明白今天請的是什麼級別的客人,是出於什麼目的了。

等上菜的時候,會先上兩道柜上單獨的敬菜,也就是額外的贈品。這些菜不便宜,都是飯店的拿手名菜,這是讓客人覺得,主人平時一定出手大方,和柜上有交情,這家飯店才會這樣尊敬。當然,等算帳的時候,主人心裡有數,除了把那兩道菜價加到小費里,對堂倌還要額外多給。

對堂倌還要額外多給。

還有一種特殊待遇,叫「吃飛」。怎麼講呢?就是一兩個人到哪家飯館去,碰巧今天有人辦高檔酒席,堂倌會說您甭點菜啦,我給您顛配吧,他會關照廚房每道菜多做一份,你這邊上的,相當於是一桌小型酒席。

「吃飛」的意思,就是別人桌上的菜飛到你這邊來了。不用單獨給飯錢,只要給小費就行。唐魯孫說,能有權力讓客人「吃飛」的,得是在店裡有股份的大堂頭。

而且他一定是拿準了你是出手闊綽的大主顧,不會讓店裡吃虧才行。

當然,今天說的主要是傳統餐飲業,當時搞那樣象瑣,因為普通人很少在外面吃飯。

出入飯館的是話劇《茶館》裡所說的「外場人」,而傳統社會的生活很單調,也沒什麼享受和消遣,「外場人」就給自己多加了不少的「江湖戲碼」。

江湖到底好不好?要看我們可不可以選擇是進還不是進?不進的話,是不是也能靠支付合理的代價來滿足需求?

比如,你願意多付代價,就去預定米其林,水準有保證。再比如,美食家蔡瀾老師喜歡拿麥當勞「打鑔」

因為它是工業化食品的代名詞,沒什麼驚喜,也沒有這樣活生生的江湖規矩。然而,這也是新食品工業的可貴之處:預期穩定,在全世界都一樣。

我的觀點是:江湖不可避免,也不該禁止,但也不能只有江湖。

劃重點

1.什麼是吃主?不看出手大小,而是看細節。

2.遇到情況,直接說破未必是上策,最好是用他們的規矩來化解。

3.新食品工業的可貴之處:預期穩定,在全世界都一樣。

4.江湖到底好不好?要看我們可不可以選擇是進還不是進?不進的話,是不是也能靠支付合理的代價來滿足需求?

5.江湖不可避免,也不該禁止,但也不能只有江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