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與影星的工場:李連杰與什剎海體校的「世界冠軍們」

懶熊體育 發佈 2022-05-18T00:57:04.676793+00:00

編者按:它是世界冠軍的搖籃,也是影視明星的誕生地,更是北京甚至是中國體育對外的一扇窗——這是「體育·新城市」北京系列之三,此前有「雙奧」北京和五棵松,這次我們關注到一個特殊的北京體育地標。

編者按:它是世界冠軍的搖籃,也是影視明星的誕生地,更是北京甚至是中國體育對外的一扇窗——這是「體育·新城市」北京系列之三,此前有「雙奧」北京和五棵松,這次我們關注到一個特殊的北京體育地標。

延展閱讀:

每當夜幕降臨,北京什剎海周邊的小酒吧里就響起了音樂,很多年輕人搖晃著酒杯,在這裡詮釋著青春。而在什剎海西岸,與那個夜生活極度豐富的世界有些不同的,是一家有些安靜的學校——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

多數時候,來過什剎海遊玩的人們都會注意到這家體校,但真正讓他們大吃一驚的是這裡湧現了諸多的世界冠軍與影視明星們。

馬燕紅、李連杰、張怡寧、馮坤、滕海濱、丁寧、何可欣……這些人的照片被製作成一張大海報掛在南門的牆上,海報上是每一位冠軍站上領獎台時的榮耀時刻,露出微笑、表情放鬆。每一個冠軍都有一段普通人難以企及的精彩,以至於引來無數經過體校的遊客發出驚訝的感嘆聲。再加上本身坐落在北京中軸線、皇家御園北海公園的北邊以及什剎海西岸,這家體校更有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很多人都覺得什剎海(體校)很神秘,因為這麼多的優秀運動員都是從這裡頭培養走出去的,」剛剛調任到什剎海體校當校長的周建東對懶熊體育說:「別人知道我要來什剎海了,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地方很洋氣。什剎海體校既是文化底蘊深厚、又是非常開放地跟國際接軌、然後又是跟著整個時代在進步的一個地方。」

周建東之前在航空學校就職,跟他之前大部分時間探索航空與藍天不同,什剎海體校有著自己的獨一無二。什剎海體校成立於1958年4月,截止到2021年底,什剎海已經培養了3000多名體育人才,其中包括了50名世界冠軍,有11名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得了22枚金牌。除了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運動員,這裡更是走出了影視明星李連杰、吳京、甄子丹(在什剎海體校訓練),以及更不為人知的轉型成功的銀行家、律師乃至企業家。

最早,什剎海體校從體操起步(武術被廣為人知),這座皇城根下的學校,除了培養大量的武術冠軍,某種程度上,它還承當了文化輸出的功能——西方對中國的認知曾一度聚焦在中國功夫上,什剎海體校接受過採訪的媒體至少超過了500家,其中還包括《紐約時報》、《衛報》等大量外媒。

「走到了美國才發現,真的太多人喜歡武術了,已經到了瘋狂。」李連杰在接受《魯豫有約》節目訪談時說。

紮根於武術,並受益於武術。尤其是在武術出現了主教練吳彬與知名學員李連杰之後,更讓什剎海的名聲從武術圈迅速推廣到影視圈,讓什剎海受到更大範圍的關注與重視。一度,光來練習武術的學員就超過1000人(現在學員近50人),而想進入這座學府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但作為一所體校,當然不止於武術,什剎海體校早在1978年有了羽毛球隊,然後不斷發展,現在學校有拳擊、武術、跆拳道、散打、高爾夫、擊劍、空手道8支北京專業隊和二級運動班。中間也出現了其他隊伍,甚至包括冰球隊,但最後由於各種原因取消了——有趣的是,1979年成立的什剎海體校冰球隊,在解散後的42年再次組建冰球隊,為了紀念曾經的經歷,他們將球隊起名為「1979」。

「什剎海當時還是一個業餘體校,公開招生,你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可以送到國家隊。這等於是心中的最高殿堂。」「1979」球隊的一名後衛球員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

不僅如此,什剎海體校曾因為地理位置、武術項目領先等優勢,在運營、招生都做過獨特的嘗試,比如十多年前他們就組織過退役運動員進行武術表演。雖然也收到不少好評,但學校最終還是回歸到培養專業運動員、奪金奪銀的核心定位上。尤其隨著改革開放以及人們生活的消費水平提升,屬於窄眾領域的專業運動員逐漸不再是家長對孩子職業發展的優選了,體校失去了往日香餑餑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屬於領先的北京什剎海體校同樣面臨轉型的壓力。

「(什剎海)體校原先在招生時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招生形勢急轉直下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體校逐漸喪失了原先具有的一些優勢條件。」2008年,時任什剎海體校副校長的石風華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說。現在,她的職位是北京體育局副局長。

顯然,什剎海體校經歷了一個起起伏伏的64年,有繁華,有轉型,有急轉直下,也有重新再出發。即使到今天,它仍然在擔負著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等大賽為國爭光、「奪標」的重任——而這塊叫什剎海體校的牌子所承載的已經不僅僅是「體育」了。

李連杰與什剎海武術隊

李連杰是什剎海體校的一個標籤。

提起北京什剎海體校,一個最重要的標籤就是武術隊,而將這個標籤發揚光大的是兩個人:李連杰以及他的師傅吳彬。

在北京什剎海體校建校50周年的特刊上,他們形容自己的武術隊為享譽中外的一支「藏寶奇兵」。

早在1959年,什剎海體校成立的第二年就聘請了武術教練。但真正讓什剎海體校的武術上了一個台階,是1963年吳彬從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畢業後過來任教開始,他嘗試讓武術與體育結合,取得了不俗的效果。除了拿到手軟的各種武術金牌(在任30年,北京武術隊拿了全國性比賽220枚金牌),最重要的就是發掘了李連杰。

1971年,從上千名小學生中,就讀於北京廠橋小學的李連杰被吳彬看中。這種選材模式至今還被體校所用——很多教練與老師都到北京以及全國其他地方選材,然後定向招生。

「我是1997年來到什剎海練跆拳道,一上來就大量練體能,練得我想哭,這個記憶實在是太痛苦了。」雅典奧運會跆拳道冠軍羅微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她作為什剎海體校最早的一批跆拳道運動員,但也是一段獨特的記憶。

跟羅薇一樣,所有體校的學生都要進行嚴格的訓練,這是他們成功的首要條件之一。吳彬同樣也是一個要求嚴格之人,在這種高要求之下,李連杰的武術突飛猛進。1975年就獲得了三項武術冠軍,此後更是拿了50多個單項冠軍,光個人全能的冠軍就拿了5次。

轉折發生在17歲,1980年李連杰出演了《少林寺》。這部家喻戶曉的電影讓李連杰完成了從武術人到影視巨星的轉變。

「其實我從小因為武術的關係大家才了解我,因為武術我才拍電影。我一直肩負著,自己給自己的壓力,我要宣傳武術,通過電影把中國文化推廣出去,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李連杰在接受《魯豫有約》節目訪談時說。

此後,李連杰出演各種電影,並在1998年進軍好萊塢。在事業順風順水之下,他也成為《時代周刊》等媒體的封面人物。而由於李連杰的成功,從武術運動員轉型成為演員也成為一條好路子——尤其是在中國功夫大受歡迎的前提下,如果演員沒有武術的功底,是很難拍出好的武打片。那麼,我們看到甄子丹到什剎海來訓練,甚至李連杰的師傅吳彬也曾與張豐毅一起合演了《塞外奪寶》,而李連杰的隊友吳京、王群都在《大刀王五》《少林小子》影片中出演。

吳京是在李連杰之後又一個將什剎海金字招牌發揚光大的人。這位1974年出生的最火熱的票房冠軍,在1989年進入北京武術隊(訓練都在什剎海體校),此後獲得全國武術精英賽槍術、對練冠軍,1995年出演《功夫小子闖情關》進入影視圈。不過,吳京最為人知的還是自演自導的《戰狼》系列。2017年7月,《戰狼2》上映,該票房破56.8億元打破中國內地市場票房紀錄。

「武術是一個符號,也是一面旗幟。恰恰武術的本身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濃縮。」什剎海體校校長周建東對懶熊體育說,什剎海最早確定武術為核心是其成功並保持輝煌的原因。

由武術到無所不有

體操屬於什剎海的起家,但隨著「武術」與李連杰的出現什剎海體校就更廣為人知之了,然後就開始加入了高爾夫、空手道等項目。全國各地想出人頭地的家長,帶領自己的孩子希望能加入這所體育「名校」——儘管它還是「中專」。此後,我們看到很多項目開始遍地開花,全國冠軍、世界冠軍的誕生,他們都從這所校園走出去。

「我是1995年來的北京,那時候15歲。訓練在什剎海,後期成長也在什剎海,大部分青春都在這了。心境不一樣,位置不一樣,所考慮的問題也不一樣。」什剎海體校副校長王麗莉對懶熊體育說。她從山東萊州來到北京,來體校時學校剛建跆拳道隊。像她這樣外地的學員目前占到什剎海體校的30%左右,體校大部分的學員都是北京本地人。

像什剎海這種方式培養的出來的運動員,光在北京就有好幾家體育學校,全國更多,他們的任務就是培養這些運動員們爭金奪銀。他們從小接受訓練,然後一步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採訪什剎海體校時,一個細節就令人印象深刻:在什剎海體校的健身房與訓練場在地下一層,這些小運動員們每天去訓練下樓梯的地方會有一個世界冠軍們的大海報,而在海報上有一個人的名字比較特別:馬燕紅。

不少人對這個名字可能陌生,但她卻是「中國女子體操第一人」。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20歲的馬燕紅以「繃槓後空翻轉體360°下」獲得高低槓金牌,成為中國女子體操第一個奧運會冠軍。與此同時,馬燕紅的「繃槓後空翻轉體360°下」因完成度、完美度而被命名為「馬燕紅下」,這是中國人第一個被命名的體操動作。什剎海體校因此也被稱為中國現代體操的「發源地」,此後陸續出現了滕海濱、何可欣、張楠、奎媛媛等體操世界冠軍。

「這些人可以激勵這些孩子,有一天他們的照片也可以放在海報上。」喬森對懶熊體育說,曾獲得全運會跆拳道冠軍的他剛剛退役成為什剎海的辦公室文職人員。至於為什麼沒有選擇繼續當教練,他解釋道,「想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在訓練場上,隨處可以見到像喬森當年那樣努力訓練的學員們。

「我希望成為張怡寧那樣的人,可以參加奧運會。」一位正在接受武術訓練的小學員對懶熊體育說。在什剎海體校,除了李連杰,張怡寧是名聲最響的了,很多人視她為「榜樣」。

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包括這些學生的家長也在思考一個問題:萬一成為不了張怡寧怎麼辦?

張怡寧是什剎海走出來的另一個代表性奧運冠軍。

貢獻不可磨滅,但體校模式或需改變

大多數時候,這些體校的運動員很難成為專業運動員,進入省隊(北京隊)、國家隊、參加奧運會只是極少數幸運兒的前程。等待他們的只能是其他的選擇。

好在,什剎海體校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運動員專業訓練的同時對文化課同樣足夠重視。在什剎海體校50周年特刊上透露著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運動員的每門功課不能達到80分以上,即使訓練再好也不能訓練了,得等文化課的成績達到80分以上才能再繼續訓練。

這跟真人真事改編的美國電影《卡特教練》裡講述的一樣,那些喜歡體育的年輕人得把文化課重視起來,才能把籃球打好。最終,卡特教練將一支屢戰屢敗的籃球隊變為戰無不勝的王者之師——靠身體的運動,最終決定成敗的都是頭腦。

「當我們發現一名學生不具有足夠的天賦時,我們會讓他專注於文化課的學習,放棄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的打算。」2008年,時任什剎海體校副校長的石風華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說。

曾經的女排隊長馮坤,也是什剎海體校走出來的優秀學員。

看上去,什剎海體校努力地想改變運動員們未來的抉擇道路。現在,什剎海體校小學的文化課會跟什剎海小學合作,小學基本上是羽毛球和武術兩個小年齡段;中學則由什剎海體校學校自辦,現在一個年級一個班,學生加一起50人左右,而中專之後就是考大學。

「怎麼擴大(招生)還沒有研究,但是作為今後的一個方向。對今後的社會我們要培養這種人才,他(她)從體育中專畢業之後,也可以上大專,我們體育局有類似職業體育學院。」周建東對懶熊體育說,「體教融合」是他們關心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什剎海建校50周年的特刊上,「體教融合」也是最突出的部分,對這一部分這樣描述道:「在北京市什剎海體校所有2008年高考應屆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一的考生憑藉體育特長考入大學(現在的比例在60%左右),這些體育專業項目上成績出色的孩子們,文化課成績同樣毫不遜色。」

「體教融合」也是中國體育當下正在探索的重要領域。以東京奧運會上奪得首枚金牌的楊倩為例,這位依靠體育特長考入清華的選手,也成為另外一種「榜樣」(而谷愛凌與蘇翊鳴的培養模式,則是運動員的另一種「成長路徑」)。尤其是像清華、北大等重視體育的高校,也為這些體校的學生打開了一扇門——而北大籃球隊的球員進入CBA等職業聯賽則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體教融合」。在運動與學習哪個更重要的問題時,看上去這並不是一個選擇題,幾乎每一個世界冠軍都擁有一顆無比發達的頭腦。

在詹姆斯•克爾所寫的《全黑軍團》一書中,描寫了一支勝率超過75%的紐西蘭全黑隊,是如何成為世界上戰績最佳的運動隊。該書提到一個重要贏球法則:頭腦智慧遠大於身體天賦。

顯然,這些思考包括「體教融合」已經被體育教育機構無數次研究過了,只不過還沒有徹底打通這條考入大學的「通道」。曾經,體校的貢獻不可磨滅,但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也到了轉型的時刻。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無人不知的什剎海體校。

北京作家馮唐有句詩描寫世上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後海有樹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時此刻的雲,二十來歲的你。

而這裡的「後海」就是指什剎海,屬於老北京人的塞納河——幾乎所有什剎海體校的人都將自己稱為「什剎海人」。現在,什剎海人和他們放置過青春的這座「冠軍與影星的工場」,又到了新的關鍵時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