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王兩家互掐,竇嬰為何輸給了田蚡?竇太后自挖牆腳,加速了垮台

蕪史 發佈 2022-05-18T01:05:08.890420+00:00

漢景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漢景帝劉啟匆匆為太子劉徹舉行了冠禮。按當時的禮制規定,男子年滿二十歲才「冠而列丈夫」表示成年,而劉徹當時年僅十六歲,遠遠夠不上二十歲。景帝此舉,應該是他的身體已經捱不到兒子二十歲的緣故,因此將劉徹的冠禮提前了。


漢景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漢景帝劉啟匆匆為太子劉徹舉行了冠禮。

按當時的禮制規定,男子年滿二十歲才「冠而列丈夫」表示成年,而劉徹當時年僅十六歲,遠遠夠不上二十歲。

景帝此舉,應該是他的身體已經捱不到兒子二十歲的緣故,因此將劉徹的冠禮提前了。

不久,景帝病死於長安未央宮,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

劉徹登基後,將祖母竇漪房尊奉為太皇太后,母親王娡為皇太后,後又將館陶公主劉嫖的女兒陳蟜,也就是傳說中的阿嬌立為了皇后。

阿嬌是什麼時候和劉徹完婚的?

史書上沒有說,只說她在劉徹登基前就已經當上了太子妃,

不過,劉徹對這個童年就訂下婚約的妻子,並無多少喜愛之情,阿嬌向來驕縱無度,使得本來就對她產生了厭倦情緒的劉徹,愈發冷落這個妻子。

婚姻的不美滿已經讓這個年少的皇帝很煩心了,

可令他更苦惱的是,他和他的母親王娡還要在祖母竇漪房的影子下討生活


劉徹立建明堂,竇漪房大怒!



劉徹的祖母竇漪房,是越活越是精神,眼睛雖然看不見了,主意卻是越來越多,

景帝在世的時候,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地討好自己的老母親,

可竇漪房對景帝這個兒子卻沒多少感情,她把所有的母愛都給了小兒子劉武和劉武的兒子們,

因為景帝沒將皇位傳給弟弟劉武,竇漪房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

連帶著她對劉徹這個親孫子也開始反感起來,祖孫婆媳間表面上看起來和睦,

實則是王娡和劉徹這對母子,還得看竇老太太的臉色過日子。

幸好,當初王娡巧妙地抓住了館陶公主劉嫖這尊「大佛」,才讓日子好過那麼一點,畢竟竇老太太還是很寵女兒的,這一點從她死後將遺產都留給了女兒劉嫖就看得出來,

劉嫖不遺餘力地為王娡母子在竇老太太面前說好話,

為了女兒阿嬌也由不得她袖手旁觀。

然而,劉嫖雖然能夠在老娘面前為女婿劉徹出力,可祖孫倆因朝政問題發生矛盾的時候卻是無能為力的。


這時的武帝朝廷,以太皇太后身份攝政的竇老太太繼續推行她最信服的黃老之術,可年少的劉徹和他的朝臣班子已經打算推行新政,

更讓老太太生氣的是,這群人里還包括她的親侄子竇嬰

他們建議武帝劉徹按照古制在城南建立明堂,並草擬了天子出巡、封禪和改換曆法服色制度的計劃,

可還沒等新政實施,利益受到影響的權貴們,一個勁地到竇太皇太后的宮裡告狀。

什麼是「明堂」?

明堂,即"明政教之堂" ,也叫 "天子之廟",用作接受諸侯王的朝見、發布政令、大享祭天,並配祀宗祖的地方,

大臣們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明確尊卑位份,

因為當時許多位高權重的皇室成員,都找各種理由不回自己的封國,

反而堆在長安城裡時不時興風作浪,給劉徹帝位的鞏固帶來不小的隱患。

原本,用一種統治思想學說取代另一種統治思想,就不是能輕易實現的,何況竇老太太篤信黃老之術,如今劉徹要施行新的治國方針,這在她眼裡簡直就是跟她過不去,

更讓她怒火中燒的是,御史大夫趙綰還上書武帝,說不要再將政事稟奏給太皇太后了,

這下竇老太太哪裡還坐得住,當即命人暗中找到趙綰及郎中令王臧的過錯,將他們抓進了大牢,二人不久在獄中自盡。

隨後,竇太皇太后連侄子竇嬰都沒放過,此外還有武帝的舅舅太尉田蚡,都被免了職,

直罵這些人是要當第二個新垣平

新垣平何許人也?

他在漢文帝面前,聲稱自己善於「望氣」,攛掇文帝修建了五帝廟、五帝壇,提議天子巡狩、封禪等事,後有人揭發新垣平就是個騙子,最後新垣平被誅滅三族,而文帝也再沒心思去關注改變曆法、服色及祭祀鬼神的事了。

其實在董仲舒改良儒術之前,儒生和方士經常被混淆在一起,

這也難怪竇老太太為何這麼生氣了。


衛子夫產女,館陶母女「焦頭爛額」.......



武帝的新政在竇老太太的阻礙下,就這麼泡湯了,不過,從這件事也看得出劉徹早就下定了與祖母抗衡的決心,

奈何竇氏的富貴與顯赫,皇帝國戚和功臣中無人能夠與之相比。

年輕的武帝羽翼未豐,只能暫時隱忍下來,

眼下讓他焦慮萬分的還是子嗣問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齡的緣故,後宮遲遲未能生下一兒半女,

別說劉徹自己,劉竇二氏諸侯重臣們也產生了各種猜想,他們生怕劉徹身體有什麼毛病,否則他守著偌大的後宮,怎能生不出孩子來呢?

其實這倒冤枉了劉徹,有館陶公主劉嫖這樣彪悍的丈母娘,他哪敢親近別的女子,

尤其是在皇后阿嬌沒生下嫡子之前,他更不敢先讓別人生下孩子了,

阿嬌如此驕橫不是沒有緣故的,當年若不是館陶公主出力,論資排輩的話,劉徹未必就坐的上皇位,

可是這位陳阿嬌皇后,一直都沒能懷上身孕呢,這讓其母劉嫖比劉徹還要著急,

奈何想盡了辦法,送子娘娘也遲遲未對阿嬌皇后加以青眼,

劉嫖只能幹著急。

劉徹本就對這個表姐皇后沒了多少喜愛之情,皇后多年不孕,這倒給了他拈花惹草的機會,

而他的大姐平陽公主,仿佛覓到了姑母館陶公主的「真傳」,打著憂慮弟弟子嗣的理由,

開始給劉徹廣選美女,

於是,在劉徹十八歲這年的春天,他收到了姐姐的一份「大禮」:歌伎衛子夫



衛子夫的得寵,令皇后阿嬌始料不及,她沒想到表弟丈夫居然有這麼大的膽子,敢背著自己到外頭去勾三搭四!

氣憤不已的阿嬌,將怒火全撒在了衛子夫的頭上,又數次尋死覓活,使得劉徹對妻子愈發不滿。

眼見小夫妻倆的關係越鬧越僵,劉徹的母親王娡太后也坐不住了,

雖然她也不喜歡阿嬌這個驕縱的兒媳婦,可她很清楚:館陶公主這尊「大佛」可是得罪不起的。

為此她專門將兒子喊到面前,對他進行重要的人生教育:

兒子啊兒子,你剛即位不久,朝中的大臣們尚未歸附於你,之前興立明堂的事情已經惹怒太皇太后,如今又不順從長公主,必定會受到重責。娘是個女人,知道女人是很好對付的,你應該慎重思考該怎麼做!

王娡這番話,真是老道之至,

陳嬌這個兒媳婦對於她來說,只是關乎利益的工具而已,眼下若是得罪了館陶公主,

皇位還沒坐穩的劉徹,很可能會被拉下皇位的,她當然不會再坐視不理。

劉徹在老娘這樣的言傳身教之下,頓如醍醐灌頂,明白了他與皇后之間的利害關係

此後對妻子又恢復了恭敬的態度。



當然,劉徹此時的恭敬只是表面上的,背地裡他早已是脫韁的野馬收不住了。

不久:衛子夫懷孕了

這個消息讓本就怒氣未消的阿嬌,簡直要崩潰了,館陶公主也坐不住了,

眼見女兒吃了這麼大的「虧」,便想要殺了衛子夫

可衛子夫畢竟懷了「龍種」,豈是她想殺就能殺掉的?

館陶公主不死心,於是又策劃抓捕衛子夫當時並未知名的弟弟衛青,欲將其殺害,結果不但讓衛青跑了,還讓他因禍得福升了官。


在這齣家庭鬧劇的過程中,竇太后和王娡都沒有公開參與。

王娡的不參與可以理解,她不敢得罪館陶公主;

竇太后的不參與更可以理解:她是疼愛女兒,可劉徹的子嗣關乎西漢的未來,她總不能為了女兒去害了自己的曾孫吧。

一段時間混亂之後,衛子夫生產了。

讓館陶公主母女倆稍舒心的是,衛子夫生下的是女兒,當然這種舒心也只是暫時的,

此後衛子夫的肚子圓潤一圈,就會讓館陶公主母女倆緊張一段時間,

幸好,衛子夫頭胎、二胎、三胎,生的都是女兒

此時的阿嬌頭腦也清醒了一些,趁著衛子夫和後宮姬妾未能生出兒子的機會,

她和母親劉嫖四處求醫問藥,前後花了九千萬錢來治療不孕症,可是花再多的錢都沒有用,不生就是不生。


竇太后去世,竇氏外戚日落西山,王氏外戚隆重亮相!



就在館陶母女倆為「生子」問題焦頭爛額的時候,更糟糕的事情發生了:

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皇太后病逝了。

竇太皇太后臨終前,將自己宮中的所有器物財產都留給了女兒館陶公主劉嫖。

一代傳奇太后,就這麼去世了,王娡母子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隨著竇太后的去世,盛極一時的竇氏外戚漸漸日落西山王氏外戚也開始隆重亮相了

當年竇漪房被冊立為皇后之後,就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兄弟:竇長君、竇少君

原本孤苦無依的竇皇后,忽然找到了兩個正當壯年的兄弟,頗令吃夠了呂氏外戚苦頭的朝臣們懸起了一顆心,他們唯恐大漢朝再出現同呂氏一樣的外戚,

於是他們向文帝進諫,說竇氏兄弟出身寒微,不懂禮儀也沒有學問,不宜封授官職,應該先派人監督教導他們才行。

於是竇氏兄弟非但不曾參與政事,就連國舅爺的身份都自覺地忽略不計。

竇漪房也樂於見得這樣的結果,

說起來,當年薄姬母子被大臣接進長安城後,代王后所生的四名嫡子非常蹊蹺的先後死了,

有種說法是因為代王后姓呂,代王為了得到朝臣的支持登上帝位,

向他們遞了投名狀,

除掉了與呂氏有血緣關係的兒子。

這種說法並不是毫無根據可言,就當時的史料記載來看,劉邦的兒子趙共王劉恢、趙幽王劉友娶的都是呂氏女子,劉友還因為呂王后誣告他謀反,餓死在軟禁之所,

從這些史料來看,代王后也有可能是呂姓女子,否則堂堂的王后、文帝的原配妻子為何沒有姓名記載?

正是因為竇漪房經歷過呂氏外戚的覆滅,當然不會希望好不容易找到的兄弟成了大臣的「眼中釘」,

但是隨著文帝去世,當年那些固執的老臣去世,竇氏家族才開始「守得雲開見月明」



王氏外戚的經歷,面臨的壓力比當年竇氏外戚小多了,

王娡初封皇后的時候,她的兄長王信當上了「蓋侯」,但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田蚡和田勝,都還是個郎官

從這方面來看,王娡的心意是想讓自己的親哥哥王信得到更多的權勢,

可惜的是,王信太不給妹妹爭氣了,莫說當個幫手,沒添亂就不錯了,

王娡只好轉而支持田氏兩位弟弟,

田蚡、田勝兩兄弟都很聰明勤快,尤其是田蚡,長得雖然丑但嘴巴很會說,

在他當郎官的時候,沒少往竇太后的侄子魏其侯竇嬰家裡跑,

甚至服侍竇嬰飲酒時還跪著,對竇嬰是諂媚至極,

劉徹稱帝後,他就又封了田蚡為武安侯、田勝為周陽侯,

由此組成了王娡和劉徹母子的後盾,開始了王氏外戚與竇氏家族之間的權力抗衡


說起來,竇太皇太后去世後,王氏外戚能夠在朝堂之上迅速取代竇太后一族,與竇太皇太后老來糊塗還有很大的關係。

竇氏一族,多是貪圖享樂的主,真正有才幹也只有竇嬰一人而已。

然而,竇嬰很不得竇老太太喜歡,因為他不僅反對竇老太太立小兒子劉武為皇嗣的主張,又在劉徹建明堂的時候,跳出來反對姑母,竇老太太盛怒之下直接就將竇嬰撤了職,到她死也沒再啟用,

竇嬰從此閒居家中,

有了竇老太太這無異於自挖牆腳的行動,竇嬰的威望幾近全無,當初圍繞在他門下的官吏和士人都紛紛離開他而歸附了田蚡,

竇嬰的垮台,也就理所當然地加速竇氏家族的垮台。


兩任國舅的對決:竇嬰與田蚡



竇太皇太后去世後,劉徹才真正開始掌權,

而國舅爺田蚡也一改往日的卑微模樣,

隨著竇嬰倒台,田蚡搖身一變,成為新一任的大漢朝丞相,官員任免都由他一手掌控,

甚至連武帝還要向他提出請求:你要任命的官員都任命完了沒有?如果還有空位的話,我也想任命幾個行不行?

他的派頭也即時見風長,田蚡覺得自己的府邸不夠大,想要選地擴建,

竟毫不知恥地看中了考工署,這哪是擴建,這簡直是打算把朝政部門拆了蓋自己的院子。

簡直把武帝氣壞了,怒罵他:你不如乾脆把國家武器庫拆了更好!

田蚡見劉徹是真動了氣,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如此囂張的田蚡,自然不會忘記為難已經失勢無權的竇嬰。

此時竇嬰的身邊,只有將軍灌夫一人對他一如既往,而禍事就是這樣開始的

灌夫對竇嬰的遭遇極為不滿,於是他去拜訪田蚡,想讓他幫忙讓竇嬰回到朝廷。

可田蚡哪裡肯幫這個忙,於是找了個藉口搪塞說:我本想和你一起去看望竇嬰的,可你現在服喪,所以沒法前去。

灌夫這個人性情耿直,他把田蚡的這番「客套話」當了真,還與田蚡約定明天一起去竇嬰家裡吃酒,

田蚡隨口答應了。

於是灌夫高高興興地將這個消息轉告給了竇嬰,

竇嬰也很高興,又是買酒買肉準備菜餚,又是重新打掃房子,為了招待田蚡是忙了一夜到天亮。

誰知道一直等到中午,也沒見田蚡的影子。

竇嬰夫婦頓時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可灌夫卻怒火中燒了,他氣沖沖地來到了田蚡家裡,灌夫到的時候,他還在睡覺,壓根就沒把這約定當回事,

眼見灌夫氣得臉色都都變了,這才慢吞吞地跟他一起出了門。

有了之前的尷尬,這頓酒席吃得有些沉悶,灌夫為了活躍一下氣氛,就要拉著田蚡一起歌舞,

可田蚡就是不給面子,灌夫終於忍不住生氣,用言語譏諷了田蚡。

好在竇嬰在中間調節,才暫時消了田蚡的怒氣。

可是,好景不長,田蚡看中了竇嬰在長安城南的田宅,便派籍福去向竇嬰索取,偏巧趕上灌夫也在,氣得當場就大罵了一通,

籍福不願兩人有隔閡,就自己編造了好話向田蚡道歉說:魏其侯年事已高,就快死了,還不能忍耐嗎,姑且等待著吧!

可田蚡最終還是聽說真相,原來竟是竇嬰和灌夫不肯讓田,

登時算起了總帳:魏其侯的兒子曾經殺人,我救了他的命。我服事魏其侯沒有不聽從他的,為什麼他竟捨不得這幾頃田地?再說灌夫為什麼要干預呢?我不敢再要這塊田地了!

田蚡從此十分怨恨灌夫、竇嬰。


灌夫、竇嬰之死



之後,田蚡和灌夫就開始了一輪輪的「惡戰」:

田蚡要求嚴辦灌夫橫行鄉里的罪過,灌夫也掌握了田蚡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兩人互相對罵,被「吃瓜群眾」調解下才勉強和解;

田蚡娶康王嘉的女兒為妻,灌夫被竇嬰強行拉去參加了婚宴,本來湊合一下就可以了,可到底出了狀況,竇嬰敬酒的時候遭到了在場賓客的冷遇,灌夫為此憤憤不平,當場把那些勢利眼的人大罵了一通,
田蚡正愁找不到岔子處置灌夫,見他借酒裝瘋,頓時正中下懷,命人將他囚禁起來,並且向姐姐王太后上書,說
灌夫攪亂酒宴,侮辱了太后的懿旨,乃是「大不敬」,罪該滅族

原本竇嬰跑到劉徹面前,將過程講述了一遍,覺得就是個酒後失言的小事,武帝也覺得這事完全到不了被滅族的程度啊,可田蚡特別狡猾,他不再提灌夫醉酒,反倒往侮辱皇族國戚、心懷不軌上頭牽扯,

事關重大,武帝也不好下什麼結論,他本想問問朝臣們的意見,誰知滿朝文武絕大多數都不敢出聲,

武帝這才發覺,這些朝臣怕兩任丞相多過怕自己這個皇帝,頓時大怒,拂袖回宮。



誰知,宮中的王娡太后也鬧騰起來,她以絕食來威迫劉徹處死灌夫,

漢武帝不得不派御史按照文簿記載的灌夫的罪行進行追查,結論是與竇嬰所說的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

灌夫最終還是被斬殺了,家人也被慘遭滅族。

竇嬰的結局也很淒涼

他本想拼盡全力救下灌夫的性命,便讓侄子上書武帝說自己手裡有一道景帝的詔書,希望再次得到武帝的召見。

可讓竇嬰沒有想到的是,保管檔案的官員竟然向武帝匯報,說記錄中沒有景帝臨終的這份遺詔,

竇嬰定是偽造了先帝的旨意,讓家臣蓋印加封的,

這樣一來,竇嬰不但沒能救下灌夫,自己反倒惹下了天大的麻煩。

灌夫被斬殺後,竇嬰氣得中了風,飯也不吃了,打算絕食而死。

這個節骨眼兒上,長安城裡流傳出了各種流言蜚語,

有人說武帝沒有殺竇嬰的意思,竇嬰又開始吃飯了,開始醫治疾病,也就是誹謗竇嬰「擺樣子」,

這些話,一直傳到了武帝的耳朵里。

武帝下令追查,

就這樣已經半身不遂的魏其侯竇嬰,在當年十二月的最後一天,被當眾斬首在渭城大街上。

灌夫、竇嬰,就這麼莫名其妙地全死了,最高興的當然是田蚡。


冤魂索命,田蚡的報應



可心情大爽的田蚡並沒有快活多少日子,

因為,報應不久就來了。

就在竇嬰死後的次年春天,田蚡病倒了,每天都不停地喊叫,說的都是謝罪認錯的話。

不用說,田蚡這怪異的舉動把大家都嚇蒙了,

都覺得他這是「見鬼」了,於是田蚡的家人請來了據說能看見鬼的巫師,

結果,巫師看見田蚡的樣子後,掉頭就走,說這是魏其侯竇嬰和灌夫兩鬼守住田蚡,鞭笞索命。

巫師的一番話嚇得所有人都毛骨悚然的,能眼睜睜看著田蚡不治。

不久,田蚡就在胡言亂語中死掉了,只比被他害死的灌夫和竇嬰多活了幾個月而已。

田蚡死後,其子田恬繼承了侯爵,

可田恬才坐了四年的侯爵,就因罪被廢除了爵位,而田氏從前所做過的劣行,也逐漸開始大白於天下。

尤其是田蚡,當年在劉徹剛繼位的時候竟跑去討好淮南王劉安,

還說:皇帝沒有太子,大王你既賢明又是高祖親孫,一旦皇帝早逝,您不繼位誰還有資格繼位?
不用說,劉徹聽到這則「舊聞」的時候,有多生氣,他本就對冤殺灌夫、竇嬰之事耿耿於懷,如今聽到這等消息,更是怒火中燒,

咒罵道:可恨田蚡還控告灌夫謀逆,他才是個真正的亂臣賊子!要不是這傢伙死得早,我非滅了他族不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