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陝西出土一家族古墓,專家感嘆:難怪霍光鬥不過漢宣帝

趣史微視頻 發佈 2022-05-18T03:06:34.054930+00:00

2008年7月,在西安南郊鳳棲原考古勘探時,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現一座西漢時期的大型「甲」字墓,這是一座只有王侯級別的人員才可能擁有的大墓。

2008年7月,在西安南郊鳳棲原考古勘探時,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現一座西漢時期的大型「甲」字墓,這是一座只有王侯級別的人員才可能擁有的大墓。

很快,考古人員隨著陪葬坑出土的多枚印章,找到了有關墓主人身份的線索。

專家在墓中發掘出多枚軍隊的印章,其中一枚刻有「衛將長史」字樣。

而更為重要的,是一枚大型銅印,上面僅刻著一個「張」字。

在西漢一朝,擔任過衛將軍一職的張姓人士,文獻記載唯張安世一人。

根據這些信息,考古專家確認這處墓葬為漢宣帝時期大司馬衛將軍張安世的家族墓。

作為漢宣帝時位及人臣、比肩霍光的大司馬,張安世的聲名卻並不顯赫。

但隨著張安世家族「甲」字型墓的出土,考古專家不禁驚嘆:難怪霍光鬥不過漢宣帝!

那麼,通過這次考古發掘,能否揭開墓主人張安世的神秘面紗?而他身上又發生了什麼故事?

讓我們來一起了解張世安這個身處漢朝的大家族。

酷吏之子,高潮迭起的宦海浮沉

相較於墓主人張安世,他的父親張湯顯然更加出名。

張湯,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漢武帝時期有名的酷吏。因徹查陳皇后巫蠱案,以及淮南、衡山、江都三王謀反案,深得武帝賞識。歷任廷尉、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漢朝時,允許高官保舉子弟入仕。少年時代的張安世,也在父親的蔭庇下,入宮做了郎官。不同於平常給皇帝看門護駕的郎官,漢武帝愛屋及烏,將張安世派到了尚書令手下做事。

每日大臣們遞交的奏章,都是由尚書令整理匯集,再呈給武帝預覽。

小小年紀,能跟著尚書令歷練,可見張安世的仕途未來可期。

可惜好景不長,張湯用法嚴峻,誅鋤豪強,得罪了許多世家大族。

元鼎二年(前115年),朝中幾個大臣因嫉恨張湯,依附與張湯不和的丞相莊青翟,合謀陷害。

他們派手下逮捕了張湯的友人田信,告發張湯與其私下串通,利用朝廷議定的經濟措施,給大商人通風報信,屯積取利。

看到一條條罪證,漢武帝勃然大怒,派使臣帶著簿籍以八項罪名指責張湯。張湯不能自辯,只得自盡謝罪。

張湯死後,漢武帝查抄其家產,卻發現張家的財產不足五百金,都是張湯自己的俸祿和皇帝的賞賜,意識到自己冤枉了張湯。

武帝十分惋惜,下令處死了陷害張湯的莊青翟等人。

按理來說,父親犯了死罪,家人也會受到牽連,張安世的郎官工作岌岌可危。但由於愧疚,武帝非但沒有趕張安世出宮,反而琢磨著提拔他。

《漢書·張安世傳》記載:有一年,漢武帝在河東巡察時,丟了三箱書,群臣無人知曉書的去處。張安世憑藉超群的記憶力,將書中內容一一書寫出來,供武帝閱覽。

懸賞回原書後,武帝比對張安世謄錄的內容,無一差錯。頓時大喜,擢升張安世為尚書令,後來又擔任了光祿大夫。

遺憾的是,張安世的仕途並非從此一帆風順。征和二年(前91年),張安世再一次被家人牽累。這次是他的兄長張賀,因衛太子劉據巫蠱之禍而被下獄。兄長危在旦夕,張安世冒險上書,求皇帝網開一面。

武帝免了張賀死罪,對張安世也多了幾分芥蒂。雖未被罷官,但張安世的仕途就此停滯。武帝駕崩後,在武帝身邊跟隨三十餘年的他,卻未被列入輔政大臣的名單。

武帝死後,年僅8歲的幼子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張安世盡心盡力輔佐昭帝,還迎來了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二位貴人——霍光。

元鳳元年(前80年),勤勉謹慎的張安世被輔政大將軍霍光看重,升職為右將軍光祿勛。後又被封為富平侯。

巫蠱之禍後的第11年,張安世終於在仕途上邁進了一步。

兄長張賀,與漢宣帝的患難之情

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駕崩,大將軍霍光扶持昌邑王劉賀即位。然而劉賀荒淫無道,即位不過10多天,霍光又與張安世謀劃廢掉劉賀。

廢掉劉賀,又由誰來繼承大統呢?此時,戾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已進入了他們的視野。因為他年紀尚小,且沒有什麼自己的政治勢力,這樣的皇帝,顯然更便於控制。

最終,即位僅27天的劉賀趕回封地,霍光與張安世又迎立劉病已即位。張安世因謀立有功,被封為大司馬。

事實上,張氏家族與漢宣帝的羈絆,要比這更早一些,緣起於張安世的兄長張賀。

當年,兄長張賀為衛太子劉據賓客,與太子交好。後受巫蠱之禍牽連,有張安世求情免於身死,但卻被處以宮刑。因此得以進入掖庭,擔任掖庭令。

衛太子被殺後,尚在襁褓中的漢宣帝劉病已,也被關進監獄。直到武帝末年,劉據一案平反,劉病已的境況才得以改善。

然而,此時的武帝已決心將皇位傳給幼子劉弗陵,貿然將劉病已接出來,勢必會引來諸多麻煩。思慮再三,武帝在臨終前頒布赦令,大赦天下,年僅5歲的劉病已,跟隨大批罪人一同被釋放。

出獄後的劉病已無處可去,被送入掖庭撫養。在這裡,他遇到了張賀。

張賀感念衛太子的昔日情誼,對劉病已十分照顧,拿出自己的俸祿供他衣食。

劉病已稍微年長一些後,張賀又親自教他讀書認字。

轉眼間,劉病已到了娶親的年紀,他雖然是皇曾孫,但既無官職也無爵位,與平民無異。一般官宦人家並不願意將女兒嫁過來。

照顧他長大的張賀思來想去,想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病已。張賀將自己的想法和弟弟張安世商議,張安世拒絕了。

漢昭帝剛剛弱冠,張安世又是朝中重臣,如果和劉病已結親,皇帝難免懷疑張家有不臣之心。

他對哥哥說:「劉病已是罪人的後代,能夠像普通百姓一樣生活,就已經足夠了。」弟弟在這件事上,堅定又強勢,張賀只能作罷。這看似平常的對話,傳到漢宣帝耳中,他又對張安世一番揶揄嘲諷,就是後話了。

但劉病已總要娶妻,張賀就看中了手下許廣漢的女兒。許廣漢是掖庭負責布匹織染的暴室嗇夫,其女許平君相貌不俗、性情溫婉,且與劉病已年齡相當,十分般配,由張賀操辦,為劉病已聘下了許平君。

兩人成婚後,夫妻恩愛,一年後,許平君為漢宣帝生下一子,取名劉奭。

可以說,張安世的兄長張賀,陪伴漢宣帝劉病已度過了最為艱難的少年時光。

宣帝親政後,曾想要回報過去的恩人,但此時張賀已故,宣帝只好把褒獎的對象轉移到過繼給張賀的兒子彭祖,以及張氏族人身上。

韜光養晦,如履薄冰的擁立功臣

不像對於張賀的純然感激,漢宣帝對張安世的感情十分複雜。

一方面,張安世當初曾阻撓過他的婚事,出言不遜。其政治立場又與霍光牢牢綁定,這些都使得漢宣帝對他頗有微詞。

另一方面,張安世又是恩人的弟弟,也是擁立他登基的大功臣。

宣帝上台後,對張安世大加封賞,贈封了一萬零六百戶的租稅,是名副其實的萬戶侯。他的三個兒子,也都得到了皇帝的提拔。

不同於威壓深重的霍光,小心謹慎的張安世更加溫和與順從,讓宣帝更加親近。《漢書》曾記載這樣一件事,漢宣帝即位時參拜高廟,最初和霍光同乘一車,顯得神色慌張,如芒在背。後來換成和張安世同乘,就顯得從容親切了。

宣帝即位初年,霍氏家族在朝中的勢力達到頂峰。不僅霍光本人,霍光的兒孫子侄等皆在朝中任職,更有許多故舊同黨,「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短期難以拔除。

漢宣帝還在民間時,就聽說過霍氏一族的強盛,如今直面來自霍光集團的政治壓力,心中十分忐忑。

對於一個充滿野心與抱負的皇帝來說,霍光這樣的權臣無疑是掌權道路上最大的障礙。

然而,此時的劉病已只能選擇隱忍,他吸取了劉賀的教訓,對霍光畢恭畢敬,以「無為」的姿態來解除霍光的防備。

所以,當霍光表示要還政於君的時候,宣帝謙虛地表示回絕。此後更是無論大事小事,都要經過霍光的首肯。

本始二年(前72年),霍光的夫人霍顯想要自己的女兒霍成君做皇后,便派親近的大臣前去探聽宣帝的口風。

宣帝只說要尋找貧賤之際的一柄舊劍,表示仍然記掛著微賤時的妻子許平君。

霍顯聽聞之後,非常不滿,便私下指使女醫淳于衍毒害了分娩時的許平君。

霍光得知此事後,十分驚愕,但還是命人壓下了罪行。

漢宣帝內心如巨浪滔天,表面上卻偽裝得對此毫不知情,許皇后去世後,便將霍成君納入宮中,封為皇后。

這樣的日子過了4年,終於等到了轉機。地節二年(前68年),大將軍霍光去世,漢宣帝開始著手對付霍家。

代光輔政,蠶食霍家的衛將長史

沒有了霍光,霍家的實力依然十分龐大。霍光的兄長霍云為中郎將,弟弟霍山是奉車都尉、領尚書事,兒子霍禹承襲父親的爵位,遷右將軍,還有兩個統領皇宮禁軍的女婿。

要對付霍家,首先要消解霍家手中的兵權。

選一個人來分割霍家的權力,勢在必行。御史大夫魏相,向宣帝推薦了張安世。作為地位僅次於霍光的擁立功臣,張安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漢宣帝下令由張安世接任霍光,擔任大將軍一職。之後又任命張安世為衛將軍,主管皇宮禁軍,打破了霍家專政的局面。同時,將霍禹明升暗降,升為沒有實權的大司馬,徹底瓦解了霍家的軍權。

漢宣帝拉攏張安世的舉動,徹底將中立的張安世家族拉下了水。

張安世和霍家並非對立陣營,甚至他的孫女還嫁給了霍家子弟。皇帝要對付霍家,張安世其實也誠惶誠恐。他深知自己曾經的話得罪過漢宣帝,連連推辭,不敢接受宣帝的接連提拔。

但張安世的推辭,並沒有產生實際的效果。無論心中是何想法?從行為而言,張安世都背叛了曾經一手提拔他的霍氏家族。

隨著漢宣帝的掌權,張安世的地位就顯得十分尷尬。作為朝中最顯赫的臣子,為避免引起宣帝的忌憚,張安世想盡各種辦法避其鋒芒。

像曾經的劉病已學習,張安世也開始「演戲」了。

作為輔政將軍,張安世經常參與到大政方針的討論當中,但從不定下結論。

甚至每次商談過後,都會請病假回家休息。皇帝發下詔令公布政策時,他就表現出一副吃驚的模樣,仿佛全然不知道這件事。然後盛讚皇帝英明神武。

他將自己完美地隱藏在幕後,讓朝中大臣都以為他並無實權,隱匿在宣帝的背後,絕不顯露自己。

元康四年(前62年)春,張安世以身體欠佳為由,請求辭官。

宣帝卻只是囑咐他好好養病,病好後繼續出來工作。可見宣帝對於這個知情識趣的衛將軍十分滿意。

然而,張安世的身體最終無法支撐下去,當年秋天,就病死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身後哀榮,二百年間九世封侯

張安世去世後,宣帝以很高的規格,操辦了他的喪事。還在距離自己的皇陵——杜陵不遠處,特賜一片墓地給張氏家族,賜諡號富平敬侯。

甘露三年(前51年),匈奴歸降,入朝覲見,宣帝感念過往有功之臣,命人在麒麟閣繪製功臣的畫像,共十一位,即「麒麟閣十一功臣」。

排名第一的霍光,但由於宣帝和霍光之間的齟齬,並未記錄霍光姓名,只寫了「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張安世排在第二,曰「衛將軍、富平侯,張安世」。可見其身後美名。

張安世的後代,繼承了富平侯的爵位,一直傳到東漢建武年間。光武帝劉秀將封號改為武始侯。直到漢安帝劉祜,永初三年(109年),張家後人張吉,因死後無子除爵。共歷經九代族人,「九世封侯」

張氏家族傳承九世,歷經朝代更迭,仍屹立不倒,二百年間保持榮寵,在兩漢各世家大族中十分少見可謂是兩漢享爵最久、子弟仕途最為順遂,且結局最好的家族。

結語

性格決定命運,在侍奉宣帝時,張安世看到了他的雄才大略,也敏銳地洞察到他的心胸不夠開闊,睚眥必報。因此,張安世步步退讓,謹守本分,毫不逾矩。

也正是因為張氏家族的步步退讓,表現得絲毫不貪戀權勢,為皇帝馬首是瞻,才讓皇帝對他們更加放心,形成了雙方平衡發展的良性循環。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霍光家族一心想和皇帝靠近,走向權力漩渦的中心,卻落得個家破人亡的結局。反觀張安世家族,子孫們都繼承了張安世小心謹慎的作風,最後得以善終。

參考文獻:

崔建華.如履薄冰的衛將軍張安世[J].文史天地,(第8期).

丁岩,張仲立,朱艷玲.西漢一代重臣張安世家族墓考古攬勝[J].大眾考古,2014,(第12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