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梁實秋《雅舍談吃》:人生嘛,貴適意

推麼推 發佈 2022-05-18T04:18:35.771533+00:00

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一書中,講到了北方居家時,鄰戶幾十口子吃炸醬麵,呼嚕的吸麵條聲,配著咔嚓的咬蒜聲;

文字丨紫蘇歆木

文章首發丨推麼推

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一書中,講到了北方居家時,鄰戶幾十口子吃炸醬麵,呼嚕的吸麵條聲,配著咔嚓的咬蒜聲;之後他又講櫻桃小嘴徐徐吮湯的女士,對比趕車人左一口,右一口痛快淋漓的吃相。

他講「人生貴適意,在環境允許的時候是不放稍為放肆一點的。」

梁實秋是十九世紀著名的散文家,評論家,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散文,讀他的文字,總有一種愜意舒適之感。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食物的書。

它寫出了食物的味道,又飽含著我們數千年的文化積澱,還充滿著人生的智慧——人生貴適意。

嘗得了飯館酒樓看家菜,

吃得下平民百姓家常菜

梁先生在《雅舍談吃》中講過許多有名的飯館酒樓看家菜:北平玉華台,上海沈大成、北萬馨、五芳齋的湯包;砂鍋居(本名和順居)的白切肉,豬全席;東興樓或致美齋的糟鴨片,梁先生懂食材和用料的考究。

而天津西站站台上小販賣的包子,為江蘇同學準備的大蔥卷餅,簡單爽口的涼拌白菜,燒餅油條,豆汁兒,這類平民百姓家常菜和市井小吃他亦吃得不亦樂乎。

這讓我想起經典劇《父母愛情》中的江德福,吃得了西餐,喝得了咖啡;自家的饅頭稀飯,白麵條也吃得津津有味,人嘛,舒心就好。

食物因生長周期,季節等的不同,價格有高低,但不分貴賤,人生亦如此,無論資產多寡,功名幾何,終究是帶不來一絲,取不走一毫,適意地活著,酒樓看家菜有它的精緻與講究,平民百姓家常菜也有獨到的美味。

接受各種環境的生活,適意地感受不同的生活,感受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就像梁實秋先生,寶雞鐵路旁的草棚餃子館,二十個韭菜餃子,帶皮蒜瓣外加熱湯,可以讓他滿足,青島順興樓宴會,精緻小巧的黃魚韭黃餃子也叫他連連叫好。

不妄自菲薄,

也不盲目自信

知乎上有人評論《雅舍談吃》,「大菜能吃,小菜能吃,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覺得中國菜就是世界第一美味。」

覺得很有道理,由於地理環境,風俗習慣的不同,各地人民形成了不同的飲食習慣,並沒有高下之分,《雅舍談吃》中,有北平傳統珍饈,鐵鍋蛋,醬菜,餃子,煎餛飩,也有其他地方美味,咖喱雞,臘肉,八寶飯,各種菜式,有的是風味的不同,在梁先生眼裡,不會分高低上下。

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人生最大的不痛快來自於比較」。

有時候不做無謂的比較,人生要適意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或快或慢,若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人生,容易造成或妄自菲薄,或盲目自信的結果。

不是別人都戀愛了,你就要戀愛,別人都結婚了,你就要結婚,諸如此類,每個人就像不同地域的美食,有其成型的淵源。

食材,氣候,習俗的差異便是個人性格,周遭環境,個人想法的不同,不強求人生步調都一樣,享受每一個屬於自己的當下,適意地生活。

不因腳步稍快於別人盲目自信,也不因節奏稍慢而妄自菲薄,做好自己,自己舒心適意便最好。

既然過去回不去,

不如瀟灑向前走

對於《雅舍談吃》,除了各類美食,我印象深刻的還有「聊勝於無」這四個字。

由於梁先生後來很少回到家鄉北平,遠在他鄉,這四個字顯得多麼豁達和瀟灑。

不同於賀知章回到故鄉時的「春風不改舊時波」,梁先生的文字中,有著著對回不去的過去的無奈,隨即便是隨遇而安的瀟灑。

有時候,我們或者遠離家鄉,奔赴遠方,或者因某種原因,做出一些不可挽回之事,亦或許,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來不及彌補,人生總會有些許無奈。

只是,無奈既然已經形成,亦無改變之法,不如瀟灑一些,昂首向前走。

歌手毛不易,青年喪母,他帶著很多遺憾前行,但他深知,人死不能復生,他創作的《一葷一素》,懷念自己的母親,傳達出來的除了深情,還有那麼一點點豁然開朗,「聽到這兒你就別擔心,其實我過得還可以。」

既然過去回不去,不如瀟灑向前走,這何嘗不是一種適意的人生態度。不糾結於回不去的過去,向前走,迎接新的陽光。

要我說《雅舍談吃》一書,這何嘗不是一本適意的書。

從食物角度來講,達官貴人的山珍海味,平民百姓的粗茶淡飯,各有各的美味和精彩,皇家珍饈和市井小吃難分伯仲,我國傳統菜餚和西方經典食物又各有特色。

而從書中表露的情緒來看,「人生貴適意」便是它的靈魂。

願你嘗遍人生美味,食遍人間煙火,不糾結於過往,過適意舒適的人生。

作者簡介:紫蘇歆木。寫溫暖的文字,過適意的人生。

關鍵字: